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理视域下“疫苗话语”的问题暨对策
2021-01-07元冬维
元冬维
以疫苗预防接种实现的社会免疫动员,是应对传染病(1)“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在我国医学界已有共识,译为“感染病”。但本文为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用法统一,仍采用“传染病”、“新传染病”的表达。流行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是对病毒引起的新传染病(2)此处“新传染病”并非医学术语。医学专业“新发感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不仅指新病原的感染病,亦指“回潮”的老感染病。本文“新传染病”专指新病原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对此种新传染病一般没有特效疗法。,一般均选择研发、接种病毒疫苗,以实现紧急免疫动员。在生物治理视域下,为实现常规免疫规划动员和紧急免疫动员,需要行政、公共服务机构和公民三方沟通、协商、合作。而此三方关于疫苗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协商的“疫苗话语”,关系社会免疫动员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对传染病的生物治理水平。
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疫苗话语”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解构。西方工业化国家常见“反疫苗”思潮和行动。我国生物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疫苗犹豫”。本文以话语分析方法,归纳、分析既有生物治理“疫苗话语”的缺陷。最后,针对这一归纳、分析的结果,根据公众关系传播“公关-对话”范式提出“疫苗话语”相应改进对策。
一、理论进路:生物治理与“疫苗话语”
首先需要锚定本文生物治理的范畴。我们吸纳和转用西方治理理论时,学者更多探讨的是中国治理的结构、实施路径、重要影响因素及具体治理案例,多见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区域治理与社区治理等粗略区分。但生物治理依治域分析,至少包括社会生物安全评价、传染病应对及社会免疫动员机制、面向个体健康的医疗-生物关系的维系与发展、关系社会重大利益的生物科学发展促进等。
在理论面向上,生物治理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1970年代提出的生命政治理论为源,即社会治理以人口为对象、以人口的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物种的肉体、渗透着生命力学并且作为生命过程的载体的肉体为中心的……是通过一连串的介入和‘调整控制’来完成的。这种‘调整控制’就是‘一种人口生命的政治’。”(3)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0页。晚近生命政治理论开始向人的主体化转向,保罗·拉比诺(Paul Rabinow)、尼古拉斯·罗斯(Nikolas Rose)等学者倡导生物公民、生物权力等向主体化转向的“生命本身的政治”理念(4)Paul Rabinow,Nikolas Rose,“Biopower Today,”Biosocieties,Vol.1,No.2,2006,p.197.。同时,康拉德(Peter Conrad)、克拉克(A. Clarke)等学者批判的“(社会问题)医学化”(Medicalization),即某些权力将非医学问题定义为医学问题而进行生物医学处理的现象(5)Adele E. Clarke,Janet K. Shim,Laura Mamo,Biomedicalization:Technoscience,Health,and Illness in the U.S.,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10,pp.1-2,p.1.,亦指向生物治理下个体的能动和反思,这也是生命政治的一种转向。在吸纳福柯主体理论的基础上,以生命政治理论转向的生物公民、生物权力等理论体系,结合我国现代社会生物安全评价论域及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最终集合成生物治理理论的初步框架。
