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名山神话仙话拾遗

2021-01-07史瑞玲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封禅汉武帝泰山

史瑞玲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一、神话拾遗

早期神话尤以山的神话居多,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山岳高耸,与天接近,神衹不仅住在山上,还会借助山的天梯而往返于天地之间。《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抱朴子·登涉》:“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事实正复如此,我们看《山海经·五藏山经》里面的大小山体,几乎各有自己的山神。尤其是作为天帝“下都”的昆仑山,更是“百神之所在”,一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而昆仑山,据研究正是今日的泰山。①何幼琦.《海经》新探[J].历史研究,1985(2):46-62.泰山是古代神话的渊薮,环绕泰山的济南广大山区,拥有悠久古老和丰富多彩的神话,则不难想见。

济南古城南郊的千佛山,古称历山或舜山。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十四《诺皋记上》记载说:“齐郡接历山,上有古铁锁,大如人臂,绕其峰再浃。相传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锁之,挽锁断,飞来于此矣。”按照这个神话所说,历山原来是一座海山,凡是海山,古人认为它们皆漂浮在海上而缺少根底,所以是容易飘动的。而历山尤其好动,于是海神就用铁锁链将历山拴住。没想到历山神竟然挣断枷锁,带着半截锁链逃来济南安家落户。由这个古老神话,可以想象古历山只是一座孤立的小山。曾有人考证古历山原本在济南古城南护城河的南岸,后因凿石取土,才逐渐被夷为平地。②孙进之.济南山水古迹考[Z].济南史志资料(第一辑),1999.这个观点或许能够成立。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位于千佛山东南方向的龙洞山,又名禹登山,自古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曾登临此山。至今仍然竖立在山中的北宋元符三年(1100)“顺应侯碑”,碑记中有如下几句文字,最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世言昔大禹尝登兹山,起蛰龙以理百川,至今民间犹谓之禹登山。”神龙助禹导水的神话,其来有自。《楚辞·天问》:“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渝济、漯而注诸海。”上古济、漯二水以及“九河”偏南的河流,都流经今济南一带,今济南一带是大禹治水的重点区域,禹登山的古老神话可谓是大禹治水在济南留下的“禹迹”。大禹前来禹登山,请龙洞中的蛰龙出山助其治理百川。这是禹登山神话的原貌,可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异,人们盛传当年大禹登临此山是为了制伏一条兴云作雨的恶龙。

禹登山的山涧泉池自古名之曰“龙潭”,如白龙潭、黄龙潭、黑龙潭。乾隆《历城县志》卷六《山水考一》:“有龙潭三,水不甚深,而大旱不竭,祷雨多应。”禹登山龙祠(寿圣院)也成为古代济南最负盛名的祷雨之地,乃至这里的龙神在宋金两朝先后被朝廷封为“顺应侯”“灵惠公”。有关禹登山求雨灵验的故事,北宋以降,史不绝书,此中固然可能有些属于偶遇巧合之事,有些属于夸张增饰之词,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应该归于封建迷信之列。不过,从神话学和民间文学的角度来看,却是重要的文化史料,自有审视和研究的价值。

《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尔。”作为泰山支脉的济南众山,颇多有关求雨的神话故事,从中不难发现古代祈雨巫术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如位于济南古城西南郊、玉函山西北方向的奎山,崇祯《历城县志》卷二:“(奎山)上有神祠。《三齐记》云,奎山公神似猪,头戴珠冠。殷周之间,道士隐焉。野火四发,道士祈天即雨。今人遇旱,烧山祷雨,多应。”古代祷雨之山,其山神一般为龙神,龙神栖身于山中泉池深潭,所谓“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倘若祷雨不应,人们往往搅动潭水,或者投石于潭水,激怒龙神兴云布雨,这一古老的祈雨方式,历史上在禹登山就曾使用过。可是祈雨奎山却有异于此。从上引《三齐记》的记载,奎山神长相似猪,头戴珠冠。祈雨的方式是烧山,山神自救,只好下雨灭火。这一神话的产生,可能缘于上古巫师祈雨的独特法术。《国语·鲁语下》载孔子语:“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魉。”韦昭注:“木石,谓山也。木石之怪,即山精也。”《庄子·达生》:“山有夔。”薛综《东京赋》注:夔,“见则其邑大旱”。我们推测奎山原应写作“夔山”,因是旱怪(神)所居之山,所以要烧山求雨。《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一种叫作“逐魃”的求雨巫术,演变到近世,便是山东民间的“打旱魃”习俗。奎山求雨,也是“逐旱魃”古俗的孑遗。

