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2021-01-07福建省晋江市慎中实验学校王云云

天津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改语言语文

■福建省晋江市慎中实验学校 王云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属于专业语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期间,教师只有在清晰和标准的语言基础上,才能帮助学生掌握住知识的内涵,达到知识内化的目标。而且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好语言艺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形象,吐字清晰、节奏和谐以及语调含韵,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记忆知识,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同样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地进行教改,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属于关键的内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语文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语言,特别是针对语文教师来说,做好语言教学工作是自身职业技能的充分体现。

教学语言的转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新课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先进化的发展,针对各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语言等作出高要求,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而言。其一方面属于语文教学的教学语言,另一方面也属于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影响到学习语文的最终效果。经转变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促进对学生的交流能力有效培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联系起课堂教学语言的深入改革,注重分析总结,科学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本教育内容,深化研究语文知识,达到自我改善,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综合素质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教学语言的转变,也可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进步。良好的教学语言转变,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纵观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状态,人们高度注重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期间,在帮助学生增强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其知识技能,辅助其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意识,基于语文教学的角度,推动学生自我完善以及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期间要重视总结经验以及创新,做好科学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工作。在满足师生有效性交流、互动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文精神,建立积极的学习热情,带动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的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策略

(一)导入语言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往往在上课的初期阶段,思想还停留在课下嬉戏打闹的兴奋状态,不能及时地集中注意力听课。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趣味性的语言是关键,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例如,学习关于“海底世界”的内容时,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抓住学生的目光。通过观看大量与海底世界视频、图片,带给学生直观的享受,观看到景色奇异、特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体会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心生热爱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然后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比如提出问题:“海底里面都有什么声音呢,你听到了几种?”“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等,此导入方式可以及时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思考,扩展学生眼界以及想象空间。

(二)教学语言的引导性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发展特点,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掌握以及运用语言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积极性、鼓励性以及引导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关于“风娃娃”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及时融入学习环境中,并有效导入文章内容,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趣的课件动画,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最后划分小组,大家共同探讨“两个风娃娃的特点都是什么呢?”“风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

(三)由“单项式”教学语言转向为“对话式”教学语言

“对话”属于新课程改革中增设的内容,属于新的教学理念,增进师生交流。以“对话”形式展开教学,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促进教学效率有效的提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提升提问水平。例如,提问的语句可以是“学习了这堂课,大家有哪些心得体会呢,谁可以分享一下?”“这篇文章中,哪些句子或者段落让你印象深刻,能不能跟其他的同学们交流一下呢?”。如果学生回答得很理想,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如果回答得不是很理想,教师评价以后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并纠正问题,达到教学语言的互动性。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要求中,教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树立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增进思维意识的有效发展。 如果不能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那么就不能实现学生自身的学习主观性。而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重视明确教育主体地位,于此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析能力,进而积极地影响学生后续的语言知识深化探索。例如,课堂上常用的提问方式就是“同学们刚刚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说出来一起讨论”“刚刚大家小组交流讨论以后有不同的问题吗?”这样的提问具有一定的优势,学生能够放开自己,进行充分的讨论,勇于表达想法。但是长时间地应用一种提问方式,学生会失去对课程的新鲜感。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问题的提问方式,对于提问语的设计,要考虑到以下的几方面,即: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程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推动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交流,围绕课本知识进行教学等,在开放的对话形式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优化教学语言的目标,进而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温馨愉悦,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新课改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是刀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