当代国家治理理论认为善治是国家治理的目的,善治即官民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佳状态(6)俞可平:《中国的治理改革(1978—2018)》,《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以此演绎,生物善治亦是生物治理的目的。在个体化转向的生物治理体系下,生物善治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对个体的生物性“增强”,克拉克和罗斯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一点。所谓增强,克拉克指通过科技手段对医学指征和身体的“强化”改造(7)Adele E. Clarke,Janet K. Shim,Laura Mamo,Biomedicalization:Technoscience,Health,and Illness in the U.S.,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10,pp.1-2,p.1.,罗斯认为其通过技术介入增强生命的现在,重构生命的未来(8)Nikola Rose,The Politics of Life Itself:Biomedicine,Power and Subjectivit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p.19.。
“增强”的理念可用于目下的生物治域。在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流行中,我国的成功经验是基于社会性规训“敞视”技术衍生的“电子敞视”方法,即针对传染链防控的健康码标识、社会轨迹电子记录的溯源方法,针对传染病“暴露”个体的大数据管控等。要使全社会获得相对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生物保护,主要应采用社会免疫动员方法。社会免疫动员方法基于生物学技术,主动“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实现这一“增强”免疫目标,疫苗预防接种是最为实用的方法。
目前,通过疫苗预防接种“增强”社会免疫动员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常规免疫,主要面向婴幼儿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2)针对性免疫动员,如针对脊髓灰质炎暴发、麻疹暴发等已知传染病的疫苗接种,主要接种传染病暴露人群和易感人群;(3)紧急免疫动员,用于应对烈性新传染病或具有较大威胁的新传染病。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我国科研机构用3个月即研发出疫苗,开展了针对特定人群的紧急免疫动员。(9)崔静:《我国率先全球研制成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背后》,新华社(电讯),2009年9月3日。
在当代治理理论中国家行政、公共服务机构、公民的三分法下,社会个体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消极被动者,“而是积极的决策参与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社会政策的执行者”(10)王诗宗:《治理理论与公共行政学范式进步》,《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尽管有学者认为中国执行疫苗接种工作的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处于“治理失灵”的状态(11)顾昕:《“健康中国”战略中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但最终在生物治理视域下,来自行政的权威力量、来自公民的主动参与和行动,都需要在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中实践。
目前,在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中免疫动员实施主体是疾病控制部门和广泛的基层保健机构。要实现免疫动员的目标,在治理体系“去中心化” “过程化” “持续的互动”的特征下(12)王诗宗:《治理理论与公共行政学范式进步》,《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生物治理的基本治理交往、协商关系,至少包括行政-公民、行政-公共服务机构(疾控部门+基层保健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公民等三组。本文的研究主要关注其中三个方向产生的交往话语: (1)公共服务机构发起并流向公民的话语,在本文语境下主要样本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免疫动员话语;(2)行政发起并流向公民的话语,主要样本为疫苗安全事件后官方宣传话语;(3)公民发起并流向公共服务机构的话语,在本文语境下主要为公民的疫苗认知、意见和行动,主要样本为“疫苗犹豫”。
二、话语分析一:社会免疫动员话语
分析公共服务机构、行政流向公民的免疫动员话语,分别依公共服务机构-公民、行政-公民两个流向收集话语样本。具体分析方法是:首先采用比较经典的语词“意义” “身份” “立场” “关系”等维度的分析,其次采用宏观的“结构性”方法发现话语中的遮蔽。
(一)“公共服务机构-公民”的免疫动员话语
