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产科超声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2021-01-07林丽华韦舒静庞姗姗潘华丘婷婷
林丽华,韦舒静,庞姗姗,潘华,丘婷婷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广西 南宁)
0 引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for residents,STR,简称“住培”),是指医学类专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生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系统的、规范的培训[1]。超声检查是产科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的“透视眼”,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产科超声检查难度系数高,使得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差、掌握程度低,对产科超声规培带教工作提出更大挑战[2]。笔者结合本科室在产科超声规培工作中的培训经验进行归纳和探讨。
1 产科超声住培教学实践
1.1 制定系统的产科超声规培方案
根据最新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大纲要求,本科室专门制定了产科超声培训总方案。明确培训目的是在于全面提升产科超声住培的教学质量;实行因人施教和进阶式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3]。明确带教老师职责:制定产科超声规培流程,细化培训内容和要求,明确考核方式和内容。
1.2 引入入组教育
因产科超声存在特殊性,在住院医师正式进入产科超声规培前实施入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产科超声规培入组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产科超声基本情况,包括师资、仪器、教学、管理方式、排班情况说明等;再次明确产科超声规培时间为4个月(本科室结合自身特点将规培妇产5个月的时间分解为产科4个月、妇科1个月)并分配带教老师;详细介绍产科教学流程,明确进阶模式中各阶段对产科超声要求掌握的内容及考核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产科超声危急值内容的学习并掌握其报告流程;给予住院医师推荐其规培阶段可参考的书籍。
1.3 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
产科超声检查难度系数高、专业性强,其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本专业组老师将导师因人施教和进阶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起来教学,注重上机操作实践培训,明显提升了住院医师对产科超声技术掌握效果。
1.3.1 导师因人施教
因人施教是指因每位超声专业规培医师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4]。产科超声教学组长在规培医师入组教育后,正式培训前进行摸底考核,了解超声基础情况,将每位规培医师情况告知导师,便于导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个性化教学。另将导师制引入产科超声住培中,发挥导师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以提高培训质量,建立起导师与学员良好互动的培训体系。
1.3.2 产科超声规培进阶式教学
产科超声规培进阶式教学是产科超声教学小组对产科超声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分阶段的教学方式,要求住院医师在每一个阶段内完成相应的学员内容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最终全面掌握产科超声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即产科超声规培第1个月,是产科超声规培的基础阶段。要求住院医师掌握产科超声常规报告模板应用;掌握仪器调节及条件选择;掌握产前Ⅰ级超声检查存图规范及相关标准切面扫查方法[5]。
第二阶段:即产科超声规培第2和第3个月,是产科超声规培的关键阶段。要求住院医师掌握产前Ⅱ级超声检查存图规范及相关标准切面扫查方法;掌握产科常见急危重症超声诊断;掌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羊膜腔穿刺术。
第三阶段:即产科超声规培第4个月,也是整个产科超声规培提升的阶段。要求住院医师在之前两个阶段要求掌握的内容基础上掌握双胎妊娠绒毛膜性羊膜性判断;掌握常见胎儿发育异常超声诊断;熟悉胎儿NT、产前III级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6]。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进阶式培训结合带教老师个性化的引导,最终实现超声专业住院医师全面掌握《最新超声医学科培养细则》中要求超声专业住院医师在产科部分要掌握的内容。同时,引导超声专业住院医师形成扎实有序的产科超声临床思维。
1.3.3 注重住院医师上机操作练习
操作技能是一名合格的超声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因此对于超声检查的规范化、个性化操作训练是超声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部分[7]。在实践工作中产科超声医学因胎位不固定,所以其不同于其他专业超声检查有固定操作手法。它要求产科超声医师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在产科超声规培教学中住院医师上机操作练习很重要。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及时指正住院医师操作的问题,更快地掌握要求掌握的技能。
1.4 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考核制度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制度
1.4.1 住院医师考核制度
超声专业住院医师在产科组培训阶段与在其他组一样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产科超声规培考核内容包括日常考核、阶段考核和出组考核三大方面。
首先,产科组日常考核包括:出勤考核,医德医风和人文关怀方面的考核、教学活动参考情况等。出勤考核在入组教育中明确规定住院医师需提前10min到岗并充分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医德医风和人文关怀方面,注重医学人文培养,要求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关注孕妇状态,让住院医师具有爱心、责任心;住院医师参加本组教学活动情况主要包括参加的次数和在活动中的表现[8]。
阶段考核是检验住院医师每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方法,也是让带教老师及时反思教学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得到整改的方式。产科超声阶段考核是结合教学计划而制定的,即分别在产科超声规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结束时给予的考核。
第一阶段考核在培训的第1个月末,主要为技能考核,考核内容为产前Ⅰ级超声检查流程、存图规范及报告书写。只有通过该项考核的产科超声专业住院医师才能给予安排产科床旁(I级)检查独立上机练习岗。
第二阶段考核在产科超声培训的第3个月末,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内容即产科常见急危重症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羊膜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技能考核内容为产前Ⅱ级超声检查,包括流程、存图规范及报告书写。
出组考核在产科超声培训的第4个月末。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病例分享。理论考核包括产科超声基础知识、产科超声临床思维、超声检查结果判读、整个产科超声规培要求掌握疾病的诊断要点等,技能考核为产前Ⅱ级超声检查流程、存图规范、报告书写。病例分享要求以PPT的形式完成,带教老师给以指导和检验,基地根据教育活动安排给以展现。
1.4.2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制度
结合产科超声规培特点,本专业组规培教学制定了更有针对性的产科超声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它的内容包括:带教态度、理论带教情况(包括内容、方法)、操作带教情况、带教的方法、给住院医师的启迪。落实带教老师评价制度的目的是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整改,不断完善规培工作。
2 存在问题
本科室产科超声医学规培教学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教学效果评价中也发现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带教老师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带教老师工作量大如何做到医教相长、理论考核题库不够丰富等,这些需要我们科室规培管理小组、规培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进一步解决。
3 产科超声规培教学心得
在产科超声规培工作初期,部分老师担心在工作繁重的状态下,开展不好规培教学,担心增加住院医师规培实践时间会影响产科超声质控状态。但是经过实践,我们体会到产科超声医教研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产科超声质控与规培是相辅相成的。
4 小结
在产科超声规培教学中结合规培大纲合理制定教学总方案,引入入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导师因人施教和进阶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起来教学,注重上机操作实践培训,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考核制度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系统,能帮助超声专业住院医师掌握产科超声这一亚专业的学习。经过系统培训后,超声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能较好地掌握产科超声基础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规范的、系统的产科超声诊断思维,提升了他们自学能力。我们深信随着不断地实践及探索,未来将会构建出更完善的住培产科超声的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