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农民身份转型中的社会稳定器*

2021-01-07陈丽丽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镇化身份转型

陈丽丽 于 琦 陈 剑

(1.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2.黑龙江省委党校文献信息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1 前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农村耕地被依法征用,大量农民被城镇化政策从传统的农业劳作中剥离出来,涌入城市谋求生存。这些进城农民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 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 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增加23 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 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2]。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截至2020年,城镇化率高达63.89%,与“十四五”时期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仅差1.11%。由此可知,在我国规模城镇化建设之后,我国城镇化增速会逐步减慢,必将迎来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即注重农民身份的顺利转型。

农民身份转型是国家城镇化战略下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涵盖人口素质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等多方面的实践过程,更关涉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即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3]。2021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4]。“人的城镇化”“有序”“有效”的“融入”为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针对进城农民在就业公平、子女教育、医疗保险、户籍制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也越来越完善,物质制度关怀成了所有终极关怀的共同尺度。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促使农民与城市居民形成了各自的信念、价值观、社会习俗和规范等,他们将其加以内化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并将其作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所以,当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共同生活时,自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这无疑不利于两个群体的共同发展,所以农民身份转型的根本核心是文化认同。因此,农民身份的转型不能只赖于外部政策的硬性推动,更应该来源于群体间的文化认同,进而促进进城农民身份顺利转型,从而融入城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文化机构,公共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职能,更是以社会包容、平等服务为理念,理应在农民身份转型、融入城市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本文将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关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身份转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城乡统一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以谋求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新的服务生长点,积极回应社会需求。

2 文化认同与农民、图书馆的联系

2.1 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认同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文化或文化群体的归属感[4]。它形成于个体作为某一文化群体成员的过程中,包含学习和接受一种文化的传统、语言、宗教信仰、祖先传承、美学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5]。文化认同包括人们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文化认同也包括采用那些在某个社群中联合个体的文化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文化世界观涉及对人性的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道德和宗教的价值观。世界观信仰体系通过日常行为(工作、娱乐、饮食以及各种文化礼仪)而代代相传。文化认同的独特之处在于,认同的指标不是人民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文化属性。

我国社会学专家邢媛教授认为文化认同具有如下一般特征[6]:第一,文化认同是历史地形成的,它深深植根于特定民族的文化之中,是群体文化的一般反映形式。第二,文化认同集中反映了文化批判、政治批判、社会批判和科学技术批判的目的诉求,同时它也是各种批判的基本内容,甚至就是批判本身。现代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反思性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产物,认同过程本身也就是批判性活动。第三,文化认同是以个人认同为基础的,群体的认同是集个体认同而形成的,因此,自我认同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正当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第四,文化认同是文化拥有者选择的结果,同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具有选择性和可变性,并通过文化理念、价值规范和思维模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第五,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化符号,人们所拥有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等,体现出文化认同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展示了文化认同与利益之间的密切关联。第六,文化认同是人以及群体、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的体现,因此,它处在文化发展的最深处,是发展文化的一个根本性的目标所在。

2.2 进城农民与文化认同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乡村而进入城镇,进城农民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越来越成为城市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城镇化行政区划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体,近些年更是重点发展都市圈和城市群。在这样的建设和发展中,身份转型中的农民正处于被排斥的尴尬境地。其中文化无法相互认同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农民与市民在历史记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

农民身份转型的根本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对城市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要素的接纳,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影响使自身文化被城市居民接纳和尊重的过程,实现自我意识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认同。文化认同意味着个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致性确认,具有文化稳定的内涵,同时也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必须发挥其在农民身份转型中的作用,对于促进文明秩序功能显著。

我国社会学家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是无序的,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把人类的文化认同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前认同期、文化认同形成期、文化认同融合期、文化认同趋同期、文化认同大同期[7]。对照郑教授的文化认同时期划分,转型中的农民正处于文化认同融合期阶段,表现为对自己的文化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处于城市文化中,不断地享受到城市文化带来的利益,特别渴望城市政策变革使他们体验到参与建设城市文化的价值。

总之,农民的文化认同关涉其自身完成由“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将实现自身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及身份认同等方面的文化迁移,同时也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不仅需要来自社会制度的支持,更需要农民自身具有文化认同感。在我国城市的各级政府对待进城农民的政策趋向已经逐渐由排斥向接纳转变,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也在不断地拆除阻碍融入的壁垒趋势下,聚焦农民文化认同情况和融入能力的探讨和研究正当时。