本文收集免疫动员话语的来源包括以下三个:(1)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网站,收集其中与疫苗的相关内容,遴选免疫动员相关文稿,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收集网络信息120条,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网站收集网络信息511条;(2)在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宣传册、现场宣传壁画、宣传栏等,收集社会免疫动员信息样本77个(其中有重复信息);(3)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表示与其相关的公开出版物,包括科普类读物。其中, (1)(3)项目收集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5日。
话语分析采用詹姆斯·保罗·吉(James Paul Gee)的概念,“话语是由在语言和语境(情景)之间反复移动的动态暗示和线索构成”(13)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杨炳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6页。。这里的话语分析方法,不仅包括语词分析基础上的“意义” “身份” “立场” “关系”等维度,而且采用源自新闻话语分析的宏观“结构性”方法(14)托伊斯·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根据相关背景性文本的对照,发现免疫动员话语中忽略或遮蔽了什么内容,这些遮蔽内容有何话语意义。
通过对收集语料的渐次分析,简述分析结果如下:首先,免疫动员话语存在对疫苗效用的部分夸大。收集的语料在叙述疫苗的效用时,大多数采用了全称命题式的表述,即将疫苗接种的意义和免疫动员、免疫保护的因果对等化,较高频次使用“提供保护”、“避免”(疾病暴发)、“消灭”(传染病)等词。同时,在疫苗效果叙述中,较高频次使用“最有效” “最优先” “最伟大”等词(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解答疫苗接种有关问题》,2018年7月25日,访问网址:http://www.chinacdc.cn/jkzt/ymyjz/ymlbgd/201807/t20180725_189214.html。。而结构性遮蔽分析则没有发现在疫苗效果叙述文本中出现关于疫苗保护功能争议、疫苗有效保护期(16)根据临床免疫学常识,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保护期”不同,大多数不能导致终生免疫。卡介苗的保护期曾被认为长达20年,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期在病毒不变异的情况下也不超过2年。、单次接种后未产生抗体等情况的叙述(17)根据临床免疫学常识,因为某些因素影响,单次疫苗接种后可能未产生抗体。其解决方案是短期内多次接种,以确保接种效果。此处结构性分析发现对这三种常识性问题的选择性“遮蔽”,说明了免疫动员话语对疫苗功用的话语特点。。总之,分析可以发现公共服务机构认为疫苗功用和免疫接种效果是肯定的、没有疑问的。
其次,对接种决定者顺应性的建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者是儿童,其接种决定者一般为儿童监护人。在收集语料中,接种决定者的主体性建构是模糊的,或者说被故意回避。在大量文本叙述中,接种决定者的能动是依照“接种机构”要求做好接种准备,而不需要了解疫苗的功用、保护期、保护原理和接种反应。在非免疫规划疫苗选择中,大量文本的叙述都指向这些疫苗的保护功用,很多文本没有明示接种决定者的选择权利。在接种反应方面,本次收集语料多叙述接种后的轻型反应,如低热、红肿、结节等,明确表示接种决定者不需要对此进行处理。最严重的接种反应表述为“发热”,仅要求接种决定者“请医生处理”。
最后,对部分疫苗缺陷事实的遮蔽。在免疫动员疫苗话语文本收集的语料中,可见较高频次的对既有疫苗缺陷事实的遮蔽。比如在介绍卡介苗时,只强调其“主要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1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卡介苗》,2012年11月16日,访问网址:http://www.chinacdc.cn/jkzt/ymyjz/ymlbgd/201211/t20121116_71965.html。,而不讨论其对成年人肺结核暴露保护作用的争议(19)世界卫生组织曾于2004年发布疫苗立场文件,认为卡介苗“接种不能影响TB(结核病)的发病率”。但在2018年的最新立场文件中除继续推荐新生儿接种单剂次疫苗外,重新推荐“在TB发病率高和/或麻风病负担高的国家或地区接种BCG(卡介苗)”。这一变化源自菌种、免疫效果评价实验等新进展。但卡介苗新菌株仍未被批准普遍使用。。在介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没有介绍其Sabin株接种后在肠道中“返祖”成为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病毒,或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低概率的“急性迟缓性麻痹”,并可能遗留终生后遗症(20)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 (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72页。的事实。介绍麻疹疫苗时,略去了接种后6~12日的皮疹反应。这些遮蔽在收集语料中比较常见。
