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路径研究

2021-01-07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锦东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彗星太阳系幼儿园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锦东幼儿园 刘 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情感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交流、适应能力的提升。所以,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幼儿园这块阵地,捕捉幼儿生活中出现的教育契机,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搞好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结合本班一次科学活动的设定和开展过程,谈一谈自己对于开展科学活动的体会。

一、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动真实的,它们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就能促进幼儿在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各方面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幼儿教师要学会从幼儿身边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当幼儿发现活动的主题来源于自身熟悉的生活时,其会调动全部智慧去研究、探索、发现、尝试,笔者开展的以下活动便深深验证了这一点。起初,笔者发现幼儿对“宇宙”讨论得特别多,好多幼儿特别是男孩一说起“宇宙”的知识便侃侃而谈。于是,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带领幼儿关注宇宙的奥秘,讨论宇宙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开展“寻找太阳系、制作宇宙飞船、绘画我喜欢的太空、比较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大小、太空飞船飞得高”等活动,这样的活动,自然地融合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科学知识。

二、创新思维促进活动开展

在这一活动中,所有教师都摒弃了陈旧的做法,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得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而且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活动在前,讨论在后”的指导原则,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指导者、推动者和信息的来源者,使幼儿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撞击彗星”这一分支活动为例:活动开始,一位小朋友提到了撞击彗星的事例,我们敏锐地发现了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于是便一步步展开。

首先,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此,幼儿众说纷纭,幼儿1 说出了火山爆发,这说明幼儿还是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的。接着教师向幼儿介绍科学家分析的恐龙灭绝的几大原因:火山爆发、疾病流行、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爆炸等。随后把话题一转,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星星撞击地球会引起恐龙灭绝,如果现在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我们人类怎样避免小行星撞击的灾难?幼儿纷纷说“让小行星离地球远一点!”“给地球安装雷达,遇到行星就躲开”“小行星要撞击 ,我们就先把它们打下来”……

其次,教师引导幼儿观看从网上搜索下来的彗星撞击全过程,幼儿看后都惊叹不已,于是,一场自由交谈会开始了:“你看见有一小块行星被撞下来了吗?它会落到哪里?”“这颗彗星会爆炸吗?”“彗星上面有什么?和我们地球一样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类似的问题。作为教师,对此要适时鼓励、支持以及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面对幼儿这么多提问,笔者一一归纳,有些简单易懂的问题,比如“彗星会爆炸吗”之类的直接给幼儿做出解释;有些抽象不易理解的,像“彗星是太阳系的吗?我们太阳系有多大?为什么太阳系有这么多星球?”等问题,就引导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一带而过,不进行具体的解释;还有一些问题像“撞下来的彗星碎片哪里去了?什么是行星?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地球的四季交替?”等,由教师与幼儿一起查资料寻找答案。

三、学科课程相互渗透

在幼儿了解了彗星撞击地球的过程之后,我们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对宇宙的探究能力为主,开展了以“我喜爱的太空”和“撞击成功”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他们稚拙的画笔,描绘自己对成功撞击彗星的认识。有的幼儿画出了科学家撞击成功后热烈拥抱的场面;有的幼儿画上一架长长的梯子直通到天上,有一个小朋友正沿着梯子向上攀登,想到太空去探个究竟的情景;有的幼儿画上了满天繁星,各种各样的飞行器;还有小朋友在仰头看那灿若星河的场面……

仅仅几次活动,显然满足不了幼儿更多的需求,这时就要求教师给予幼儿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于是,我们把上述主题融入区域活动之中,围绕主题设计,布置了相关区域,放上相关的图书、模型及幼儿作品。比如,在班级的美术区角放上纸和笔,便于幼儿随画随取;走廊里,随处可见几位幼儿对着画指指点点;在动手区,幼儿利用废旧饮料瓶和绳子制作各式各样的宇宙飞船,然后等到户外活动时拿去比赛;图书角里更是“生意兴隆”,幼儿一会儿低头看书,一会儿又在激烈讨论……幼儿学习空间大了,兴趣多了,自然会有很多疑问,提出很多问题。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会与幼儿一起找资料,一起学新的知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了活动区以及很多有趣的场景,让幼儿随意走动,自由出入区角,充分观察、思考和操作。整个活动开展期间,幼儿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四、家长参与,家校共育

要想真正开展好幼儿教育,幼儿家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上述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家长带来了近两天的报纸,还有家长下载了彗星撞击的图片资料,找了许多天文科普图书。在走廊里,我们设立了“家长双通道”,用于及时张贴这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情况、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在活动中,部分幼儿提出的“彗星是怎样形成的?”“太空上有没有生命存在?”等问题引起了许多幼儿的关注,我们便以小问号的形式反馈给家长和幼儿,由家长与幼儿进行合作探究。

五、结语

在整个活动期间,幼儿置身于快乐的世界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在和幼儿共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技能方面,同样也是收获颇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幼儿的能力和知识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彗星太阳系幼儿园
展览“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场图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在太阳系游山玩水
彗星
太阳系的今天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勇闯太阳系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