2.3 公共图书馆与文化认同

图书馆是文化记忆传承、文化遗产保存和人类文化交流和建设的重要机构,对文化认同和助力农民融入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文化机构,具有文化保存、文化传播、文化教育以及文化休闲等职能,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实现和保障了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对于文化认同的促进,其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公共文化设施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转型中农民只有在了解其所处文化的性质与内涵后,才能确立自己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及其相应的认同度,并进而采取相应的文化行为、文化实践。而公共图书馆则能提供各种出版物、各种文化教育、相应文化服务等文化载体,帮助农民认知和理解自身所处文化的性质与内涵,助力其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具有文化传播、文化场所等职能,更是有助于转型中农民在城市融入的同时建立自己的价值认同、传播自己的文化,进而让城市居民及所在城市感受他们的文化并认同。

3 农民身份转型中的文化认同障碍

没有文化认同,农民的身份转型便缺少了精神动力,城市融入更是无法真正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态度积极主动,想要践行并参与文化建设,但项目组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在文化认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认同障碍。

3.1 所处文化相互独立

受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更加重视情感,主要以地缘、血缘关系为主进行交往。进入到城市中,受工业化生产方式以及现代化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地缘、血缘人际关系被削弱,也出现了以业缘为基础的新型群体关系。实际调研发现,转型中的农民人际关系上迫于环境的变化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其所属群体与城市居民之间依然很少交往,还是面临着来自城市群体的文化压力。实际上进城农民所处的文化场域、生活场域与市民不同,即使与市民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但从文化和生活的角度来考虑,其与市民所处的是两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圈子。文化认同本就需要经历形成、冲突、融合等过程才能完成全部过程,两个群体相对独立势必会导致文化的相对独立,更谈不上文化认同。

3.2 社会规范文化意识不强

对城市居民来说,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制度规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相对来说,转型中的农民并没有较强的意识。经项目组调研发现,他们中大部分人表示愿意遵守城市里的规章制度,但是也表达出目前接触到的制度太严格,并且表示对于与自身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是很了解。文化生产于一系列统一的制度与惯例,转型中的农民生活在城市文化中就需要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并作出反应,所以需要逐渐学会参照当地的制度和惯例进行思考和行动。所以社会规范文化意识不强也会对文化认同带来阻碍,同时也会让这些农民对城市规范文化缺少信任感及安全感,不利于城市融入。

3.3 社会记忆产生认同影响

农民的社会记忆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思维方式,他们在群体内部相互认同。但是进入城市后,处于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们需要不断地适应不一样的城市生活。项目组调研显示,64%的受调查者表示家乡的记忆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化认同,36%的受调查者表示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在城市中社会记忆会发挥一定作用,使其习惯于根据社会记忆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实际上文化认同还包括生活方式和思维转变的过程,每代人的社会记忆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农民工身份转型中的文化认同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4 价值体系不一致

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进城农民通过自己的思想领悟不同的价值信息,对事物和行为的意义作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一般价值认同分为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自然认同是伴随个人成长、个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形成的;而教育认同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各种教育来认识社会从而形成价值规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进城农民均与城市居民有着一定的差距。而文化认同的核心即价值认同,价值体系的不一致势必也会给文化认同带来影响。

3.5 文化素质的差异

文化素质是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其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虽然进城农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但其文化素质与城市居民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55.4%,高中文化程度占16.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2%[8]。由该报告可知,进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事以建筑、制造业为主的工作,很少有机会和时间继续接受教育。

总之,农民身份转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两种文化的冲突问题。在推进进城农民文化认同的进程中,图书馆应该本着尊重不同文化、维护文化交流、鼓励自由创造的原则,为其构建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以使农民身份顺利转型、促进城市融入。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保留两种文化中各自的优点,实现两者之间共生共存。②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以提高进城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其文化自觉,使其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弥合文化之间的差距,摒弃文化偏见。③文化认同过程中最关键的主体依然是政府,应协助政府普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制度文化,在心理上帮助其建立身份认同感,同时打造农民与市民和谐相处的平台,从而积极推动农民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身份顺利转型。

4 公共图书馆助力农民身份转型的现实路径

公共图书馆早已承担起了为进城农民提供服务的责任,开展有工地建设图书馆、图书流动车、送书到工地、电脑基础操作、节假日帮助和演出等服务。但是目前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并不是所有图书馆都有相关服务,大部分图书馆为了以示平等,并没对进城农民提供针对性服务;服务内容较为基础,基本都是图书提供服务,或开展一些活动,但不具备可持续性,很难产生服务效益,与读者的真正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关注不够,社会认知不足,社会响应能力有待加强、速度有待提升,等等。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责任,更是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对于从文化认同角度助力农民身份转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从以下几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建设,以加强文化认同,促进城市融入。