总之,公共服务机构流向公民的免疫动员话语的特征包括:(1)主要塑造疫苗良好效果的形象,但疫苗的某些缺陷内容被传播时,免疫动员话语可能会被公民集体抵制或反对;(2)对接种决定人身份的约束性建构,忽略接种决定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权利;(3)对传染病危害程度的夸大,虽然彰显了疫苗效果,但无助于消除“疫苗犹豫”;(4)将疫苗作为整体而不是按照单个疫苗进行效果宣传,若某一疫苗质量或保护效果出现问题,则“短板效应”无法避免,影响公众对疫苗的整体信任。
(二)“行政-公民”的说服话语
在行政流向公民的免疫说服话语方面,选择官方媒体说服公民重建对疫苗的信心、接受接种的文本为样本。语料收集自《人民日报》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5日有关疫苗的报道文本,筛选疫苗安全事件后发表的疫苗宣传文稿为语料样本。经过初步筛选,共收集研究期内涉及疫苗问题文本57篇,其中符合筛选要求的样本文本有19篇。这19篇新闻文本,分别发表于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之后,2010年全国麻疹强化免疫行动时,2014年“乙肝疫苗事件”时(21)此次乙肝疫苗事件中的病例,最终被证实与疫苗质量没有必然关联。,2015年全国转用脊灰灭活疫苗时,2016年山东违法经营疫苗案后,2018年长生生物等机构疫苗质量事件后。对这19篇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采用与上文免疫动员话语相同的分析方法。
话语分析结果发现,言语主体多见政府官员、疫苗免疫专家、医学专家等。尽管为官方媒体宣传方式,文本中也出现描述民众对免疫动员工作、疫苗质量等问题忧虑、担心的语词。例如“疫苗恐慌”出现在报道大字标题中(22)王君平:《疫苗恐慌代价大》,《人民日报》2014年1月9日。,“是否靠谱” “管不管用” “该不该打”等出现在报道小标题中(23)白剑锋,李红梅:《专家五解疫苗之疑》,《人民日报》2016年4月1日。,“信任危机”出现在文稿导语中(24)富子梅:《疫苗可以放心打》,《人民日报》2010年4月15日。。这些语料的出现实际上是说服话语批判的“靶标”,但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行政对公民的“疫苗犹豫”有清晰认知。
通过语料分析和结构性遮蔽分析发现,行政-公民话语主要的“意义” “立场” “关系”等结果与遮蔽分析结果,均类同于公共服务机构-公民流向的免疫动员话语分析结果。这一现象提示,行政-公民话语大量转用了公共服务机构话语。
三、话语分析二:公民话语
本节对公民发起并流向公共服务机构的话语进行分析。这部分的话语分析采用经典语料分析和社会学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种复合方法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采用质性研究设计,其资料收集主要采用语料采集方法,最终的分析方法以话语分析为路径。这种方法常被作为质性研究方法对话语研究的一种“校正”,被露丝·沃达克(Ruth Wodak)称为“话语历史分析”(25)露丝·沃达克:《话语、政治、日常生活》,黄敏、田海龙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50-57页。。
(一)公民话语的观察与归纳
公民话语的语料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对3个较高活跃度的网络育儿论坛、2个育儿网络讨论群组进行参与观察,并遴选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获得资料;(2)作者在日常儿保、免疫接种现场通过参与、观察获得资料;(3)通过互联网问答社区收集疫苗相关问题讨论资料。笔者继而对这些语料中的“意义” “身份” “立场” “关系”进行分析,并辅以质性研究的归纳方法,对接种决定人及其“疫苗犹豫”现象进行深描。话语分析发现:
首先,接种决定人对现有疫苗质量存在明显的疑虑。语料中较多表述将接种决定人自身描绘为生物技术的“小白”,但同时是具备对现象和问题独立思考、独立抉择能力的行动者。常用词包括“担忧” “担心” “害怕” “犹豫”等,对现有免疫规划的疫苗质量表达忧虑。尤其是在相关疫苗质量事件发生后,较多意见表达了对疫苗质量的关切,对未来疫苗安全亦多表达“忧虑”。
其次,接种决定人对免疫动员话语存在犹疑。收集语料较多指出了防疫机构免疫动员话语的问题,比如忽略严重的接种反应,不说明某些接种的副作用,忽略某些疫苗效果争议问题等。亦有意见指责防疫机构为成本考虑而增加接种风险。比如在免疫规划中,仍需接种一次口服脊灰疫苗,这一方案被指为节约成本而增加接种风险。