类似的烧山求雨的神话,还见载于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十四《诺皋记上》:“太原郡东有崖山,天旱,土人常烧此山以求雨。俗传崖山神娶河伯女,故河伯见火,必降雨救之。今山上多生水草。”这里所谓的太原郡,指的是南北朝时的东太原郡,郡治在山茌县,即今长清张夏镇。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黄河在今齐河、茌平之间流过,距离崖山不远。由于崖山神娶黄河神河伯之女为妻,所以每当大旱之年,当地民众就放火烧山,河伯为救女儿,势必要降雨灭火。崖山神话无疑也是古老的巫觋文化一种遗存。

今济南历城锦云川与长清搭界诸山,在古代笼统称为方山。《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十《物异》:“镜石,济南郡有方山,相传有奂生得仙于此。山南有明镜崖,石方三丈,魑魅形伏,了了然在镜中。南燕时,镜上遂使漆焉。俗言山神恶其照物,故漆之。”方山神不愿意镜石映照魑魅魍魉等山精山怪的形状和行踪,于是有人就用油漆将镜石覆盖。这个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禁忌巫术。

一是明确监管主体。有些简单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在效力层次方面不高,不能规范商业预付卡市场,因此立法要明确规定预付卡的部门职责与监管主体,以免出现监管无序和缺位的情况[3]。如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商部门分别为主要监管主体与辅助监管主体,前者负责商业预付卡的违法处罚、审查发行等,后者负责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预付卡合同范本的出台等。

在济南有关山的神话中,还不乏高媒生殖崇拜的内容。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之十九“齐州章丘县”条:“龙盘山,在县南二十八里。晏谟《齐记》云:‘殷末周初,有神龙潜于此山,遂以为名。'两县中分,南属全节,北属章丘。上有神迹祠,《皇览》云是姜嫄所履处。伏琛《齐记》‘宋济南太守萧承之立祠于山上',承之妻亦学履产齐帝也。”晏谟、伏琛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山东的著名学者,二人各自所撰著的《齐记》(或名《三齐记》)是山东最早的两部地方志,其中有关龙盘山神话传说的文字,应该其来有自。《史记·周本纪》记载,“姜原(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遂生周人始祖弃(后稷)。周族起源的感生神话,之所以附会于章丘龙盘山,大概与姜姓族人聚居于章丘附近有关。章丘东南、淄川西北,古有逄陵故城。逄,姜姓。章丘西北的济阳有西周前期逄国君主及贵族墓群。姜嫄作为周族的始祖母,同时也是周人奉祀主管婚媾与求子的高媒神。龙盘山神迹祠,其实就是祠祀姜嫄的高媒庙。萧承之所立之祠,与神迹祠一脉相承,属于重建或重修,都是祠祀高媒神的。

《太平寰宇记》卷之十九“齐州章丘县”条:“鸡山,在县西十里。按晏谟《齐记》云:‘卫国县西有鸡山,人云昔有神鸡,晨鸣于此,有人候之,获一石,洁白如玉,因以为名'。”道光《章丘县志》卷三《山水考》:“鸡山,在县治西南五十里。相传古有锦鸡鸣其上,罗者得之,乃一石子,洁白如玉,因名。山阴里许,石峰壁立,有起凤楼凤凰窝,石逢雨辄露鸡形。有双水泉,亦为关卢之源。”由鸡山神话不免使人联想到秦人的“陈宝”神话。《史记·秦本纪》,秦文公十九年,“得陈宝”。《汉书·郊祀志》详载其事曰:“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来,若雄雉,其声殷殷云,野鸡夜鸣,以一牢祠之,号曰陈宝。”嬴姓秦人起源于东夷,今莱芜嬴汶河畔的嬴故城遗址即嬴秦发迹处。我们推测,济南鸡山神话与陕西宝鸡的“陈宝”神话,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渊源,具有共同的神话主题,即东夷鸟图腾崇拜和灵石崇拜。

灵石崇拜,据研究,起源于上古的高媒之祀,也就是祈子之祀。祭祀高媒之神的象征或凭依,便是高禖石,所谓“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高禖之祀这一礼俗在古代民间便以祈子石(生殖石)的形式存在,至于各地方志屡屡见于记载的所谓“望夫石”“望子石”、贞女石,其实都属于民间祈子石(生殖石)崇拜的遗存。①孙作云.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A].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章丘鸡山神话就是遗存在民间的典型祈子石崇拜的体现。

