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7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

体育风尚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作心理体育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

很多初中生的意志力薄弱,在困难面前容易表现出沮丧和消极的态度,对于其个人成长十分不利。体育教学对学生性格塑造和人格养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为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打下基础。初中生的心理十分敏感,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当中,逐步提升体育运动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积极心理暗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暗示,使人的行为得到调整和改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明确积极心理暗示的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融合应用,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积极心理暗示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人在外界情感、环境、愿望和观点等影响下呈现出的心理特点即为心理暗示,可以分为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两种,通过积极心理暗示能够使人的行为得到完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1]。积极心理暗示是心理征象的一种类型,能够通过信息的感知对自身产生作用,进而做出不同的响应。积极心理暗示逐渐应用于教育行业当中,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基本特点

积极心理暗示具有易接受性的特点,相较于直接的教育教学方式而言,采用暗示的方式更能够使学生接受教师的话语,消除师生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积极心理暗示也具有愉悦性的特点,积极的话语、眼神和动作等,都能够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在学习中更加高效,有助于进取精神的激发和培养。此外,积极心理暗示也具有多重性的特点。积极心理暗示能够对学生的意识、感觉、思维和知觉等产生多重作用,这也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基本途径,并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度不高。在体育锻炼后往往会产生身体的疲劳,很多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限制了教学工作的高效化开展。近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状况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首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学生未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无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途径提高体育水平。其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少。教师往往以课程内容的讲述和动作的示范讲解为主,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关注度较低,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导。尤其是对于积极心理暗示的理论内涵认知不足,无法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导致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情感等受到影响。

三、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保持长久的动力,主动参与到和教师、同学的互动当中,在提升运动意识与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在体育锻炼当中获得更多的快乐。通过积极心理暗示,能够为学生创造欢乐、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消除传统课堂模式下的被动学习状态,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只有获得教师的信任和肯定,才能使自身的良好行为得到延续,在后续学习当中呈现出强大的积极性。

(二)增强学习信心

学习信心的树立,可以为学生更加勇敢的面对挫折打下基础。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当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闭心理等,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逐步建立起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负面情绪的排解,保障身心健康发展。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突破自我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眼神,都可能使学生获得强大的自信心。

(三)培养意志品质

对于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基本要求,其能够使学生更加勇敢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境,通过自己的不断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果断性和独立性。很多体育项目的强度和难度都较大,教师通过积极心理暗示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消除学习中的为难情绪,使其负面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其认识到困难的本质,为坚强意志品质的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言语暗示

言语暗示是一种最直接的积极心理暗示方法,能够通过语言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改变体育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逐步提升运动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通过合适的课堂语言对其加以针对性调整,以达到良好的体育训练效果。应该注重言语暗示的简洁性和准确性,通过简短的话语让学生了解学习重点,准确的理解不同运动动作的技巧,真正做到言简意赅。教师对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良好表现,则应该采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不能采用反问或者质疑的语言,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产生良好的情感响应[2]。肯定性的语言,可以强化学生对正确行为的认知,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后,能够在后续学习中延续自身行为,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尤其是在初学阶段,教师更应该通过良好的言语暗示,鼓励学生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并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增强动机性机能。

(二)动作暗示

体育学科对于学生的动作要求较高,教师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暗示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而且可以使学生得到有效激励,在学习中按照教师的要求不断改正自我缺点。很多语言在动作的辅助下,能够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对于双方的信息传递效果更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动作暗示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激励和感染,形成正面情感,以此提高体育学习效率与质量。具体而言,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点头、动作示范和手势等进行引导,从而实现课堂任务的快速推进。在很多体育动作当中,都需要以教师示范展示为主,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动作暗示,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运动水平,消除在学习中的局限性。身体语言从外在上反映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和职业精神等,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动作暗示,配合相应的体育项目,从而达到积极的引导效果。

(三)情绪暗示

教师的表情和情绪,也会对学生的情绪和态度产生影响,因此在采用积极心理暗示时,也不能忽视情绪的作用。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也要通过正确的情绪反映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意识到并改正错误,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如果在积极心理暗示中存在“虚情假意”的现象,那么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学习中放下戒备,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教师应该保持微笑,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态度,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初中生的敏感性很高,对于教师表情和情绪变化的感知十分敏锐,教师需要在课堂当中保持积极的情绪,防止由于负面情绪影响到学生。尤其学习难度较大的项目和动作时,当学生犯错时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厌恶的神情,而是应该通过耐心的引导使学生掌握知识点,防止对学生自尊心造成伤害。