最后,接种决定人对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有疑虑。收集语料中较多关于规划免疫“意义”的讨论,多有意见质疑疾病零发病后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讨论焦点在于,很多疾病已经“临界消失”,如脊髓灰质炎。较多语料提及“群体免疫”,认为只要具有免疫力的人达到一定比率,则其他人也会受到保护而不再需要接种疫苗。亦有语料分析认为,活体疫苗存在较大致病或副作用的风险,对活体疫苗(如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的保护作用持观望态度。
而质性分析的归纳可以对“疫苗犹豫”人群进行深描。存在“疫苗犹豫”的接种决定人群体,以有一定医学或免疫知识,对公共卫生或医疗卫生工作有一定认识,且对疫苗安全问题、接种反应问题有一定了解的儿童父母为主。这一群体对疫苗存在一定选择性犹豫,但大多数最终会选择接种疫苗,同时对进口疫苗存在过度的信任或盲从。
首先,“疫苗犹豫”人群对接种反应的认识方面,大多数人认为接种反应比疾控中心和疫苗说明书描述的更为严重。
“我们(孩子)就是不停地发烧,烧了3天,而且还起皮疹。医生说打疫苗10多天了,发烧和麻疹疫苗没关系。后来是主任来查房,才说与打疫苗有关系……当时感觉很绝望……以后能不打的疫苗就不打了。”(Rlx,参与观察)
“孩子(打完)百白破每次都发烧、呕吐,每次都折腾10来天。论坛里说还有发烧抽搐的。但这个疫苗还不能不打,不打就不让上学。”(Ljf,语料收集)
其次,“疫苗犹豫”人群认为疾控中心夸大了疫苗效果。一方面,是传统疫苗的有效性问题。较多人知晓关于卡介苗效果的争论。另一方面,是群体免疫带来的发病率降低甚至消灭,这时相应的意见多倾向于个体已经不需要疫苗来建构免疫保护。
“自宝宝上小学以后,我和别的家长聊天才知道,卡介苗对肺结核效果不好。我有点崩溃……当时宝宝接种完了还去结核所检查,量那个疤看是不是合格……”(Cuijr,网络访谈)
“我查过资料,麻疹、白喉这些都很少了,百日咳也少。好像现在并不需要疫苗去保护……这几个疫苗反应大,那我以后是不是可以选择不再打了……”(Haoyueer,语料收集)
“宣布东亚消灭小儿麻痹了,那这个针(脊灰疫苗)就可以免了吧……”(Ljf,参与观察)
再次,接种反应处理滞后成为“疫苗犹豫”的重要原因。较多意见聚焦接种反应的认定过程,认为缺乏规范的接种反应报告、鉴别、治疗支持和补偿制度。很多意见反映,有明显且较严重的接种反应没有获得认定或补偿。
“我去卫生院说,他们说不知道算不算(接种反应),又去卫生防疫站,还是没人管……后来交了一堆复印的病历,儿科医生开了证明,结果卫生防疫站还是说认定不了……说是不能排除我们自己的病!”(Zhuchen,网络深访)
“我女儿也是打完麻疹疫苗后,第二天就发高烧……打电话问卫生防疫站,说先走程序,一步步来,还说不一定是麻疹引起的……小孩因为这次疫苗,受这么大的罪,无语……”(Liangankang,语料收集)
最后,对进口疫苗的“神化”。质性资料和参与观察的结果发现,接种决定人多认为进口疫苗质量安全,接种反应小、危险小。在很多意见中,可见将进口疫苗与“接种反应”对冲或替代,认为进口疫苗可以解决接种反应问题。文本归纳发现,部分接种决定人有将进口疫苗“神化”倾向。
“巴斯德(进口疫苗商标)的种一次就是好几种,宝宝一年可以少打好几针……”(Hj,网络深访)
“宝宝那时候用百白破,国产的有细胞,反应非常大。我打进口的百白破,反应轻好多,而且不用打那么多针,这钱花得值。”(Doujia,语料收集)
“还是觉得进口的疫苗有保障,好多妈妈也说进口的疫苗反应轻……”(Tonglemm,参与观察)
“肺炎疫苗(美国进口产品)大家都说这个好,都要抢着打,很多医院没货……我觉得即使打了肺炎疫苗也看不出啥,反正宝宝没得过肺炎……”(Houmm,语料收集)
(二)“疫苗话语”的问题思辨及“疫苗犹豫”困境
经过对以上三个流向、两个种类话语的分析,分别得出了“疫苗话语”的特点及其意义建构的类型、范式等结果。以这些结果为基础,可以结合我国生物治理下社会免疫动员的现状、困难及发展要求,对生物治理视域下的“疫苗话语”进行总结。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生物治理语境下的“疫苗话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特征:
首先,免疫动员话语的缺陷影响免疫动员质量:(1)免疫动员话语、免疫说服话语存在的部分缺陷,提示生物治理中免疫动员相关交往、协商处于低效率状态;(2)在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免疫动员话语因其在意义、主体、沟通和事实陈说等方面的缺陷,刺激了公民“疫苗犹豫”现象的发生。
其次,公民话语部分表现为“疫苗犹豫”。关于公众对疫苗预防接种的信任和疑虑问题,西方工业化国家主要表现为“反疫苗”思潮,其主要行动案例包括20世纪70年代针对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的多年杯葛行动(26)Offit,Paul A,Deadly Choices: How the Anti-vaccine Movement Threatens Us All,New York:Perseus Books Group,2010,pp.24-29.,20世纪90年代针对麻腮风疫苗导致“孤独症”问题(27)麻腮风疫苗导致“孤独症”的研究结论已被证伪,研究论文被撤销。现临床免疫学界共识认为二者不存在关联。的行动等。