4.1 提供文化资源保障,夯实文化基础

公共图书馆具有保存文化资源的职能,资源建设也是图书馆最基本的工作,是其他服务开展的基础。目前针对进城农民的文化资源服务主要集中在农业类图书、职业技能培训类图书等专业培训性比较强的图书提供,对于进城农民来说阅读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也不是很感兴趣。经项目组调研发现,进城农民相对来说,对时事政治、健康、娱乐等方面的书刊比较感兴趣,这些书刊都是贴近于生活的内容,且相对好理解。但同时,他们对于通过阅读书刊来提升个人知识技术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工作需求等非常渴望。所以,公共图书馆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必须深度调研其群体特征及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资源建设,精准地为其提供所需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本就是公共图书馆的优势,针对于进城农民当务之急是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资源产品。相对来说,进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对于图书学习的意愿并不强烈,更不愿意花时间读书看报,就像2020年东莞“图书馆留言大叔”吴桂春所描述的,当他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在工友中显得比较另类,工友们一般都选择打麻将、斗地主来打发时间[9]。对于他来说,也是经过了12年的努力,从不认识字拿着新华字典看书,到后来看了很多的历史书,从而深刻理解了城乡间的巨大差距。针对这样的现状,公共图书馆势必要根据现有资源,享受网络红利,利用当前最受欢迎的方式制作文化资源产品,如将阅读内容做成视频、音频等,或与当前已有产品的商家合作制作农民所需文化产品,以便于进城农民“阅读”,从而满足其文化需求,打好文化基础。

4.2 深化文化教育职能,提高文化素质

教育职能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于进城农民来说,其身份无法彻底转型除了受到制度安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来自其内部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占主要因素,公共图书馆对于这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首先,开展法制法规的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主要目的在于普及法律知识,使进城农民具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同时善于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政治素养,增强其法制观念。以帮助进城农民改善目前的政治劣势,改善其政治意识淡薄等现状,使其在城市民主选举、社会政治参与中享有自己的政治权益。

其次,开展心理适应课程,帮助进城农民建立心理自信。在农民身份转型的过程中,其处于环境不适应、文化不适应、制度不适应等环境中,加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城市中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进而从内心不愿意进行转变,而无法融入城市。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和心理培育有助于其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排解,以正确、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从而对于陌生的城市不再排斥。

再次,开展技能和职业培训,有助于其在城市中更好地发展。在现在的产业环境中,职业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进城农民势必也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来改善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技能与文化水平。从而,具备更专业的技能和素质,从事专业性更强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经济基础,使其在身份转型中获得经济保障。

最后,开展文化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文化知识是进城农民接受任何教育的基础,只有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才能使其具备接受其他各种信息的能力,进而弥合城乡文化差异,更好地转变身份、认同文化、融入城市。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资源、邀请合作机构或专家,针对以上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教育服务,如讲座、培训班、交流会等,但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应具备延续性和可持续性,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馆里评定等政治工作而开展的昙花式服务。要切实地为进城农民提供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适应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4.3 发挥文化传播作用,消除文化偏见

公共图书馆还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能,为公众传播大众文化。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及空间,传播城市文化和进城农民的城市贡献,让城市居民及农民相互了解,进而消除文化偏见。

首先,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宝库,保存有记载城市文明的所有文献。进城农民对于城市文化的不认同,也源于对所在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发展以及城乡制度安排的不了解。公共图书馆可对相应馆藏按上述主题进行组织整理,形成系列性视频、讲座或者讲故事等形式内容,提供文化讲解服务,传播城市文化,使进城农民对于所在城市有充分的了解,消除人为对于城市文化的偏见,从内心接受城市文化。

其次,进城农民对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毋庸置疑也不可否认,其身影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图书馆可以利用真人图书馆、交流座谈等方式,组织进城农民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自身的文化,使城市居民认识到他们所作出的贡献、了解他们的文化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从而真正地接受、认同他们的文化,消除人为对他们的偏见,进而有利于减少两种文化相互认同的阻力。

最后,进城农民的生活保障都有赖于相关的政策制度,但其对于相关的制度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一些对其有保障意义的制度的存在。对于此,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起政策传播职责,对相应内容进行收集并制作成宣传产品供其取用,并配有专门的馆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如关于其工资的保障措施、相应的医疗保健制度、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改善居住条件相关制度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制度信息。

猜你喜欢

城镇化身份转型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