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对策探究

2021-01-07

河南建材 2021年12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芯片

杨 凯

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44000)

0 前言

装配式建筑施工形式具备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质量优等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样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流程、施工环节都比较复杂,施工中信息传输必须要快速完成,因此只有结合信息管理技术创新建筑管理。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状

在可持续观念深入的背景下,资源与背景越发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不足,人工费用比例不断增加,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工业化施工中出现较多问题,如施工中的错漏碰缺、管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发展。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促进了BIM和RFID技术的的整合,将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管理内容。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优点与缺陷,这也是新时期需要创新的重要原因。

1.1 优点

装配式建筑是对预制构件进行现场装配的建筑形式。与传统的建筑施工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所需要材料堆放场地较小,施工噪声较低,能够实现标准化的生产与节约资源实现环境保护。装配式建筑施工只需要处理地基,即可组装构件快速完成建设施工,整体劳动强度很低。在装配式施工当中,标准化、机械化、高精度的生产方式都可以满足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较高,节省了大量人力,是传统施工方式很难实现的。

1.2 缺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施工进度会受到预制式生产的限制,厂家在构件的生产、运输方面形成制约,导致预制施工无法顺利完成。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的错露碰缺等故障,限制了施工组装工作的开展。从专业程度上来看,装配式建筑在制作、安装方面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特征。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产业目前尚且处于初级阶段,缺少一批专业化及熟悉装配式建筑的专业人才[1]。

2 BIM和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2.1 BIM技术的运用

2.1.1 技术原理

BIM技术工作原理是建筑信息与模型技术,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信息与数据构建建筑施工模型,全面分析所需要操作的数据信息,将所有数据信息整合之后保存在数控之内,将构件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化建设图元、信息化建筑图元,明确数据类型,整合数据内容,合理调整动态数据信息。将BIM技术运用在装配式建筑中使工程管理细化,为施工现场控制、现场造价控制、可视化提供便利。

2.1.2 技术运用

可以将该技术运用在动态成本管理中,主要是进行动态分析、模拟验算,实现成本管理,也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时间与成本数据,构建实时信息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模型,管理现场材料,对施工中是否存在隐患问题,客观分析投资风险和资金投资对企业将会产生的影响,分析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动态成本控制方式主要是借助建筑科学模型在系统中输入重要数据信息,如配件数量、规格、位置等参数,通过构建3D模型,在内部添加时间参数,自主完成模型设计,将完成的设计成本纳入到系统内建设最终模型。根据计算机计算功能和模型的可视化功能,专业人员可以查看施工进度,深入分析成本计划,从而正确梳理整个成本管理中的逻辑关系,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调整施工进度。

通过收集现场数据模拟现场建设,按照比例还原模型,验证不同施工流程,保证施工按照设计顺利开展,可以观察塔吊设备是否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与机械是否存在交叉的问题。完善施工现场不同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摆放管理,减少材料因为频繁搬运等造成的损失,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进行可视化交底管理。装配式施工建设中经过虚拟技术与信息技术处理之后,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使用先进技术演示三维动画,实现可视化交底,提高工作效率,为施工奠定良好基础,避免因为人为因素等造成失误,保证交底更直观。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让交流更密切,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2.2 RFID技术的运用

2.2.1 RFID技术原理

RFID技术是无线射频信息识别通讯技术,可以结合无线电波实现通信,通过机械设备来识别发出的目标信号,分析不同信息。

该技术的运用优势体现在:可以配合不同设备发挥出辅助功能,这个过程不需要接触任何事物完成数据的收集,如果识别目标表面物体有干扰问题,使用RFID技术就可以实现;在信息标签多的情况下,实现接收效果来识别与读取信息;在施工中前期的制作流程特征明显,支持读写和输入功能,将数据存储在芯片中满足客户要求,之后在芯片上编码,传输到体系之内;确保构件制作的准确性,确保构件生产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构件验收之后安置到指定区域内,将构件的到场信息存储到RFID芯片,方便后期的查找工作。

总体上来看,使用RFID技术可以保证构件吊装合理,在显示器的支持下实现装配操作,帮助企业节省成本与提高安装质量[2]。

2.2.2 RFID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1)在芯片制作中的运用,在芯片制作中需要使用读写设备将数据信息存储到芯片内部,企业结合了用户对施工设计方面的需要,在芯片内部实行编码,编码完成之后读取信息根据行业规范和业绩需求进行芯片编码,将工作人员完成的芯片放置在系统内,为后续施工提供方便。

2)在前期制作中,构建预制需要使用读写设备,根据现场需要将装配式构件所需数据导入芯片,结合客户需要进行设计,将芯片置入系统内机组,及时传达数据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操作要规范合理,避免因为人为因素的问题导致后续施工存在不利影响。

3)技术入场和存储管理方面的运用。当施工材料准备入场的时候读卡器接收到通知,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构件。在吊装施工中需要结合显示器所反馈的数据信息,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与统计,结合显示器情况分析吊装作业流程,结合构件吊装顺序确保操作规范,严格控制人力资源和物力等,确保施工顺利开展和施工质量。

3 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3.1 技术应用困难

3.1.1 技术标准不完善

基于BIM技术的运用国外整体上比较完善,但是国内相对欠缺。目前仅有部分官网发布意见,一些地方发布了实质性通告,但是整体上缺乏通用性,缺乏统一施行方案。

3.1.2 行业认可度较低

对于BIM和RFID技术等现代技术,虽有国家大力支持但是行业任可度低。设计院与施工单位考虑自身利益并不使用。业主是BIM和RFID技术的主要受益人员,截至目前并无实际收益,未来收益存在风险,因此大部分业主在利益面前不愿意冒险。

3.1.3 信息不流畅

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等多个阶段利益主体不同,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一样,业主为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利益不愿意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流通[3]。

3.2 对策建议

3.2.1 积极出台BIM和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使用标准

BIM和RFID技术推进信息交流与共享,BIM标准制定需与政策、行业协同实现。将BIM和RFID技术应用在施工管理中,还需要使用更高层次的标准,以满足行业需求。国家应积极出台强制性应用标准。

3.2.2 加大对BIM等相关软件的的开发力度

我国的BIM技术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其核心软件的开发运用比较少,无法实现意义上的信息集成、共享、协同,从而限制BIM技术的运用。

3.2.3 加强人才培养与持证上岗的规定

针对目前发展实际情况,还需要一批懂软件管理又精于装配式建筑的专业型人才,对人才统一考核,确保人员持证上岗。最后应加强信息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阶段运用越发广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创新管理形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在建筑施工中,拓展使用范围,提升使用效率,为建筑使用装配式构件创造和谐环境。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芯片
芯片会议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