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高校助推中学线上教学实证分析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2021-12-27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泰安市泰山中学

柯 棪

(泰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截至3月17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超过8.5亿大中小学生因疫情停课,人数约为全球学生总数的一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线上教学方式进行远程授课,线上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20年下半年至今,国内疫情率先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全球逐步进入疫情总体相对稳定与局部地区仍不断爆发的“后疫情时期”。在此情势下,线上教学方式应时而生。在开展线上教学方面,无论是硬件设备、技术开发,还是课程资源积累等方面,均比中学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为此,本文拟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对后疫情时期高校助推中学线上教学作一实证分析。

一、国内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全面展开

疫情期间,教育部先后于2020年1月27日、2月5日下发通知,明确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2020年2月,全国各地高校、中小学陆续开展了在线教学活动。据教育部统计,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学生与教职工在线复课达到将近3亿人,线上教学首次迎来全国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成为在线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①2020年春季中国学校在线复课效果评估[EB/OL].[2020-03-20].https://www.iimedia.Cn/C1020/70142.html.(见图1)。

图1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在线复课教职工和学生情况

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的线上教学行动全面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预定目标,充分检验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筑、使用以及与相关网络教学平台的合作情况,是“互联网+教育”改革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验,为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和网络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说,这次线上教学的受众面如此之大,又有如此之多的精品课程可以进入各地课堂实属首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用电脑、平板还是手机,全国各地广大师生迅速地接受了网络教学,按部就班地投入到教与学之中,使线上教学得到了空前的迅猛发展。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指出: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超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有序实施,是一次“史无前例、事无前例”的创举,对线上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①瞭望东方周刊.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专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EB/OL].[2020-08-0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t20200803_476456.html.

二、疫情时期泰安高校与中学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

(一)泰安高校全面扩展线上教学实践的概况与案例分析

1.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泰安高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

高校在开展线上教学方面具有三方面明显优势。首先,疫情之前,多数高校普遍具有开展线上教学的经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泰安高校在硬件设备、软件建设、人力资源积累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经验。其次,大学生已普遍适应网络生活方式,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也为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扎实的支撑。再次,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适应线上教学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新冠疫情蔓延后,驻泰高校相继于开学后,迅速启动线上教学,全面扩展,呈现出云端、多样化、便利化的特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通过超星泛雅、清华在线教育、人卫慕课等网上教学平台,授课老师们采用直播、录播、慕课等方式,将“教”与“学”从传统教室转移到了线上;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积极将学校教务处和超星、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教学平台对接,帮助教师顺利在平台建设课程或选用课程资源。各高校的广泛实践,形成了线上教学的生动案例并获得了丰富经验。

根据山东农业大学疫情时期的问卷调查统计,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全面推进线上教学,累计开设线上教学课程1264门,3158门次,平台顺畅授课率达97.77%;春季学期上线学习达2540409人次,学生到课率达到98.21%,学生群体对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及以上的占总人数的90.21%,顺利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标。②山东农业大学教学信息中心.山东农业大学第二季《线上教学简报》[Z].2020-06-23.(见图2、图3)

图2 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前14周“线上教学情况”统计

图3 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前14周“学生到课情况”统计

2.泰山学院开展线上教学问卷调查与动态分析

泰山学院自2020年2月24日开学以来,通过每天一统计、每周一汇总、半月一总结和不定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和系统总结,并相应进行动态调整,其主要表现为:

(1)大学生对线上教学普遍适应较快,学习主动性总体较好①泰山学院教务处.泰山学院网络教学记实(2月-3月合集)[Z].2020-04-09.

