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21-01-07于振华

河南建材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部门监督

于振华

甘肃省肃北县建筑工程服务中心(736300)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国内建筑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后,各类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到建筑行业声誉和人们生命安全,也暴露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及方法落后、质监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及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此问题,及时制订解决方案,以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各行各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也对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严重影响。换句话说,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企业在未来才能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由此可知,企业不管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量,还是对社会、对人们生命财产利益的考虑,都必须将建筑工程质量视为核心地位,必须严格把控各阶段的施工质量,加大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监督模式和方法落后

一方面,建筑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整个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不按编制审核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这点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截然相反;另一方面,管理方法仍以传统的人工监督检查方式为主,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还易出现监管漏洞等问题。从长远角度看,落后的监督模式和方法不仅会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还会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1]。

2.2 质量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众所周知,质量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然而,当前国内建筑行业质量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层次不齐,鱼龙混杂,同时政府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单位的人员配备不重视,使得很多专业水平不高甚至没有学过专业的的从业人员仍存在于管理队伍之中。此外,施工人员、质量监督人员自身管理意识淡薄,未能及时公示管理验收情况,导致每项验收管理工作未能落到实处,错失了纠正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占绝大多数,往往是通过社会招聘和内部竞聘的方式聘用质量监督人员,无法确保应聘人员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满足施工需要,再加上建筑企业内部高层领导质量管理意识淡漠,为降低自身运营成本,没有对内部质量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质量监督人员自身素质未获得实质性提升,质量监督技术也不能与时俱进,最终造成了质量监管水平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发展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了政府在大众心中的权威度和信任度。

3 改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措施

3.1 积极探索改进质量监督的模式和方法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要有现代化的质量监督模式和方法,才能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因此,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必须积极探索改进质量监督的模式和方法,才能为行业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3.1.1 改变工作方式

建筑施工单位应与政府及各监督管理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就如何改进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调整执法力度,结合不同类型工程的实际需要制订出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3.1.2 改变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自身也应当主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将管理模式向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构建专门的监管平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整个施工进程,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确保施工质量[2]。

3.1.3 加强部门合作,明确职权划分

建筑企业应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权划分,部门间可加强交流合作。注意施工中各部门工作内容的衔接,确保施工既有秩序又有质量,同心协力,才能实现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愿望。

3.2 加大对质量监督部门经费的投入

质量监督部门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的核心部门之一,对保障整个施工质量的好坏有着深远意义。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高层建筑逐渐普及到全国各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系数和复杂程度,也对质监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关部门对质量监督部门的经费投入较少,我国质监部门普遍存在专业设备缺乏、人员不足、监理技术落后的问题,导致质量监督部门无法向更深层次开展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加大对相关资金的投入。首先,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建筑企业应划拨资金购买质监设备,培训质量监督人员,开展专业测评活动,才能确保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3 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一支技术好、能力强、作风优良的质量监督队伍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人员技术水平,才能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3.3.1 培养员工责任意识

质量监督人员应将安全施工意识时刻挂于心间,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发现隐患问题,及时提出并责令整改到位。

3.3.2 加强人员选拔

首先,在正式录用前考察质量监督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五大方面,重在考核专业技能。其次,建筑企业应当在项目正式开工前组织专门的培训,要求每一位质量监督人员都熟知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开展专业技能考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每一个质量监督人员都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3]。

3.3.3 加强质量监督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形势下,质量监督人员应当与时俱进,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促进质量监督队伍的发展。

3.4 加大对工程责任主体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建筑企业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在项目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检验标准,对施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要加大对责任主体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要求责任主体单位依法承担全部的责任。

3.4.1 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强化建筑企业终身负责制的落实,对存在建筑质量安全问题,或出现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要对相关责任单位依法进行查处曝光。同时,加强对建筑企业及个人从业资质的管理,对于不符合从业要求的执业人员,依法暂扣或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甚至给予终生禁止从业的惩罚[4]。

3.4.2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建筑行业协会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完善行业的惩罚与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起系统化的工程责任主体及负责人制度,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公开施工项目的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投诉协调机制,为大众提供更多诉求渠道,并及时办结相关投诉,定期向社会公布建筑质量投诉的处理情况。

4 结语

当前国内建筑行业正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加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长。但在这一发展势头之下暴露出了有关工程质量的问题,对建筑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及时认识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质量监督模式和方法,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内部质量监督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整个行业的工程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部门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7部门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