我国生物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疫苗犹豫主要指“在疫苗服务可及的情况下对接种疫苗产生延迟或拒绝疫苗接种而导致免疫规划失败”(28)魏征:《疫苗犹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9年第5期。。对疫苗犹豫问题,有较多实证调查类的研究可以证实。来自媒体的调查数据显示(调查样本13万人),有40.7%的家长对疫苗不信任或比较不信任(29)《中国人疫苗态度调查报告》,腾讯新闻,2016年3月31日,访问网址: https://news.qq.com/cross/20160331/VnD174U1.html。。2016年一个11个省区抽样电话调查发现,接种犹豫比例最高的乡村地区,疫苗总体接种犹豫比例为34.11%(30)余文周,吉赛赛,刘静:《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影响的连续性监测分析》,《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年第6期。。在特定疫苗犹豫方面,一个在石家庄进行的调查发现,有22.84%的家长对口服脊灰疫苗有“犹豫”,犹豫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其安全性(65.06%)(31)孙丽,郭敬云,李静:《接种医生与家长对二价脊灰疫苗的知信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医学动物防制》2018年第8期。。在云南、四川4个地市进行的问卷分析显示,家长对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总犹豫比例为33.8%(32)唐智敏,余文周,刘燕敏:《儿童父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犹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年第4期。。
根据文献和本文公民话语的分析结果,疫苗犹豫的主要促进因素包括:(1)对疫苗质量的担忧,尤其是连续发生的疫苗质量事件的影响;(2)对疫苗接种反应的忧虑;(3)对接种反应鉴定、上报、治疗、补偿等工作滞后产生的忧虑和意见;(4)对群体免疫形势的乐观,进而认为社会免疫保护已经实现。
虽然我国近年来疫苗接种率表观向好,但“疫苗犹豫”的影响不容忽视。综合本文话语分析结果,“疫苗犹豫”问题若不能得到遏制,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1)社会个体的疫苗不接种行动;(2)精英群体的不接种选择向其他阶层依势能传播、“流动”;(3)由对某个疫苗的犹豫、不接种扩大到对全部免疫规划疫苗的犹豫,由对免疫规划疫苗的犹豫扩大到对紧急免疫动员的新传染疾病疫苗的犹豫;(4)对社会免疫动员的质量造成负向影响;(5)个体的犹豫选择最终可能集合为群体性、社会性的反疫苗思潮或行动。
最后,“疫苗话语”问题影响生物治理秩序达成。依照本文的分析,要实现对传染病的有效免疫保护,在非自然性免疫的生物治理语境下,“疫苗免疫动员话语”、 “社会免疫动员效果”和“生物治理秩序形成”三者之间存在递进性的多层因果关系。任何一个层面出现问题,都会刺激“疫苗犹豫”的生长,妨碍生物治理秩序的达成。
以免疫规划动员的视角分析:生物治理视域下的免疫动员工作是保护少数群体、疾病易感群体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社会群体免疫、达成针对传染病免疫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中,免疫动员话语承担重要责任,如若这个节点出现问题,则国家免疫规划的群体免疫保护不能达成。
再以紧急免疫动员的视角分析:紧急免疫面临的外部环境包括对新传染病的恐慌、传染病快速传播对社会的破坏性影响等。而疫苗本身研发时间短、使用经验少,甚至可能因为疫情严峻而不经过大面积临床试验而紧急使用(33)新冠肺炎流行应对中已出现此类问题。俄罗斯已于2020年8月宣布其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使用阶段。但这个“全球第一”的疫苗未经规范的第三期临床测试。。以疫苗话语积淀的“疫苗犹豫”,可能对紧急免疫动员的参与、接种率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出现较大规模的反疫苗行动或“疫苗犹豫”行为,则生物治理的紧急免疫保护不能达成。
四、对策:社会免疫动员话语的改进
在“疫苗话语”的两个类属和三个流向中,免疫动员话语较为关键。这一话语不仅被行政话语主动嵌入,且影响着接种决定者的行为模式。要构建社会免疫充分动员的生物治理秩序,免疫动员话语的调整和改进势在必行。
(一)治理交往中的价值“分享”与策略