通过开学第1周的线上教学情况统计,大学生在适应线上教学方面非常迅速,学生主要通过电脑和手机开展网络教学,其中,使用手机的比例为65.81%,电脑比例为32.84%;93.27%的学生表示能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学习各门课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收获等有较大信心。根据2020年3月2日发放的覆盖全校各学院各年级各层次学生共15032份问卷调查,学生每日学习时长5-6小时的占比最高,达39.3%;学习在5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比超过50%;接近2/3的学生每天学习3门以上的课程(见图4)。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面对疫情能够坚持学习,保证相对稳定的学习时间投入,学习主动性总体较好。

图4 泰山学院学生每天在线学习时间统计(左),每天学习课程数量统计(右)

(2)教师创作热情高,线上教学总体效果显著

线上教学同时也激励了教师的教学和创作热情,多数教师能够通过直播、录播、线上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开展线上教学。据问卷调查统计,2020年春季学期初共计开出901门课程,3484门次线上课程开课,上线学生144148人次,主讲教师877人。88.67%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其中,56.41%的学生非常满意,32.26%满意,10.34%基本满意,不满意占比仅为0.99%),认为任课老师在授课前进行了教学平台、网络测试等教学准备工作,备课充分,合理利用了教学资源,保障了有序教学。①泰山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泰山学院线上教学调查问卷(一)(学生用).[Z].2020-03-04.

(二)泰安市中学开展线上教学的实践

与驻泰高校相比,泰安市中学线上教学面临软硬件基础条件薄弱、经验不足、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等多方面困难与挑战。但疫情期间,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有关学校及时调整,扎实应对,加上泰安市长期注重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中学线上教学实现跨越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

从2020年2月10日开始,面向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空中大课堂”被泰安市教育局和泰安日报社联合推出正式上线,到4月15日高三复课,5月中旬高一高二复课,5月6日初四复课,5月22日初中全面开学为止,泰安市中学线上教学前后共持续了4个多月,先后采取了录播和直播等多种教学方式。例如,泰安二中在3个级部72个教学班及时开设钉钉课堂直播或朗朗课堂录播,300多名教师、3600多名学生分别在2020年1月28号、2020年2月1号进入“云课堂”。泰安二中共开设了语文、数学等10个学科的空中课堂,采取以级部、班级、教研组为单位的方式组织教学和管理,每周有100余名教师进行直播或录播,300余名教师在线答疑;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在2区(迎胜校区和弘信校区)2段(初中和小学)3校5个年级106个教学班准时开播,共开设49个学科的空中课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约2/3的学生能够同步跟上线上课堂教学,1/3的学生需要通过回放学习,保证学习效果。②泰山学院附中“空中大课堂”工作小组、教务处.教学简报(第1期)[Z].2020-02-29.

三、线上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后疫情时期的转变趋势预测

(一)线上教学存在的利弊总结与适应性分析

1.线上教学的突出优势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践,体现了线上教学具有保障应急、方式灵活、激励提升、公平共享等四方面的突出优势。疫情时期,线上教学模式替代传统教学模式,为停课状态下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保障应急:通过线上教学,应对特殊时期

本次大规模线上教学起于疫情时期,属于不得已情况下的应急选择,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聚集人员,减少了感染的风险,所以线上教学成为疫情时期教学的首选,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线上教学是应对特殊时期的重要教学保障,是无可替代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疫情之后可作为补充和备用的教学方式长期坚持,使之与线下教学密切结合,与时俱进,将是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2)方式灵活:播放模式灵活,方便自主学习

线上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比较灵活,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解决自己的不明之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进行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深度学习。线上课程可重复播放是学生调查问卷反馈中评价最高的一点。跟传统课堂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更灵活、更有效,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特别适合不同学习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

(3)激励提升:展现形式生动,促进教学提升

线上教学可借助大量网络资源辅助学习,特别适合情景展现、形象思维类如英语等语言学科教学,还可以辅助空间思维类课程如抽象的立体几何、建筑设计等学科学习。这种生动的展示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除此之外,各学校推出的线上课程通常是集中各科名师分别备课,精心制作。各校教师通过互相观摩学习这些线上精品课程,还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激发教学热情,大幅提高教学水平,大大减少由于学校资源不同造成的学习差异。

