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21-01-07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花园乡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具四边形教材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花园乡中心小学 程 建

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学习视角与环境,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发展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重大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抓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所能运用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和教具,而且教具的数量和质量也不一定能得到保障。教材是按照学生的特点设计和编排的,其具体的内容有限,相关知识点在页数有限的教材中只能提供有限的例题,部分例题因为时间久远或者跟不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显得陈旧与过时。教具和学具数量也有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动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库,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实时更新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贴合实际、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的数学学习资源,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例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五节《有趣的平衡》,教材上的学习资料有限,能够带领学生感性认识“平衡”的材料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视频学习、动手操作,真实感受“平衡”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子,通过切身感受,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平衡问题时便不会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多样化需求

学生在入学以前就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只是没有知识系统。因此,在教学开始的引入部分,教师应该及时利用信息技术贴近生活环境,从而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和相关的数学潜力。信息技术还可以发挥对数学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作用,除了对文字的管理,还对影像、音视频等媒体信息具有管理作用,以新媒体作为载体,不仅能增加课堂信息的容量,还能提高教师对教学信息运用的灵活性。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直观地给学生提供感官上的刺激,还能极大程度地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认知能力。例如,教学“钱币小达人”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超市或者市场的影像,让学生在“逛市场”中体会钱币的运用,通过商品的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关系,结合钱币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市场上购买一瓶娃哈哈需要人民币3 元,购买一个笔记本需要人民币2.5元,购买一支钢笔需要人民币8元。问,小明购买了一瓶娃哈哈、两个笔记本、一支钢笔共需要付给收银员多少钱?教师可以在抛出问题后,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逛市场”,结束后,让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心得,与同伴分享自己解答问题的思路。最后由教师总结,通过“逛市场”这个贴近生活的具体问题,在学生对买卖交易产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的混合运算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学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地接触生活中的实际,切身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原型,对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体验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插上翅膀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对其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对数学进行探索,切身去体验数学的魅力,进而强烈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几何画板”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一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涂一涂、剪一剪等试验主动发现、自主探索四边形,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情境图和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四边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四边形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用硬纸板动手剪两个完全的三角形,通过对两个三角形的拼接,变换四边形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与动态变化的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抽象活动的条件,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对其开展探索。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启空间想象的大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对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中的立体图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教材中的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用能力有限,教师要通过运用现代新媒体,将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挖掘,充分利用教具等实际的物体,引导学生开启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贪玩的年龄,教师则可以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积木,配合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积木搭成相应的立体几何图形,然后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使学生逐渐辨认出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并且能够将部分与整理产生联系,进而一一对应。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此方法,通过实体与多媒体的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切实感受立体感效应,积极思考各几何图形间的联系,在彻底改变凭空想象的教学方式时,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打开想象思维空间的大门。

五、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效果最直接简单的测试就是考试,而考试通常一学期只进行两次。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就会在课堂上对教学效果随时进行时时反馈,能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起到及时纠正的作用。为方便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比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这样不仅方将收集的教学资料、名人研究与小故事等分享给学生,还方便学生随时对教师分享的资料进行浏览、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与兴趣。

六、结语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可知,小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分层有限,在思维活动紧张的课堂中,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现有的多媒体技术资源和教学工具,将以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数学传统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尽可能弥补,将数学中抽象、复杂的概念通过信息技术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影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教具四边形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