要为免疫动员话语寻找一条适应社会免疫动员需要的话语改进之路,出发点和理论框架必须回到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交往、影响、说服等实用情境中来。人与人、组织与人的交往存在多种理论范式,如霍夫兰的说服理论、拉扎斯费尔德的“影响流-意见领袖”理论、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奥斯汀的“以言行事”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等。本文认为,免疫动员话语对普通接种决定人的说服,还是应该回到被划为“公众关系”(34)一般这一学科被命名为“公共关系”,但学科内范式均指其按照基本认知、理念、理论流派等,应为“公众关系”。的理论范式下。为达到组织和人、人群的有效影响、沟通,公众关系典型理论如格鲁尼格“卓越行动理论”认为,应通过双向均衡沟通创造理想的组织-人关系。但双向均衡沟通多被批评为“应然蓝图”而非实然策略(35)胡百精:《双向均衡沟通的想象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卓越公关理论的发展与批判》,《现代传播》2019年第2期。。所以,本文引用中国公共关系学界具有相对共识的“公关-对话范式”,把人置于问题的中心并成为尺度,以对话为方法,“于事实层面促进利益互惠,于价值层面分享意义”,价值分享“最高目标是信念认同及其结晶化, 即创造共同体精神并将之凝结为‘无需争议’的意义世界”(36)胡百精:《公共关系的“元理由”与对话范式》,《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所以,通过话语实现的最基本的治理沟通、协商与合作,应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寻求各方的“利益互惠”,进而寻求价值共享的精神“结晶”,达成“无需争议”的结果。
关于免疫动员的价值共享“结晶”过程与结果,需要厘清关于动员目标的“群体免疫”概念和疫苗基本伦理内涵两个问题。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一般指通过免疫接种实现的间接免疫保护方式,达成群体免疫的基本要件是接种覆盖率,比如麻疹的群体免疫一般需要免疫接种率达到90%~95%,脊髓灰质炎的群体免疫需要免疫接种率达到80%~85%(37)Alberto Giubilini,The Ethics of Vaccination,Palgravel (Open Acess),2019.。群体免疫是社会免疫动员的起点和目标,也是保护体质异常者、过敏者或接种禁忌者的最佳方案(38)这里讨论的群体免疫为“主动群体免疫”,即由社会免疫动员实现群体免疫。而由疾病流行、个体患病后产生免疫记忆导致的被动群体免疫因与本文主题无关,暂不讨论。。
国内医学社会学关于“疫苗犹豫”的研究,多在公共性选择和道德责任的立场上寻求解决。而实践伦理学家阿尔贝托·朱比林尼(Alberto Giubilini)将问题在责任层面进行讨论,即在个人、集体、机构三者利益冲突的层面上提出问题和寻求伦理出路。朱比林尼将问题引向功利考量,疫苗接种的副作用和对私权利的影响,被作为积极义务的对社会群体免疫的贡献覆盖。所以,接种疫苗被视为一种对社会或他人的“简单救济责任”(Duty of Easy Rescue)(39)Alberto Giubilini,The Ethics of Vaccination,Palgravel (Open Acess),2019.。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能进行完整的理论梳理,只是特别强调作为“简单救济责任”的接种疫苗的积极义务,可以作为免疫动员“对话”说服范式的价值皈依。具体而言,接种疫苗的风险需要被明确、具体、详致地说明。这种说明最终导向的价值考量在于,接种决定人不应该仅就私性获利对接种选择进行功利判断,而应对公共性义务的功利——比如对接种禁忌群体的保护,对他者的积极义务,对社会群体免疫达成等维度进行考量。这种考量最终覆盖个体私性利益的轻微或较低损害,进而结晶成为伦理共同体的“无需争议”的共同选择。
(二)积极伦理责任倡议与话语改进
基于以上论述,对以免疫动员话语为主的“疫苗话语”改进,本文提供的改进维度包括:(1)工作展示话语的改进,在做好疫苗各个环节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对疾控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展示和说明;(2)真实性叙述话语的改进,对疫苗质量、疫苗保护作用、疫苗接种后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疫苗接种后反应监测和治疗、疫苗保护作用的检测等方面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详细说明;(3)疫苗伦理环境的说明,如群体免疫的达成过程和方法,群体免疫的意义,疫苗接种困难群体的境况和期待,社会免疫动员的制度设计,公民生物行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价值,等等;(4)疫苗伦理责任结论的导出,这一结论需要在对话、协商的平等主体之间和充分尊重个体理性的对话条件下,由每个充分行动的接种决定人做出。
其中第(2)种改进维度关系整体免疫动员话语改进的成败,故对其改进路径进行说明:
首先,以真实叙述为核心原则。真实叙述是出于平等、真诚沟通的对话说服范式的要求。真实叙述包括的基本要求:一是技术叙述的真实,完整描述技术问题和现象。二是“转译”叙述的真实。在将专门的技术话语转为民众可见可闻的科普、通俗话语时,要保证技术话语向通俗话语真实转译。三是完整、全面、客观的叙述,尤其不能因为某些情况发生概率较低即对其“屏蔽”不予叙述。四是平等、尊重的叙述方式。对话说服要求尊重接受者的解读能动性,尊重、平等的叙述方式才能够实现解读意义上完整的真实。