(4)公平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线上教学实现了国内乃至世界上优秀的学校之间借助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优势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得各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成为线上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人民日报》曾于2018年12月13日发表过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记载了国内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成都七中同步上课,最终由个位数的高考一本升学率迅速转变为大多数学生成功考取本科,88人考上清华北大的典型案例。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N].人民日报,2018-12-13.这个案例说明,通过网络将优质课程共享,可以大幅降低教育成本和学习门槛,最大范围地使各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2.线上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在取得跨越发展的同时,线上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并结合2020年国内高校线上教学与泰安市中学近四个月的全方位实践发现,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中学阶段的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

(1)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线上教学“双刃剑”效应突出

线上教学对学习的自律性、主动性要求较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成长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贪玩、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加上家里学习环境不同,自主性和自律性难以保障,很容易造成学习质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通过对泰安市部分中学的调研,发现部分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显著,疫情居家期间容易出现缺乏学校和家庭监督的“真空”状态,学习成绩明显滑坡,两极分化问题比较严重。在严峻的中高考形势逼迫下,一些学校开学后不得不重新进行线下补课。

(2)网络设备方面:平台稳定和电子设备“二次伤害”问题显著

一方面,就学校端而言,线上教学对网络平台和学校硬件设备的保障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而不同学校在这方面平时投入、关键时候的支撑水平差距较大。教学平台软件不稳定、网络状况差等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就学生端使用效果而言,大屏幕家庭电脑由于屏幕尺寸大、展示效果好、有利于保护眼睛等优点,是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首选。平板、手机虽然具有携带方便、便于使用的特点,但也有屏幕小、不便于在屏幕上编辑文件、容易转到与学习无关的网站等缺陷,很容易影响学习效果,并造成视力的“二次伤害”。通过对泰山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中使用手机的比例高达2/3(使用手机的比例为65.81%,电脑比例为32.84%)。在泰山学院2020年3月2日的调查问卷①泰山学院质量监控中心.泰山学院线上教学调查问卷(一)(学生用)[Z].2020-03-04.中,学生反馈较多的问题为条件有限,无法完成必须由电脑进行的任务。中学的情况也很不乐观。根据泰山学院附中的统计,使用传统台式电脑上网的学生比例为27.48%,仅占1/4左右,使用笔记本和iPad的合计占比47.1%,而使用手机学习的占比25.42%,基本也在1/4左右,具体如图5所示。中学生还未成年,视力更容易受损,长时间使用手机屏幕学习,不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眼睛极易造成较大伤害。②泰山学院附中“空中大课堂”:工作小组教务处.教学简报(第1期)[Z].2020-02-29.

图5 泰山学院附中网上学习使用的终端情况统计图

(3)课堂互动沟通方面:屏幕的“屏障”效应成为互动交流的新问题

在线下面对面教学中,老师的面部和肢体语言、学生的反应,在教学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线上教学时,受电子屏幕尺寸的限制和拍摄空间、角度等方面束缚,老师的面部和肢体语言等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不能同时有效展示,学生们的反应不能即时传递给老师,使得互动沟通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电子屏幕,同时又成了阻碍交流的屏障。虽然可以通过连麦、视频连线等多种手段予以补救,但与面对面教学相比,在沟通效果上还是差距明显。因此,从课堂互动角度来说,线上教学更适合讲授型课程,而不太适合研讨型课程。

(4)教师课程制作方面:信息化水平的“门槛”制约效应凸显

线上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部分教师特别是对部分老教师面临“技术鸿沟”,不同于线下授课,无论是录播课还是直播课,线上授课对网络平台使用、资料搜集、课程画面制作、视频剪辑等等都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水平支撑,对教师的信息化接受能力、网络技术应用水平均具有相应的要求。据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特别委托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所做的《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统计①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405/08/15488460_903941629.shtml.,有将近70%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增加了工作量负担”;为数不少的老师表示“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以及平时不擅长使用网络的教师,特别是部分老教师来说,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由于难以支撑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课件水平良莠不齐,若对着PPT干讲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但若花费过多时间研究课件制作,有时会因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泰山学院学生在问卷调查反馈中提到,有些科目的课件视频内容太过于细,而且讲述慢,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太多。此外,与高校相比,中学教师在线上教学方面缺乏经验积累,且教学时间紧、升学压力重,部分老教师在应用网络技术制作线上课程时,面对技术挑战深感力不从心,常常需要借助同事或家人的帮助跨越“技术鸿沟”,又造成了新的压力,具体如图6所示。