上古灵石崇拜在后世还衍生出一种“石敢当”的民俗信仰。“石敢当”作为镇物,具有魇伏凶煞、驱避百鬼、祓除不祥的神力。这种信仰可以追溯到到汉代《急就篇》,唐大历间福建莆田镇石也题有“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之辞。到了近古,“石敢当”逐渐演变为“泰山石敢当”。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六:“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太山石敢当'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北人谓医士为大夫,因又名之曰‘石大夫'。”“石大夫”的民俗信仰,最初发生于章丘东境的东陵山。万历《章丘县志》:“东陵山下大石高丈余,有神异,不时化为人,行医章丘邑中。”又记嘉靖年间章丘知县刘凤池发迹前奇遇石大夫、谒选章丘知县之后立石大夫庙于东陵山下的传奇故事,并称庙祀灵验,“邑人有沉疾,多往祈祷,辄托之梦寐为人医,无不立愈”。

二、仙话拾遗

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发展,仙话化似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山海经》中原来就不乏仙话的雏形,诸如“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而不死树和不死药一般都在山上,那里“百药爰在”,是群巫上下的采药之所。故此,山就成为仙话的主要场域。

“仙”字,古时写作“仚”,《说文》:“仚,人在山上,从人从山。”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疑此为僊之或体,后人乱之。《声类》‘仙,俗僊字'。《广韵》‘仚,轻举貌'。《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遷)也,迁(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到了战国,齐人邹衍(墓在济南章丘)开创阴阳五行学派,“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方仙道因之兴起。方士们声称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到了秦汉时期,秦皇汉武等帝王对于长生的执着迷信和追求,遂使方仙说风靡于天下。

如前所述,泰山古称昆仑山,是众神所居的第一神山。按照邹衍阴阳五行学说,东方属春主生,泰山位居东方,乃“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之所,既是帝王的封禅之山,也是大陆上的第一仙山。汉太山镜铭有文曰:“上太山,见神人,食玉英,见澧泉,驾交龙,乘浮云,白虎引兮直上天。受长命,寿万年。”因此,秦皇汉武封禅泰山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冀遇神仙,以求长生不老。《史记·李斯列传》记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假托秦始皇赐书于公子扶苏说:“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所言“名山”当然包含泰山在内。汉武帝封禅泰山,求仙的动机更是明显。《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记载齐地大方士几乎众口一词鼓动汉武帝效法黄帝封禅,以求长生不老,公孙卿说:“上封则能仙登天矣。”李少君说:“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丁公说:“封禅者,古不死之名也。”天下方士追随秦皇汉武封禅的脚步,麇集于泰山脚下,从而使环绕泰山的济南群山,也留下了不少离奇瑰丽的仙话。

乾隆《历城县志》卷六《山水考一》云:“长城岭又东北而北分者为瓦子岭,又北为齐城山,或曰上有城,因名。”又引崇祯《历城县志》:“瓦子岭,在齐城峪南,遍山皆瓦砾,相传为秦皇行在,登岱之径。”从志书所记齐城山、齐城峪以及相传为秦始皇行在的瓦子岭来看,今泰山北麓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北门口的瓦子岭及以西的青阳台、以北的冻冻台一带,秦皇汉武封禅泰山时曾步履至此,似乎可以肯定。

20世纪90年代末,因开发药乡旅游观光景区,大量秦汉建筑物件暴露出土,这片遗址才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1999年,经山东大学历史考古学者的调查,该遗址总面积约有一万平方米,属于秦汉时期的大型祭祀遗址群。这片以青阳台为中心的遗址群共发现相邻的遗址7处,其中6处较为集中,范围大小不一,遗址及周围的断壁上随处可见秦汉时代的建筑构件和遗迹,如砖瓦(包括大型的铺地方砖、大板瓦、云纹瓦当)和陶器碎片以及柱子洞、灰坑等遗迹。青阳台遗址与泰山相近,站在遗址中心面积最大的一处向南顺山口望去,泰山极顶尽收眼帘,可以初步确定这些遗址与秦汉封禅泰山有密切的关系。①大型祭祀遗址群惊现药乡[N].济南时报,2004-11-05.

