APP下载

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的翻译机遇

2021-01-07毕浩桐邝文君毕长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译员语料库云端

毕浩桐,邝文君,毕长泉

(1.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 规划处,河北 唐山 063000;3.华北理工大学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1 引言

技术的革新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在翻译行业,促进了许多新兴的翻译技术模式的出现。机械翻译正式成为翻译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尖端技术之一。自动化翻译技术是将书面性或口语化的语言快速转换成为多种不同语言的技术。对于大量的初步翻译工作,自动化翻译技术简单高效,也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世界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不断融合,交流沟通成为全球化的桥梁,这使得翻译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大放异彩。

2 翻译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25 年开始,中国就出现了对佛经的翻译。东汉桓帝时期,由于大量的佛经传入中国,中国的翻译发展也由此兴起,涌现了一批如玄奘、支谦等翻译家,他们对世界翻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第二次翻译高潮,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贸易的不断加强,西方大量自然科学著作流入国内。其中以李之藻、徐启光为代表人物翻译大量西方科技类著作,还有一些外国传教士如汤若旺、利玛窦等人为中国文化在西方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第三次翻译高潮是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海战失利后,引发的全民对西学的关注。甲午海战后一部分统治者认为需要学习资本主义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此期间翻译活动备受重视,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均是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一直影响至今。而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翻译空前发展、波澜壮阔的时期。由于在翻译中使用了白话文,所以译文更加受普通群众喜欢,也使得翻译文本从信息类文本扩展到表达功能性文本,翻译方式也从单一的语义翻译发展成交际翻译,翻译理论也不断地被完善。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发展,各国文化不断交融,翻译迎来了新的高潮,海量的翻译工作使得人工翻译已经不能满足翻译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机器翻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为翻译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2.1 机械翻译的发展

机器翻译以极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在近十几年中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2016 年,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技术被谷歌公司推出,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语料库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模拟人的神经思考模式,并与语料库进行大量比对形成机器翻译的核心算法,从而减小翻译过程机器与人的差距。目前的翻译市场已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势头,其中最突出的是微软公司在参加2017 年世界机器翻译大赛中使用的人工智能翻译软件2017Newstest。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结合使得海量语料库的筛选让机器翻译形成了与人工几乎无差别的译文。在国内,科大讯飞、小牛翻译、搜狗等翻译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与开发,减轻了人在翻译工作中的负担。机器翻译频繁应用使得科技发展技术交流不断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2018 年的亚洲博鳌经济论坛会议上,腾讯研发的智能转录AI 系统给出的译文出现了很多累赘重复语句和不完整的表达形式,表明任何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都伴随着两重性,因此,人工智能翻译可以提供参考但不能完全依赖。

2.2 云计算、大数据下翻译的发展

云端技术最早在2006 年由谷歌提出,它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资源的共享,云计算的资源池化方便各行各业抓取所需,实现了共享资源合理再分配[1]。云计算必将掀起技术革新的大潮,正如唐智芳所说,云计算是互联网之后另一个大变革[2]。云计算的主要革新在于将运算资源共享到云端,并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3]。翻译过程中正是需要大量的语料资源,单纯的人工译员无法达到庞大的多种语言语料的储备,云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云计算的发展壮大是信息技术带给翻译行业最大的礼物。“传神语联公司”是国内最早使用云计算技术为翻译行业提供语言服务的公司,该公司为广大翻译员和工作者客户搭建的网络技术支持平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云服务翻译平台,将国内翻译行业从手工作坊时代带入云计算时代[4]。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服务模式,以其独特的便利性和资源共享的优势,席卷了各行各业,开启了依赖互联网云计算的互联共生云端科技。

所谓大数据就是普查式的数据收集手段,回避抽样调查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突变几率,使用普查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完整的大数据完善了语料库,满足了各种文体语境中翻译的实际需求。由于全球化对翻译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单一的机器翻译技术不断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市场呼吁研发组合新的翻译模式来满足翻译事业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与运用,使得机器翻译真正向着智能化的道路前行,形成了人机翻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 云计算时代翻译模式的裂变与融合

3.1 云计算时代翻译模式的融合

大数据时代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也使当今社会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数据化时代。翻译模式的进一步革新,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平台的帮助下,形成了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相互结合的新模式、新常态。这种新型的翻译模式,即保留了工翻译保持原文真实性和译文精准性的优势,同时获得了机器翻译带来的效率和速度。网络翻译平台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加持下,吸收了海量数据。在翻译项目中使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对需要的语料库、数据进行精准选取,对各行业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在线翻译资源[5,6]。

3.2 翻译基于云计算的改变

3.2.1 翻译方式的改变

大数据、云计算翻译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翻译方式的共生化、移动化、智能化。译员与机器翻译的不可代替性使得现代翻译始终是信息化技术与人工相结合的翻译模式,翻译不止存在于译文和翻译工作中,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里,翻译伴随着人与人的交流随时随地都在发生[7]。传统的翻译工作常常需要译员们集中在某一场所,进行翻译、整合、校对等工作。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使得翻译工作不断池化,在共享翻译资源的同时也使得翻译工作不再拘泥于部分译员,消除了翻译过程受时空限制的障碍。

3.2.2 译本产出规模大、质量高

当今社会已经从信息时代跨入数据时代,用大数据为依托的基础应用可以真正实现语言的普遍性广泛性交流模式,彻底扫平语言障碍带来的难题,极大提高了翻译效率与质量。云端翻译作为迎合翻译发展三要素的创新技术,通过大数据将机器翻译与人工进一步结合,利用信息化技术给翻译带来的高速和快捷,配合人工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语境精准译文,使其更加接近切合原文。译员有着机器翻译不能代替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云端技术与人工相结合是当今翻译事业的最优解,如众包翻译模式下,大量的来自于网络的翻译团队和志愿者参与翻译,较好地解决了繁重的翻译任务给翻译工作者带来的难题,从而实现大量的翻译成果产出。

3.2.3 共享翻译资源,降低翻译成本

通过访问远程服务器共享多种翻译记忆库,实现了专业翻译人员语料库和记忆库的实时共享。人的记忆能力毕竟有限,借助远程服务器进行记录,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的统一性、准确性。元计算可以实现平台共享功能,从而减少了多种平台之间的不兼容造成的翻译成本增加的问题,也可以使客户及时地查看翻译进度,及时反馈交流,及时修改调整。

3.2.4 拓宽市场

语言服务是翻译的真实归属。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语言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云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统计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多种语言服务平台的搭建和网络信息交流的增强,使得翻译的语言服务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

4 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翻译技术日渐趋于成熟,机器翻译的高效快捷和人工翻译精准贴合原文的互补翻译将成为新常态。翻译实践中,既不能忽视机器翻译给人们在翻译事业中带来的效率和便利,也不能舍弃译员对译文的精准定位;应充分利用云端技术将翻译资源池化的同时,不断强化译员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译员语料库云端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中医口译的难点与处理策略探究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云端永生
云端之城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