图6 教师在线上教学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二)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2020年4月以来,我国进入相对平稳的后疫情时期,实体课堂回归,线上教学转为补充和备用。国内多数地区逐次开学复课,中学毕业年级率先回校,之后中学低年级、小学依次恢复实体课堂,高校开学总体相对较晚。这也充分说明了就受众而言,线上教学相对更适合于高校阶段的大学生学习,对中学的课程学习,线下的实体课堂教学仍然是首选。但是局部地区疫情爆发的隐患仍然不能排除。疫情好转后直至2021年春季学期,全国多数大中小学校主要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以其在疫情及特殊时期无可替代的强大优势,今后仍然会长期存在。

鉴于疫情的变化,国内教学方式出现了由单一的线上教学或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趋势。一方面,从2020年1月至今,疫情已经反复数次,线上教学作为必需的应对手段,应随时做好恢复启用的准备。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良好发展和突出优势也为在后疫情时期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兼顾了两者的优势,包括传统的课堂授课、网络虚拟教室、课堂讨论、小组协作、研讨会、BBS讨论、网络平台互动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实现课上课下的互动交流。这种混合式教学把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和“学生线上学习”融合在一起,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居家、图书馆、自习教室、宿舍等地进入开放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也可通过进入师生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达到师生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采取进入线上课堂听课,课后接受教师的线下检测和评估的方式。考核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课堂测验、考试、线上线下作业、在线检测、自评和互评、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等等。为了保障线下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建立健全完善的综合评价反馈机制是线上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综合评价反馈机制可以使学校了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做好铺垫,最终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

根据《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统计,超过70%的教师表示疫情期间愿意(其中接近一半非常愿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超过45%的教师表示后疫情时期愿意“继续采用线上教学”,只有20%略多的教师表示后疫情时期“不采用线上教学”,具体见图7所示。《报告》通过综合调查与数据分析后认为,疫情结束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将受到更广泛的支持,线上教学仍有广泛发展空间。①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EB/OL].[2020-04-05].http://www.360 doC.Com/Content/20/0405/08/15488460_903941629.shtml.疫情之后,教师对线上教学技术更加熟练,学生也习惯了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能够延续下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望成为后疫情时期大中学校尤其是高校教学的新常态、新趋势。

图7 教师继续采用线上教学的意愿调查

四、发挥泰安高校资源优势,推进后疫情时期中学线上教学的对策

疫情时期国内线上教学的实践和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对泰安市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进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提升泰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借助线上教学机遇,推进驻泰高校发展

疫情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线上教学的兴起缩小了学校之间教与学的时空差距,拉近了与名校名师的距离,为教育追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泰安市可以充分发挥泰安高校众多、实力雄厚的基础优势,借助线上资源联合国际国内名校合作办学,采取聘请名师在线讲学,以及驻泰高校之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多种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引入外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整合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缩小与名校的办学差距,促进泰安市教育水平迈上更高台阶。同时,也为后期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复形势,做好扎实的应对准备。