玉函山是泰山之北、济南城南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之卷十六记载:“齐郡函山有鸟,足青、嘴赤、黄素翼、绛额,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常令鸟守之。”按,《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发源于泰山北麓的玉符河,古称玉水,我们因此怀疑西王母所居的玉山,就在玉水流域。《西山经》玉山列在昆仑之丘、乐游之山、嬴母之山之后,距昆仑山不算远。上古神话中的昆仑山即今泰山,则玉山可能就是古玉符山。考《水经注·济水》,济水“导源太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水亦谓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流,经玉符山,又曰玉水”。此玉符山应当位于今历城与长清之间,属于玉符河(玉水)与北大沙河(古称中川水)的分流山。今灵岩寺北侧的玉符山,不在玉符河流域,显然不是古玉符山。崇祯《历城县志》卷二《封域·山川》:“黄山,城西南六十里。棨戟排连,周如城郭,延亘四十余里,为西南藩篱。”清人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认定黄山即古玉符山,是有道理的。

原始神话中的西王母是主管厉鬼和五刑残杀之气的凶猛的半人半兽的神,到了战国时期成书的《穆天子传》中,就已变成一位美丽的王后了。到了秦汉时期,因传说西王母拥有“不死之药”(《淮南子·览冥训》),从而被神仙化,变成一位“生不知死,与天相保”的“仙女之宗”,在汉魏南北朝成书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博物志》等典籍中,她是曾与汉武帝相会的神仙领袖。

在秦汉流传的西王母传说中,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和侍者。郭璞《山海经图赞》:“青鸟……往来昆仑,王母是隶。”玉函山上为西王母守护仙药玉函的仙鸟,就来自西王母传说的青鸟。至于玉函山仙话隐含的文化学意义,徐北文先生曾指出:“汉武帝与西王母交往的传说,故小说《汉武故事》等均多著录。但联系到济南人公玊带的泰山《明堂图》中的昆仑楼,及济南地方的王母玉函的传说,以及济南南郊会仙山(今南马鞍山)上的王母庙(已废),应是济南一带古神话体系:泰山即昆仑山的原始信仰在汉代的遗存,这对研究居民的原始宗教及文化史有重要意义。”①徐北文.济南史话[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8:87-88.正因为玉函山原本是方仙道教的仙山,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后世也是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一个重镇。乾隆《历城县志》卷六《山水考一》引旧志:“玉函山上有碧霞殿,路有十八盘。三十年前香火云集,埓于岱庙,岁余乃已。”

玉函山的南侧,有南仙岭、北仙岭组成的二仙山,古名仙台山,明人刘敕《历乘》卷三:“仙台山,城南四十五里,相传汉武帝于此望祀蓬莱。”济南南境与泰安交界的长城岭,因为是南北分水岭,所以又名“分流山”。《酉阳杂俎》前集之卷十八:“汉帝杏,济南郡之东南有分流山,山上多杏,大如梨,色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在汉魏时期成书的《汉武故事》中,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索要不死之药而不得,只得到了几枚仙桃,汉武帝食桃之肉而留桃之核,称“此桃美,欲种之”,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桃为仙品,原因在于“寿”字古音同“桃”。汉帝杏的得名,也应该有汉帝食仙桃类似的仙话,惜乎没有留传下来。其实,杏,一如桃、枣、李,在古代仙话中,也是仙品。早在秦代,秦始皇诏令各地贡献的仙药中,就有杏子,湖南里耶秦简中有“琅邪献昆陯五杏药”的记载。②千年简牍透露秦始皇“求仙问药”之谜[N].文汇报,2017-12-24.《太平御览》卷九六八《果部五》摘引古籍多条“杏”的资料,不少与方仙方术有关,如:《典术》:“杏木者,东方岁星之精”;《南岳夫人传》:“仙人有三玄紫杏”;《西京杂记》:“上林有文杏、蓬莱杏”;任昉《述异记》:“杏园洲,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汉武帝封禅期间曾品尝过分流山上的大黄杏,以为仙果,大为称赏,于是后世就有了这一颇具仙话特色的传说。