(四)环境暗示

环境是影响人的心情、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应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时,也应该采用环境暗示的方式,通过周围环境的合理设计,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增强体育课堂高效性的关键途径。在设计环境时应该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实现与教学课堂的密切衔接,增强整体契合度,加快良好班风和学风的构建。在体育场地的设置中,应该设置醒目的标识,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引导,有助于提高教学组织的秩序性。在安排体育器材时,应该注重不同功能器材的分类设置,增进各个功能区之间的协同配合,为学生更加科学的参与体育运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注重对运动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由于处理不当引起的安全问题。除了物质环境外,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也十分显著。因此,应该致力于轻松、活跃课堂氛围的营造,从而实现对学生积极心理的正面引导。

(五)榜样暗示

初中生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能起到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为学生的前进提供动力,在榜样的引导下转变学习习惯和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感染力十分显著,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该自觉树立正面形象。尤其是在很多动作的示范当中,教师应该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学生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教师应该展现自身的专业能力,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从而在学习中能够以教师为榜样。对于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能够在同伴的影响下获得自我进步。比如在田径当中,很多学生难以坚持完成长跑,教师则可以将长跑能力出色或者进步明显的学生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榜样暗示的方式,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斗志,形成拼搏奋斗的精神意志。

(六)自我暗示

在积极心理暗示当中,自我暗示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能够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相较于其他暗示方式而言,更能够使学生获得长久的学习动力。通过自我意识的强化,可以改变想法和观念,因此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在体育运动当中,自我暗示可以使自身获得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防止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使其通过正面的自我激励,在体育学习中能够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并完成相应的体育项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暗示时,也应该与其他积极心理暗示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鼓励的话语或者肢体动作、眼神等,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学生的心理暗示也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使其掌握自我暗示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消除自我不良情绪的影响。

五、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暗示时机

恰当的暗示时机,可以增强积极心理暗示的实施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时机的合理把握,从而充分发挥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多体育教学内容往往具有枯燥性的特点,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运动技巧,为了防止学生出现疲倦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可以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式加以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活跃度和积极性。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小活动或者小游戏等,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通过环境暗示和言语暗示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这门学科的魅力,从而加快教学任务的持续推进。在很多体育运动当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学生经过多次尝试也未能成功,此时也应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使学生树立信心,打消他们的自我怀疑。此外,当学生的情绪出现变化,尤其是情绪过于低落时,教师也应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进行激励,使其重新获得成就感。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在恰当的时机采用合理的积极心理暗示方法,从而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加以科学指导。

(二)增进交流沟通

教师也应该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是实施积极心理暗示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同时,才能确保积极心理暗示方法和教学策略应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的局面,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教师应该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塑造,以平等、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激发。只有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才能使积极心理暗示的效果得到增强,学生也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积极心理暗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激发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上的潜能,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暗示情境的设置,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精神。

(三)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生的成长环境、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都存在较大的不同,教师在实施积极心理暗示时也应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及差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好全面调查与评估,按照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合理分层,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则可以通过语言暗示的方式使其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突破自我瓶颈提高核心素养;对于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环境暗示和情绪暗示等方式,使学生获得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关怀和尊重。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以自身真实情况为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对于情感和智力发展都十分有利,更能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四)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很多体育项目需要多人之间的团队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包括了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因此教师也应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明确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当中的角色和职责,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困难。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讲述运动员如何通过合作获得冠军,从而在榜样暗示的作用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为了增强合作学习的趣味性和多元性,可以在课堂当中融入相应的游戏化教学,鼓励学生在游戏配合中掌握运动要领。通过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也能够起到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合作素养。

六、结语

积极心理暗示是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理论,能够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引导人的健康成长。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培养意志品质,逐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然而,由于学生参与度不高和师生配合不密切等问题的限制,也会导致教学工作的推进遇到阻碍。为此,应该掌握言语暗示、动作暗示、情绪暗示、环境暗示、榜样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实施要点,与教学内容密切衔接,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为了增强积极心理暗示的实施效果,还要注重暗示时机、增进交流沟通、实施分层教学和培养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动作心理体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