(二)共建共享精品课程,提升中学线上教学

充分发挥泰安高校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指导中学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水平。泰安市高校众多,教育资源实力雄厚,在帮助中学教育提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等驻泰高校教学实力雄厚,且线上教学开设早、设备齐全,教师人数多、综合水平高,线上教学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远比中学丰富,可以指导帮助中学综合提升线上教学水平。目前主要线上资源包含:电子教材、在线开放课程(MOOC、校内私播课、微课等)、各种教学平台及媒介、英语类相关音视频、文本、学习策略微课等资源。鉴于学生可能没有纸质配套材料,教师可优先考虑学校与社会机构等提供的高质量在线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并进行教学和备课。有条件的还可自建资源,方便教学。其次,泰安市各高校都开设有信息学院,在信息化硬件设备建设、平台开发利用上,资金投入多,经验丰富,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泰安市内中学完善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第三,泰山学院作为师范类资深院校,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等高考主要课程,以及艺术、体育特长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全部对应,可充分共享和利用各专业学科教师的教学资源,给中学教师提供借鉴,共建共享“线上教学精品课程”,有力促进中学提升线上教学水平。①2018年泰山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上明确制定了“建设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再次竖起了打造师范教育特色的大旗。新时代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的成就有:(1)师范类专业招生数目和类型稳中有增;(2)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氛围形成;(3)师范专业特色优势突出、校地融合发展格局形成。在泰山学院7个省级特色专业中,师范专业有3个;在首批9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有5个为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特色优势突出。

(三)精准开放线上课程,助力高考选科改革

2018年山东省启动高考“六选三”改革以来,中学生如何提前选科,成为广大学校、师生、家长密切关注、研究的热点。一方面,中学生还处于成长期,对专业选择缺乏认知,很多家长也缺乏经验;另一方面,中学学习阶段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学生很难抽出时间去对大学阶段的多个专业学习逐项到学校实地进行深入了解。而线上教学的兴起,则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机遇。泰安市的高校中,文理工农、师范医学专业涵盖齐全,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各中学与驻泰高校联合,精准开放大学阶段各类专业的线上课程,让中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和深度感知各类专业的内容、特点,从而帮助中学生提前了解有关专业的大学课程,对未来学科的选择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帮助做好选科、填报志愿工作,减少因选择失误带来的遗憾,更好地适应“六选三”高考改革。

(四)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因材施教延伸学习

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延伸和辅助手段,有利于因材施教,延伸学习。

一是对于中学阶段的教学以及大学阶段的公共课(如英语、数学等课程),上课人数较多,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关注兴趣都有较大差别。对于这类课程学习,可充分发挥线下教学的作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线下课程,延伸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通过考核、教学管理、查缺补漏、课堂延伸等活动,为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一步补充相应的阅读、音视频等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最大优势,切实提升学习的质量、效率与水平。

二是对于中学阶段即对某方面专业提前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在上述精准开放线上课程的基础上,泰安高校可以进一步提供线下延伸教育,如开放天文馆、图书馆、生物、化学实验室等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参加学校的讲座、专题培训、课题小组、夏令营等教学活动,为中学生提供与大学高水平专业课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行延伸学习,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五)“互兼互聘”校地融合,深度衔接教学实践

2017年3月18日,泰安市教育局与泰山学院进行合作,在泰山学院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开启了首轮“互兼互聘”教师系列专题报告会,历时10个月,共有60名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熟悉高校师范生培养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备到高校和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调研指导及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的教师参与。高校与地方教育局联合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互兼互聘”教师系列专题活动在全省尚属首次,是高校与中小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举措。“互兼互聘”工作建立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新机制,开启了政府机关、高校、中小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对于密切校地关系、加强校地合作、发挥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基地功能、促进泰山学院教师教育类专业发展、提升泰安市基础教育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之前,“互兼互聘”工作已经开始采用了线上会议网络直播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模式;后疫情时期,“互兼互聘”工作可进一步研究探索利用线上教学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本次疫情时期积累的线上教学经验,以泰安市教育局与泰山学院的“互兼互聘”平台为基础,发挥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资源共享优势,在高校与中学之间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的交流和借鉴,深度衔接高校与中学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泰安市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五、结语

新冠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了线上教学快速发展。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仍将是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泰安市高校助推中学线上教学实践表明,线上教学的发展为进一步充分发挥泰安市教育资源优势,推进高校教育资源整合,推动高校教育与地方中学教育长期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驻泰高校和地方中学教育共赢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载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泰安市泰山中学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