汉武帝首次封禅,时在元封元年(前110)四月。在泰山之巅举行封天之礼之后,又在“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举行了禅地之礼。肃然山,在莱芜县城西北六十里王许保,其北有山碑云“古俗岩山”,顾炎武《山东考古录》、民国《莱芜县志》卷二《地理志》称“今土人仍呼此山为俗岩”。从肃然山回来,汉武帝入住泰山东北山坳中的明堂(故址在今大津口明滩村)接受诸侯百官朝贺。这时,济南方士公玊带前来进献《黄帝明堂图》,武帝于是下令在泰山东南的汶水北岸、汉代奉高县治西南,按照此图设计,兴建新明堂。公玊带所献之伪托黄帝所作的《明堂图》,按照《史记·封禅书》的描述,“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就寓有求仙的意蕴在其中,因为当时方士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仙话中的西王母也是从西南入殿会见汉武帝的。

汉武帝从元封元年至死前两年的22年间,8次到泰山,7次封禅或修封,7次行明堂礼,祭祀布政,泰山成为推行大一统皇权政治和神秘主义造神求仙运动的最高也是最大的平台。莱芜位于泰山东侧,与奉高县城和汉明堂近在咫尺,其每次驻跸奉高和明堂,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方士麇集于此。另外,从太初三年开始,武帝每次来泰山,几乎都要“加禅祠石闾。石闾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闾也,故上亲禅焉”(《汉书·郊祀志下》)。石闾,亦距莱芜不远。至于汉武帝由泰山东去胶东海滨,莱芜又是必经之地。职此之故,莱芜一带方仙文化尤为发达,流传有大量方仙传说,也就不足为怪了。仅见诸民国《莱芜县志》卷二《地理志》的求仙遗迹就有:新甫山,在莱芜县南三十里,形如屏。为莱芜与新泰之界山。见《诗经》。一名小泰山、莲花山,又名宫山,“汉武帝求仙建宫于此,得名”。有安期真人观,又名仙人堂。有迎仙宫,汉武帝命方士李少君求仙于宫山,建宫于此。“宫山夕照”,旧时为莱芜八景之一。顾炎武《肇域志·山东济南府》也记载说:“新甫山……秦始皇封禅泰山,东巡驻跸。汉武帝封禅于此,见仙人迹,建离宫于上以避暑,遂改名宫山。起仙台,立秋千柱,遗迹犹存。”仙人山,在县治南二十里凤凰山之南,相传安期生隐此修炼,上有安期观。又据乾隆《泰安府志》卷二五《艺文志》,这里旧有唐贞元八年(792年)侍御史韩翊所立《安期先生祠记》碑,记中追述安期生“饮食颂气,追何有曹,栖息乎自然”。仙人遗迹,在鹿家庄北黄崖下,旁有迎仙泉。黄山,俗名黄羊山,在县治东三十里,相传有黄姓人牧羊于此,后仙去。

前面所提新甫山仙人堂,位于山巅,原有唐宋元碑刻,证明其创建年代不晚于唐代,现今石砌庙墙犹存。仙人堂西侧有仙鹤冢,仙人堂东南山腰有相传安期生采药时栖身的仙人洞。新甫山下,旧时还有汉武旧游坊,用以纪念汉武访求安仙之事。新甫山北,又有凤凰山,山上有朝阳洞,据传为安仙炼丹处,故又名丹炉洞。凤凰山北麓的安仙庄,据传为安仙故居所在,至今仍流传诸多安仙的神话传说。

晋人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安期生者,琅邪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直数千万,出置阜乡亭而去,临行留言:‘复千岁来求我于蓬莱山下。'”秦始皇时已是“千岁公”的安期生,作为秦汉方士的老前辈,是不可能活到汉武帝时代的,然而李少君却向汉武帝奢谈妄语什么“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汉武内传》也有李少君“好道,入泰山采药,修绝谷全身之术,遇安期生”的记载。另一个大方士栾大对汉武帝说:“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安期生就是汉武帝要找的仙人。

莱芜碁山,在县东五十里,旧传仙人弈于此,碁局尚在。古人附会王质观棋烂柯的故事,故“碁山烂柯”,旧时为莱芜八景之一。

以上有关济南名山的神话和仙话,大多散见于中古时期(魏晋至唐宋)的稗官野史,去古未远,比较接近于原生态。其中,许多神话往往与古老的巫觋文化有关,至于仙话则主要是方仙文化的产物。它们的产生和流沛,自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土壤,给予其溯源式的研究和文化学阐释,皆可成为珍贵的文化资源,这对于彰显济南名山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封禅汉武帝泰山
汉武帝好推理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泰山之行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文心雕龙》与《文选》“封禅”文体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