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和检修技术探讨

2021-01-07杨振宇

河南建材 2021年12期
关键词:漏油泵站水泵

杨振宇

中南粤水电建设有限公司(610000)

0 前言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泵站机电系统规模都比较大,涉及较多大型机电设备,尤其是各个机电设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安装与检修方面都存在较大复杂性。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不断应用,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运行水平与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并且故障检测方式获得有效普及,辨识设备故障的精准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各项资源的节约。不过经过长时间运行,设备老化以及故障等问题极难避免,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检修水平,保障机电设备运行效率[1]。可以运用电脑将设备自动化功能呈现出来,缩短运行时长。运用有关检测故障的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正确辨识故障情况,让作业人员工作量及强度得到有效降低。要想维持设备运行效率与稳定,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落实好安装及定期维护工作。

1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要点

1.1 安装前期准备

在对泵站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之前必须充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准备工作。①进行全面的设计方案分析,对安装方案可行性、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以此为依据制订合理的安装施工方案,并且制订相应质量检查及施工管理制度与措施;②要充分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运行技术指标及各个设备安装流程,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安排安装施工,做好相关技术交底与安全培训,树立工作人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保障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质量;③要做好对相关设备、安装、安全措施准备与检查工作,确保与设计方案要求高度匹配[2]。

1.2 安装注意事项

首先,以设计方案为依据在泵房合理位置安装起重设备,便于将设备吊送到安装地点,将安装与检修人员送至指定地点,保障安装施工顺利进行。

其次,在安装过程中确保设备位置与设计位置高度一致,严格控制安装误差,尤其是在对核心设备进行安装之前必须对周边进行清洁清理。同时做好零件加固,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振动偏离。所有设备安装与安装顺序、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落实相应质量控制措施。

1.3 机电设备安装方法

1.3.1 电气设备安装

1)组织工作人员实施技术交底,在设备到场时根据装箱清单逐一核查与验收,做好相应记录,验收通过后才能够使用。

2)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图纸大小及土建相关工作,合理预埋不同类型预埋件,做好相关浇筑作业,同时开展复查工作。

3)在安装配电柜时需要保证其能够稳固连接基础槽钢,而且其水平、垂直以及柜面接缝等情况均不超出规定偏差范围。

4)使用镀锌角钢作为接地极,其中一头制成尖角并插入地表之下,控制接地极顶部与地面间距为0.8m。通常采取镀锌扁钢将各接地极连接起来,往角钢上焊接扁钢,且在连接部位进行两面焊缝,焊接完毕需要及时将焊渣清理干净,将防锈漆均匀涂抹在其表面。

5)在敷设接地母线时,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来连接接地母线,确保搭接长度为扁钢两倍以上。需要将地线和全部设备基础相连接[3]。

6)敷设电缆时,先要保证电缆支架数量充足,接地与规定要求相一致,不存在破漆的现象,电缆类别、电压以及规格均与设计要求一致,具有良好绝缘性。在敷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制订计划表,并确定敷设次序,防止交叉现象出现。

7)安装设备完毕后需要实施复检,保证安装设备与图纸规定相一致,并作相应记录。

1.3.2 机电设备的安装

1)安装主机泵前,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水准仪与经纬仪将所要放置主机泵的高程及纵横轴线测量出来,确保水泵及电机墩基础标高和图纸要求相一致、与机房纵向在相同直线上。清洁电机及水泵支撑梁表面。进出水管的空间大小及相对位置等均与设计要求相符。使用1:15斜型垫铁作为机泵基础垫铁,确保其外面整平,不存在卷边或毛刺等现象,且相互配对的垫铁能够紧密接触。

2)往水泵层底板部位放入叶轮、外壳及水泵喇叭口等;用螺丝将导叶体与水泵中间接管牢固连接,并将防雨水泵支撑横梁面上。采取楔形垫铁来准确调节水泵中间接管,确保其水平度达标。

3)采取地脚螺丝来稳固水泵横梁及中间接管,往电机梁面上单独放置将电动机拆卸后的支撑座,大致对齐泵中间接管轴承及支撑座,然后采取楔形垫铁对支撑座的水平度实施准确调节[4]。

1.3.3 机组安装

通常水泵机组安装方式主要有并联、串联、卧式以及立式安装这几种类型。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及电动机与水泵说明书中的规定实施安装。在安装前,要仔细核查安装基础平面、标高的部位及大小。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校正水泵的标高、水平以及中心线。可以同时开展泵房建筑及机组基础校正作业。安装完成后,对露在外部的转动部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

