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复习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

2021-01-07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陈雄才

天津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拟人古诗文素养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 陈雄才

一、复习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汉语是我们中国人的母语,这便决定了以汉语为载体的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单纯让学生学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听、说、读、写等知识的学习,能更好地同他人进行书面或者口头上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由此出发,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复习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引导学生复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意识地锻炼与发展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及其能力。

在语文古诗文复习教学时,笔者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建构,深入挖掘所学诗文知识背后的内涵,并进行拓展运用。例如,复习教学时,笔者设计“当好朋友在浪费时间,学习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 )这样的诗句来劝告他”这样的古诗文情境运用练习,引导学生将“惜时”“劝学”类的古诗句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很快就能填写出“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等诗句来……在这样的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积累的古诗文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运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古诗词含义、内涵更深刻理解的同时,显然也锻炼了他们活用这些古诗词的素养及其能力。因此,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预期目的在复习教学实践中得以有效达成。

二、复习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语文复习的过程通常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刍、消化、巩固、拓展、运用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开动思维、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复习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形成。

在语文复习教学时,教师积极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理清知识脉络,把握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清晰复习的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具有个性特征的语文知识思维网络体系。如,缩写句子是小学语文复习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删繁就简把一个细节性描述较强的句子缩写成言简意赅的完整句子,其实质上也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句子及其成分的认知与感受能力。在缩写句子的复习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提炼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只有学生真正于内心深处理解了缩写句子的内涵与意图,他们才能在面对实际题目时做到轻松应对。像在“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一句的缩写中,学生透过句子本身,抓住句中“大熊猫”这一主语,“吃”谓语,“竹叶”宾语,形成“含有‘主、谓、宾’的句子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一个句子的思维。如此一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所学到的不仅仅只是如何应对语文题目,而且更掌握到了缩写句子这一类语文题型的解决方法,这便是引导学生思考、带领学生思考,促进其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进步的有效实践。

三、复习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审美素养关乎学生对一切美的事物的体验、感悟及思考,是学生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语文学习活动中蕴含有非常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与元素,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挖掘、去利用,不断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

修辞手法就是语文学科一个很好的审美教育资源。在复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课文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从而形成对美好的语言的鉴赏、创造能力。如,拟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常见且需要学生掌握的修辞方法,恰当运用拟人能让我们所写出的文字、说出的话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带给人们以良好的感官冲击与感受。在不少质检题目中要求学生将一个句子拟人化,以考查学生对拟人这一修辞方法的掌握情况。对此,我在复习教学中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索拟人修辞方法中所蕴含的独特美与魅力,以加深学生对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如在六年级上期期末复习拟人修辞手法时,笔者先让学生从《桥》一文中找出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将拟人句与陈述句进行对比,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和“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漫过路面了。”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哪句好?好在哪?这样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课文原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洪水可怕、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惊心动魄,更为后文的老汉在危急关头的沉着镇定作铺垫;在理解感悟拟人句写法作用后,笔者又给出普通句式“小鸟在枝头鸣叫”“小树被太阳晒得快要枯了”等,让学生改写拟人句、拟人段,学生很快就能将小鸟、小树拟人化,改成“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起了歌谣。”“小树在太阳底下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学生能够因此举一反三,通过拟人这一修辞手法更好地感知到我们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并进一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无限语言之美。如此一来,在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拟人修辞方法的同时,也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一举两得。

四、复习教学中深化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其人文性也非常丰富,作为以母语汉语为载体的学科,其自然也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与璀璨文化。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教师都应当想方设法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复习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现行语文教材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编了不少适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章,如《北京的春节》《梅花魂》等,在复习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背记重要知识要点,更要会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底蕴。像“梅花”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经常能见到的描述的一种事物,它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傲霜斗雪、不怕挫折”的含义,因此备受诗人们的青睐与喜爱,人们常以梅花比喻自己的情操与品质。在古诗分类复习时,笔者就以“梅花”为引子,不仅要求学生会背会写,还要会理解,激发学生积累关于梅花的古诗文。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内引发较多关注的一个热点名词,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形成与习得的能对日后一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力量的关键性素养与能力,需要我们教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进一步拓宽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探讨,真正促进学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拟人古诗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拟人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拟人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