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探析

2021-01-07辽宁省北票市第七中学张俊勇

天津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个性化设置

■辽宁省北票市第七中学 张俊勇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在初中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导致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教学实效性。此外,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不合理性,没有严格遵守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对体育课程安排的过程中较为随意,导致课程设置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院校缺乏特色,只是一味模仿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合理分析和设置。

(二)体育教学手段落后

当前很多初中教师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体育教学内容只是进行简单的锻炼,如跑步、做操等,没有合理安排户外拓展项目。这就导致体育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针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户外,教师也只是带领学生通过简单的运动锻炼身体,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体育积极性显著下降,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科学

当前,在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较多问题。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职业认同感,师资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个体育教师往往要带领多个班级,给体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二、体育教学现状与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其呈现出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不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比较注重学生的集体共性,对体育素质好或差的学生一视同仁,对男女一视同仁。但是,若是教师为所有学生设置共同的目标,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阻碍。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起不到锻炼的效果,还容易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抗拒感,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导致他们因为过度运动而受伤。教师教学中引入个性化概念,为学生指定课程任务,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量,能够有效解决以上情况,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体会到在锻炼过程中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当前的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处于规则制定者和锻炼引导者的角色和地位。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会监督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无意中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会产生隔阂。而教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能够在教学中扮演学生益友的角色,进一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当前体育健康教学所用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划定了一条标准线,学生必须要达到这条线才能合格,若达不到则被判定为不合格。这种评价方式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如果使用这一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会导致评价较为片面。而遵循个性化教学的原则,能帮助教师在体育健康课程过程中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评价角度出发,开展个性化评价,形成更为科学的,能够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个性化培养措施

(一)重视个性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创新,构建新型的课程结构,够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加强体制建设与管理。我国长时间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这种教育形式存在较多弊端,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此,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于个性化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给予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自主性。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握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等特点,尊重他们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组建体育小组。针对他们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竞赛活动,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其次,教师也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创建合理良好氛围,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和谐师生、生生关系

在初中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团队合作,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会直接决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发挥榜样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班级合作过程中的荣誉感以及凝聚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团队竞赛项目,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对学生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中常见的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分组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运动情况,先为各组的小组长做好动作示范,然后引导小组长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运动,鼓励学生为团队的荣誉拼搏。最后教师可以对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考核,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在赢得友谊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走出人际交往困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引入激励教育

每个初中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有的会比较擅长文化课,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佳,而且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面对体育课的学习会产生恐惧感。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担心自己的表现,缺乏自信。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出现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也影响到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对此,要想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师就可以利用激励的方式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心,让这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感受运动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通过言语激励的方式,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针对一些表现良好的学生利用“你表现真棒,下次继续努力”等话激励学生。对一些成绩没有及格的学生可以使用“你已经完成的很好,下次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的话语进行激励,消除学生的挫败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

总之,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些问题,明确个性化培养的意义,并通过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引入激励教育等方式来开展体育的个性化教学。基于学生个性和兴趣角度出发,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此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个性化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