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菏泽市花生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

2021-01-07张松兰丁才新

山东农机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艺覆膜花生

张松兰 丁才新

菏泽市地处黄河中下游,耕地面积8×105hm2,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蒜、山药、牡丹、芦笋,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1%。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较低。当前制约经济作物机械化率提高的瓶颈主要是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花生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与本省的东部地区相比,菏泽市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截至2020年底,全市花生播种机保有量3200台,花生收获机1850台,花生联合收获机82台。2020年,花生联合收获面积仅为1.3×103hm2。为进一步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用实地调研、发放答卷和询访交流等形式,对花生生产机械化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一、调查对象

对花生种植比较集中的单县、东明、曹县、鄄城进行实地调研;发放答卷100份,重点调查了单县、东明、曹县、鄄城种植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询访当地群众、种植户和机手约200人。

二、调查内容

以花生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生产环节为重点。

(一)种植环节:种植面积、种植时间、种植模式、作业机械、机手年龄及从事花生生产作业年限、应用新技术的主要做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等。

(二)收获环节:收获时间、收获模式、作业机械、年作业面积、技术培训方式、加快应用新技术的主要做法、作业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等。

三、调查结果

(一)基本生产情况:花生每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5.3×104hm2,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和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种植面积略有上升。春花生:种植面积较少,约4×103hm2,主要集中在单县、曹县,是在上年农作物收获后,土地于春季4月底播种,播种模式为起垄覆膜播种。夏花生:种植面积约4.9×104hm2,除巨野、成武外,其他县区都有一定面积,东明、鄄城、单县、曹县种植较为集中。夏花生是在每年小麦收获灭茬后于5月底至6月初进行播种。种植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免耕播种,即小麦收获后直接进行播种,约占65%;二是起垄覆膜播种,约占25%;三是起垄免膜播种,约占10%。

(二)机械化生产情况。花生播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段收获,先采用犁铧式花生挖掘机将花生从土壤中挖掘出来汇垄集行,再采用摘果机进行果秧分离。免耕播种地块、种植面积小的地块多采用这种方式;二是联合收获,采用集挖掘、夹持、输送、摘果、筛选、集果于一体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多为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块及农机合作社采用的收获方式。

(三)应用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做法

1.利用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购置新机具。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过程中,农机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将经济作物机械作为重点补贴对象,做到应补尽补,优先补贴。

2.积极参加新技术培训,提高自身实际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在花生种植比较集中的县区农机部门每年定期举办花生种植和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机农艺专家授课。

3.建立实验田,做好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机械和技术模式。大多数种植户都建立了对比实验田,部分种植户、农机合作社与当地农机部门对接,建立农机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内,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对人工作业和机械化作业、传统作业模式与新技术作业模式,做好试验示范和机具验证,从亩产量、作业成本、增产效果进行多次对比分析,总结适宜本地生产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路线,筛选性能适宜的机械和作业模式,对作业效果差的机械进行改进、淘汰,对节本增效显著的新机具新技术加大推广应用。

4.积极承担省市农机化项目,探索适宜机械化生产模式,选定和创新适用机型。有6家农机合作社都承担过省市级花生生产机械化项目。2019-2020年,在东明县沙窝镇示范园内实施了“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试验验证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全市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

(四)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机手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部分较年轻的机手农田作业经验少,把握不准农艺要求,播种深度时深时浅,致使部分作业地块出现亩株数偏低偏高的现象。

2.花生种植地块土质多为沙质土壤,垄高易塌滑。起垄播种,既可提高行株间通风,又能扩大根系下扎范围,但受风雨影响,沙质土壤的垄高易塌滑,垄土易流失到垄沟内,到了收获季节垄高基本与垄沟持平,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3.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影响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花生播种垄距在60~80cm之间,而大部分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只适宜80cm的垄距,致使部分地块不能进行花生联合收获,只能采用分段收获。调整机械播种深度和密度有时不符合农艺要求,致使节本增效不明显。

4.土壤的处理情况影响花生种植质量。前茬作物小麦秸秆的留茬高度普遍较高,灭茬还田的小麦秸秆抛洒不均匀,造成播种机壅堵,影响播种质量。

5.残留的地膜易缠绕堵塞机械。目前绝大部分地膜是人工收集,人工费用较高,为降低生产成本,仍有地膜滞留在田间地头。

6.夏花生起垄覆膜播种,易出现烫苗和种子霉烂现象。覆膜播种既可抑制杂草,又可保湿保墒。但夏季气温较高,出芽能力较弱的种子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易发霉腐烂,同时已破土长出的小苗,如不能及时进行挑膜作业,小苗极易被烫伤致死。

四、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结合多年的农机推广工作经验,针对调查中发现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购置和应用花生生产机械。花生种植比较集中的县区要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把适宜当地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花生覆膜播种机列入重点补贴对象,做到应补尽补,并予以重点倾斜,鼓励和引导农民购买和应用花生生产机械。

(二)做好机械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在花生种植比较集中的片区建立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园,已建立示范园的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示范园区建设质量。同时,要积极申报承担省现代农机化转型升级推进工程项目,争取地方配套资金,贯彻落实好项目任务,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努力提高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水平。目前作业的机械技术比较成熟,产品已经定型。要主动与农业部门联系,打破部门界限,切实加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切实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四)在播种前要做好整地,清除地膜,确保机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尽量降低前茬小麦的留茬高度,做好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和均匀抛洒工作;做好地膜的清理工作,将残留的地膜移出地块,或尽量使用可降解膜,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花生绿色高效生产,同时为机械顺利作业提供保障。

(五)建议夏花生种植采用起垄覆膜及膜上播种。针对花生种植多为沙质土壤的特点和夏季高温的现象,采用起垄覆膜及膜上播种,既可发挥起垄覆膜的优势,又可克服烫苗伤苗的现象。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合力。积极争取农业、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提升花生生产机械水平。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机械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农艺覆膜花生
掏花生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