其次,实用的话语改进路径。具体的话语改进路径,至少应该包括疫苗效用话语的改进、接种反应话语的改进、免疫保护效果话语的改进和接种反应自我监测话语的改进等。本文并非预防医学专业技术论述,故不再具体分述。
总之,免疫动员话语的改进,会决定“公关—对话”范式中免疫动员对话的效果和共同体价值结晶的实现。免疫动员话语的真实虽然会呈现更多的疫苗“问题”,但这种呈现最终会被免疫动员话语的价值传导——对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接种义务,对社会群体免疫的贡献,以及对个体积极义务所受损害的保护等积极价值——而覆盖。所以,对“问题”的说明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价值传导,是为了积极伦理责任的实现。
五、余思:“疫苗话语”与新传染病应对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4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19年11月5日,访问网址: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trs=1。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是社会治理、生物治理的重要命题。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威胁。其中,新传染病因为治疗方法、免疫动员方法均存在空白期或窗口期,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迅捷、安全、动态和充分信任的紧急免疫动员机制,是确保新传染病疫苗预防接种及时、顺利进行的保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是可资参考的最近案例。2009年初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我国即采取了及时、高效的应对举措。2009年5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毒株,3个月时间即根据流感疫苗研发程序开发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在高危群体中渐次接种。虽然这个疫苗没有实施全民接种,但在全民紧急免疫动员的意义上,这是一次成功的操演。从中可汲取经验,为建立相关紧急免疫动员体系提供借鉴。
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使用评价中,也可以发现紧急免疫动员的一些困难。浙江省报告疫苗接种后反应发生率为22.83/10万(189万接种样本),其中严重异常反应9例。(41)陈恩富,胡昱,绫罗亚,等:《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浙江预防医学》2010年第5期。有报告认为,疫苗全面接种3个月全国共报告死亡案例4例。(42)《中国报告4例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死亡病例》,中国日报网站,2019年12月2日,访问网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2009-12/02/content_9097313.htm。根据血清抗体监测结果,疫苗对学生群体样本的保护率达到80.9%(43)纪文艳,卢莉,吕敏,等:《中国首批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与保护效果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年第5期。,但疫苗提供的保护作用仅持续90天左右(44)陈艺韵,鲁恩洁,李铁刚,等:《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人群的血清抗体分析》,《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第4期。。
所以,紧急免疫动员中可能面临以下问题:(1)公众(接种人或接种决定人)对疫苗安全的疑虑和信心缺乏;(2)某些接种反应的不可知性;(3)疫苗免疫保护效果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保护时间短、保护率低以及需要多次接种等;(4)严重偶合反应(如接种后偶合死亡病例)对接种决定的打击和影响。
这里仅列出可预测的问题和困境。新传染病的不可知性,也导致新传染病流行后紧急免疫动员可能面临更多的困境和问题。只有做好目下免疫动员话语的改进和实施,方能在疫苗使用和决策中建立疫苗伦理抉择的积极义务范式,养成公民在紧急免疫动员中的惯性伦理选择。虽然说明疫苗真实情况可能会引起一些疑虑,接种决定人的抉择短期内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从长远看,以社会免疫动员、紧急免疫动员为主体的生物治理治域,会从免疫动员话语乃至整体“疫苗话语”的改进、完善中受益。所以,“疫苗话语”特别是免疫动员话语的改进工作,是生物治理视域下的急务和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