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种植小麦对比示范试验调查

2021-01-07

山东农机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整地田间根系

高 英

为验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在小麦种植上的田间作业效果,研究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2019年秋季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在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安排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种植小麦对比示范试验。

一、示范地点与时间

1.示范时间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

2.示范地点与面积:A点在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种植面积200亩,土地为轻壤;B点在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种植面积300亩,土地为中壤。

3.示范点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655.7mm,无霜期213天,宜耕期281天,大于或等于10℃以上农作物生长期年积温4513℃,年平均累计光照2593.6h,基本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光热需求。

4.各示范地块交通便利,易于观察及管理、具有代表性,田块方正、田面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种植水平与本地生产水平相当,示范田远离村庄及障碍物。前茬作物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

二、材料与方法

1.供试土壤:土壤为潮土,耕作层质地为轻壤和中壤,肥力中等。

2.示范用肥料:各示范点自行购买,但每点所用肥料相同。其中,A点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每亩基施农邮复合肥50kg,B点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每亩基施鄂中复合肥50kg,后期均未追肥。

3.示范作物及品种、播量:示范作物为冬小麦,品种各自选购,不作统一要求。其中,A点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所播小麦品种为良星66,播种量为每亩18kg,B点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所播小麦品种为山农32,播种量为每亩20kg。

4.本示范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处理2为旋耕+机播,为保证示范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本示范田示范面积和对照面积各占示范面积50%,不设置重复。

5.农事操作情况:小麦田间中耕除草、防病治虫、浇水等其他一切农事操作措施均与当地习惯相同,尽量避免非农业机械因素造成的影响。

6.田间农事操作:A点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2019年11月5日整地播种;B点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2019年10月31日整地播种。11月18日考察基本苗,12月2日喷施“巨星”麦田除草剂(75%苯磺隆)1克/亩,11月30日进行冬季分蘖调查。2020年4月21日进行田间分蘖成穗情况考察。6月3日田间测产。小麦生长期间均未进行浇水。

三、示范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机械播种方式田间作业情况对比。整地播种后对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与旋耕+机播作业地块分别进行田间调查,测量两种机械播种作业的松土深度。

A点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松土深度平均约为26cm,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松土深度约为14cm;B点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松土深度平均约为27cm,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松土深度约为15cm。通过对2个示范基地2种不同处理方式田间作业情况调查对比发现,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松土深度明显偏浅,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抗倒性差。据小麦出苗后田间调查,明显看出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田块,小麦幼苗明显粗壮、色绿,胚芽鞘短,地中茎短,种子根偏长、多,有利于培育小麦壮苗。

(二)不同机械播种方式小麦根系生长情况对比。分别于冬前2019年11月底和2020年4月中旬对两个大田示范点的小麦根系生长情况观察比较,结果如下:

2019年11月用铁锨从地面往下深挖25cm所获得的小麦根系长度:A点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9.1cm,采用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6.0cm。B点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12.0cm,采用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为7.2cm。

2020年4月中旬用铁锨从地面往下深挖25cm所获得的小麦根系长度:A点马纪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19.8cm,采用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14.4cm。B点司庙农机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20.2cm,采用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地块小麦根系平均长度14.7cm。

采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与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相比,小麦根系生长情况良好,根系密集入土深,且须根系长,根系比较发达,根系量大,有利于小麦形成壮苗,增强小麦抗旱抗倒伏能力,促进分蘖及成穗,促进穗大穗多,为小麦丰产打好基础。

(三)不同机械播种处理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2020年6月3日,根据小麦田间测产要求,对两个示范点进行测产,每点对两个处理分别取均匀地段3处,每处收获长1m三行,齐地平面用人工进行镰刀收割,计算亩穗数、穗粒数,待籽粒完全风干后称小麦千粒重,计算小麦亩产,测产情况如下:

从小麦测产现场来看,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区,小麦麦穗整齐,熟相较好;使用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田,小麦麦穗明显分层,二穗较多,上层麦穗落黄正常,下层麦穗还呈青绿色,且籽粒较软。在小麦亩播量相同基础上,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的小麦平均亩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均有所提高。其中,小麦亩穗数平均为44.93万穗,比使用旋耕+机播作业的平均多3.39万穗;单穗穗粒数平均为30.55粒,同比增加1.82粒;小麦千粒重平均为41.02g,同比提高1.64g;小麦亩产(85折)平均为478.45kg,同比使用旋耕+机播作业亩增产74.01kg,增产幅度为18.3%。通过实地测产得出结论,在其他栽培措施都相同情况下,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方式种植小麦可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有利于实现小麦播种带内耕层土壤环境中水、肥、气、热有效协调,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和有效分蘖,增加小麦亩穗数和小麦穗粒数;后期小麦生长不早衰,叶片功能期延长,千粒重增加,达到小麦亩产增加目的。

四、结论

一是在大田对比示范条件下,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种植小麦,耕层深、土塇。与旋耕+机播种植小麦相比,小麦出苗齐、出苗匀、出苗快。

二是在大田对比示范条件下,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种植小麦,与旋耕+机播作业的地块相比,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根系密集入土深,且须根系多而长,有利于小麦形成壮苗,促进分蘖及成穗,促进穗大穗多,为小麦丰产打好基础。

三是在大田对比示范条件下,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比传统耕播方式种植小麦可有效调节小麦产量结构,提高小麦单产。亩平均增产74.01kg,增产幅度为18.3%。使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旋耕+机播作业,有利于实现小麦播种带内耕层土壤环境中水、肥、气、热有效协调,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和有效分蘖,增加小麦亩穗数和小麦穗粒数;后期小麦生长不早衰,叶片功能期延长,增加千粒重,从而达到提高小麦单产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整地田间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