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1-07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开元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开元小学 张 丽

自2016 年以来,我国核心素养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实施。这要求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遵循核心素养理论,保证课材教学内容符合学科综合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参与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具备良好品格以及社会生存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打造趣味课堂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特殊性与具体性,教师在授课时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授课,让学生在自由、对等、毫无约束的氛围中进行道德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授课时,运用丰富有趣的视频动画、活泼欢快的音乐以及生动有趣的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富有情境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各项体验活动,并在活动参与中对生活有所感悟。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健康游戏我常玩”一课时,应顺应低年级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喜欢富有童趣的游戏活动等特点。教师需在备课时为学生创设卡通人物形象,并借助卡通人物形象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这些卡通形象既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好伙伴,又能顺利推进各项教学环节。在此期间,教师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安全健康的游戏活动,哪些是危险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游戏活动。这样学生既能了解健康游戏活动的玩法,又能纠正对游戏的错误认知,以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类课堂游戏活动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主题活动,提升教学体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面较为狭窄,无法对事物予以全面认知,这不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能单一地靠说服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在各种教学体验中予以训练养成。教师需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内涵,通过合理设计教学课程,借助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调查访问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真正的实践者与参与者,使其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动手动脑,通过道德教学内容熏陶,长知识,明道理,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从而有效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时,教师需在授课前对我国传统游戏予以深入研究,借助传统游戏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其在传统游戏与传统文化的自主探究中,初步培养社会探究能力。在该项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空竹”“滚铁环”“骑竹马”“放风筝”等传统游戏活动,并将这些传统游戏活动制作成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掌握传统游戏玩法,以便学生在传统游戏活动中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自主探究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课堂参与主体,所有课堂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依照该项教育要求,教师应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开展教学活动,学会站在学生立场,根据学生喜好设置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要学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教师所设置的各项教学环节中,并在积极探索与感知中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例如,在学习“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倘若教师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依照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不但不符合核心素养要求,而且难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在授课前鼓励学生自行组成调查小组,并在家长的协助下到当地博物馆、大型综合市场等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寻找本地特产。这样学生便能在实地调查走访过程中,更加真实具体地了解家乡,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举行“我是家乡小导游”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以PPT 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使其在交流分享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并在实践认知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四、贴近现实生活,突出育人实效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教学内容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新课标明确提出:道德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围绕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具有实质性意义,促进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身心健康、茁壮成长。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积极将社会热点问题、生活实践问题等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丰富课本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大胆体验,并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生活经验,将最基本的道德认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与生活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安全地玩”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当前社会热点新闻,并为学生出示安全娱乐场所范围,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车辆行驶盲区,哪些动作属于危险行为。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还可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其在思考辨别中正确选择安全游戏场所,远离风险系数较高的游戏场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课堂教学延伸,回归生活本质

开放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并将教学内容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后活动,使学生参与课后实践以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应是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综合体。为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安排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活动性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感知领悟,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使其具有社会生活能力,并在体验过程中借助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例如,在学习“干点家务活”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该课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回家后做家务活,其家务活的内容既可以是收拾房间,也可以是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要求学生将做家务活的过程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应基于核心素养要求,设计符合新时代标准的教学课程,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能在各种教学体验活动中,具备社会化生活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格,为学生今后成为符合新时代标准的综合性人才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