1.3.4 接地与防雷

安装泵站机电设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做好其接地与防雷工作,设置稳定的安全接地电网,且确保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同时需要保证电气设备、电动机以及变电设备外壳均做好接地工作,接地电阻需与相关要求相符。在安装接地与防雷设施过程中务必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完成后需要按规定开展检查,确保其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1.4 安装质量验收控制

验收环节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质量至关重要。验收过程除了要进行设备安全检查之外,还应对控制开关有效性进行检验,以此控制机电设备运行风险问题。首先,调试水泵。设备安装完成之后由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达到相应设计效果。加强对所有设备安装质量检验,确保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运行正常、安全。其次,做好对机电设备调试工作。如对电流表、电压表等调试,确保其运行正常,为机电设备有效运行提供监测保障。最后,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可靠。在确保机电设备平稳运行前提下进行绝缘检测及系统运行模拟,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可靠、高效。

2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检修

在确保水利泵站机电设备正常高效运行过程中,检修是较为重要环节,是排除机电设备安全隐患问题、确保运行稳定关键。水利泵站机电设备检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缆表皮破裂检修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正常、良好运行,做好电力维护至关重要。电力传输是以电线电缆为介质,同时电线电缆也是机电设备之间联系纽带,所以做好电线电缆维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电线电缆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老化掉皮,或者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表皮破裂情况,进而出现断电等影响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对此,检修人员必须加强对电线电缆检查、维修力度,加强对电线电缆运行监测,了解电缆受损原因,及时维修、更换受损电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6]。

2.2 绝缘性能检测

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定子引出线绝缘层出现破损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加强对绝缘性能检测很有必要。一旦发生绝缘破损应及时关闭电源,在断电情况下进行修补,确保恢复电缆的绝缘性能,避免出现短路或者漏电现象。也可采用更换外表皮方式保证较好绝缘强度,为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2.3 高温问题检修

若是电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超出自身额定负荷,其温度极易升高,会对整个机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电机损坏。因此在检修时必须注意电机温度,加强对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有效应用,实时监督电机温度情况,并设置自动报警,实现对电机运行自我调节,避免机电系统温度过高而出现问题。

2.4 叶片检修

水泵机组在长时间高效运行,有可能超负荷,或者异物进入流道,对机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叶片造成不同程度损坏,进而影响整个机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叶片检修对确保水利泵站正常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叶片检修包括有汽蚀检查、叶片固定螺栓检查、叶片裂纹检查等。针对不同问题,全面剖析故障原因,采取针对性修复与预防措施,及时更换无法修复的叶片,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5 组合轴承漏油问题检修

在水利泵站机制组合中存在着磨合问题,各个机电设备之间也有着一定连接障碍使得设备对轴连接端极易发生漏油问题。一方面,机电设备安装存在磨合性不佳问题导致漏油现象,此时需加强对漏油点监控分析,另一方面,漏油事故表明了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需立即暂停运行进行检修。通过对设备轴承端全面检查,探索、分析可能导致漏油问题原因,进而进行针对性维修保护,避免漏油污染,及时补充润滑油,避免轴承干转而引发安全问题,确保机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2.6 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运行极具复杂性与系统性,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对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予以高度重视,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到随时维修、经常养护、养重于修,做好对机房清洁清扫工作,确保闸阀开启与关闭正常及机电设备无积灰等。加强对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确保其运行状况良好,实现较高的机组开机率与完好率。加强对设备启闭运行状况的检查,确保机组制动装置运行安全可靠。同时,还应做好对机电设备定期清理、保养、润滑等工作,避免电气设备短路、漏电,保障接地安全可靠。制订完善检修制度,采用每月一大检、每周一小查方式加强检修效果,尤其是对暴雨雷电天气需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及检查措施,确保检查有记录、及时解决问题,保障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稳定、高效。

3 结语

水利工程效用发挥离不开水利泵站机电设备高效运行。因此,加强对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检修维护工作至关重要。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安装与检修工作重视程度,做好各个环节质量控制,保障机电设备安全标准、合规,及时排除运行中安全隐患,保障泵站机电设备正常、稳定、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漏油泵站水泵
某型水泵旋转系统故障分析
船舶碰撞引起的漏油污染之司法实践中的反思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泵闸一体布置在珠三角地区排涝泵站中的实践应用
高水头短距离泵站水锤计算分析
水泵用电机惰转特性分析
水泵节能改造在昆钢的应用实践
简析V2500漏油检查和放行标准
2010年宝马X1 发动机漏油
业内专家解读汽车漏油故障6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