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前肉牛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1-01-07苏银池邹淑琴杨晓娟刘小锋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母牛肉牛牛肉

苏银池,邹淑琴,杨晓娟,刘小锋

(1.河南省种牛遗传性能测定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畜牧总站;3.河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我国养牛历史悠久,养牛由役用向肉用方向的发展过程经过役用期、役肉兼用期和肉用期三个阶段。目前,发展肉牛产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加快肉牛业产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受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猪肉价格长期处在历史高位,间接导致牛肉价格上涨,再加上政策支持,肉牛业正处于历史机遇期。笔者长期从事肉牛和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当前肉牛养殖现状,提出了肉牛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供养殖者和决策者参考。

1 肉牛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牛肉价格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突出,肉牛养殖积极性高涨;肉牛出栏量比较稳定,存栏量稍有增长;牛肉产量虽然稳中有降,但仍位居世界牛肉产量第3 位,牛肉贸易量占比较低。

1.1 肉牛出栏量稳定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疫情,全国活牛及牛肉市场价格持续高位攀升,带动了国内肉牛养殖业经济效益整体向好。2020年前3季度全国肉牛出栏量基本平稳,为3 093 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3 万头,下降1.4%,但2020年前3 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 572万头,增长2.3%。

1.2 牛肉产量稳中有降

我国牛肉产量位居世界第3位,2019年全年我国牛肉产量667万吨,增加23万吨,增长3.6%,但是2020年前3季度牛肉产量为450万吨,减少8万吨,下降1.7%。出口量较低,不足世界牛肉贸易量的1%,我国肉牛产业的出栏率、头均胴体质量和存栏牛产肉量等多项指标均低于发达国家。

1.3 养殖积极性高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不断改变,牛肉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品,牛肉价格稳步上涨,肉牛业经济效益增加,很多养殖户赚到了钱,养殖积极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涌入肉牛养殖业。

2 肉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肉牛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肉牛产业带,但是仍存在肉牛业产业化程度低、基础母牛缺乏等问题。

2.1 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肉牛养殖产业化生产程度不高,产业化组织形式较低,离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还有很大距离。肉牛业生产与经营之间的联系脆弱,没有形成具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紧密共同体,经营机制不完善,肉牛生产、加工、经营处于无序状态,制约了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

2.2 基础母牛缺乏,扩群困难

基础母牛是保障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基石,由于基础母牛养殖周期长、成本高、利润低,再加上补贴政策机制和当前活牛市场价格较高等原因,规模养殖场只图眼前利益,存在过度出栏屠宰犊牛和基础母牛的情况,存栏青年母牛和能繁母牛数量减少,导致群体结构不合理,甚至出现后备母牛青黄不接的现象。

2.3 养殖技术落后

养殖户养殖基础设施简陋,养殖水平仍待加强,养殖观念落后,大多数散养户仍延续传统粗放饲养方式,部分养殖户看到效益后盲目扩张。一些养殖户对肉牛的生理及繁育特点缺乏了解,特别是粗饲料资源加工不当导致营养损失较多等。疾病防疫观念落后,重视治疗,轻视预防,甚至根本没有预防。

2.4 养殖成本逐步提高

肉牛养殖成本增加,主要表现为饲草料、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基础母牛养殖成本增加。饲料成本占肉牛养殖总成本比例较大,并且存在逐年上升趋势,其价格的上涨势必影响犊牛生产环节的成本。由于目前处在高位的牛肉价格掩盖了养殖成本的提高带来的比较效益的降低,随着牛肉价格正常回归,肉牛养殖效益会逐渐变差,这将会使肉牛养殖面临严峻的挑战。

3 肉牛业发展的思考

3.1 大力发展肉牛龙头企业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龙头企业+协会+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扶持肉牛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系列服务、联络农户,全面提升肉牛生产效益,带动肉牛产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增加基础母牛数量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惠农兴牧政策支持肉牛业发展,采取对现有养殖户予以奖励的政策稳定现有牛源,增加肉牛养殖户的积极性;养殖户可以小规模饲养基础母牛,集中采用先进的繁育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可以参照“自繁自养自育”的原则繁育后代、选留优秀小牛。

3.3 成立养牛合作社,提供统一技术服务

政府部门牵头,各地成立由养殖户、小区业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养牛合作社,在疾病预防、技术培训、繁育技术、信息服务等关键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安排资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农技推广平台,推广肉牛养殖实用技术。积极推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规程、统一经营”的生产经营机制,打造区域品牌,提高牛肉产品附加值,增加养殖效益。

3.4 开发利用饲草资源,降低饲草成本

肉牛养殖过程中,饲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开发利用饲草资源,可以降低饲草成本。落实“粮改饲”政策,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推广种植适宜的优质牧草,促进饲粮就地转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宣传推广花生秧、秸秆、红薯秧、青草等青贮氨化技术,扩充饲料来源,提高适口性。育肥牛或繁育期母牛减少草料、增加精料,而架子牛以粗饲料饲喂或者放牧为主,降低饲料成本。

3.5 山区、半山区地区可适当放牧

山区、半山区养殖肉牛优势明显,饲料成本低,可采用舍饲+放牧的养殖模式,降低饲养成本,但是在放牧季节,应排查牛群,剔除老弱病牛,对牛群进行驱虫,做好疫病免疫工作,同时根据牛群膘情状况和草场质量合理补饲精料、微量元素、矿物质等,以满足牛群正常生长需要,加快育肥进度。

3.6 架子牛分群集中育肥

架子牛育肥就是将具有一定体况(骨架)、身体不丰满、15月龄左右、不够屠宰体质量的架子牛,集中舍饲3~4 个月,采取强制性育肥措施,使其丰满增膘后出栏。育肥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育肥后期要减少肉牛的运动量,可采用拴系饲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配合饲料,增加饲料的适口性,以提高肉牛的采食量,使肉牛快速增重,实现短期高效育肥的目的。将牛群中架子牛按年龄、大小、性别及营养状况进行合理分群,集中育肥,既方便统一饲料配方和饲喂计划、又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舍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母牛肉牛牛肉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酸汤牛肉里的爱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寻味牛肉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