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交通流量预测和多路径优化问题研究

2021-01-07刘天逸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交通流量样本预测

刘天逸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加,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难题,交通堵塞就是最为常见的一个。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逐渐产生了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该系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难题,为现代社会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智能交通流量预测

1.1 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本次研究当中,假设存在A、B两地,其中,A地为出发点,B地为目的地,两地往返时,存在五条路径,其中,两条路径非常的拥堵,车辆行进速度缓慢;两条路径较为拥堵,车辆行进速度一般;一条路径畅通,无拥堵的现象。车辆在两地间行驶时,会产生大量数据。针对这些数据的特点,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一个为影响当前交通流量状态的特征参数,另一个为实时交通流量现状。在车辆行驶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有上一时间点的交通状况,还有当前所处时间点,路上的公交车数量,交通指示灯的变化周期,是否出现交通事故等。针对交通流量的差异,能够将其分成3个等级,最高级为畅通,次之为行驶缓慢,最后为非常拥堵。而具体的3个等级的分类评判方式可以通过阈值与加权指标的结合来表示:当某个交通量严重偏离平均指标(譬如车道占用率,平均车速等)时,我们可以通过设定阈值直接判定为畅通或非常拥堵,其他情况通过多个交通流量的加权平均来判断拥堵等级。

1.2 交通流量实时状况、短期预测与长时的未来规划评估基本考虑

在人员直接搜索出行方案或者出行的起始与目标地点时,则依据实时路况反馈路径拥堵信息。若人员出发时间距离当前0-30min以内时,我们可以依据参数(包括卡尔曼滤波与平均自回归等模型)与非参数(包括LSTM、KNN等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短期交通流量预测或者直接的分类预测来反馈路况信息。当人员想了解超过1小时以后的路径方案时,则建议反馈给人员历史的路况信息(前一天同一时间节点、上周同一时间节点等周期性数据信息)。

1.3 评判标准

本次研究当中,从预测结果准确的角度着手,对交通流量预测方案进行评估。具体来说,其流程为:获取到历史信息后,按照信息特点,将其分成两类,一类为预测数据,另一类为状态划分数据,主要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并选择相应的参数,构建出模型后,通过第二种数据,进行相应的验证活动,以确定出模型是否符合要求。在所有数据当中,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实时特征参数,另一个为实时交通情况,掌握这些数据信息后,针对各特征参数的关联性,加上其与交通情况的关联性,确定出最终的参数,同时,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对预测与实际状况进行对比。针对两者的对比结果,对参数予以修正。确定出模型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录入特征属性信息,进而计算出预测结果,然后以此为基础,与已掌握的交通情况进行比较,进而推算出模型的准确率。假设:在第二类型信息当中,共包含M组数据,则将符合模型标准的阻比设置成n,而在已掌握的信息当中,共有I组,利用两个数据即可推导出模型的准确率Y,即:Y=I/n。

当设置的参数使得3个等级的拥堵情况的实际样本比例差距很大时。我们引入精确率、召回率与F1-score的概念来评价模型的综合准确率。譬如,所用样本中非常拥堵的样本比例非常小却又是我们重点需要查找的:即假设实际容量为M的样本中有N个非常拥堵的样本,我们的模型通过特征属性信息认为其中m个样本属于非常拥堵的类别,而这m个样本中实际上有n个样本为非常拥堵。那么,该模型的精确率为n/m,记为P;召回率为n/N,记为R;F1-score为2*P*R/(P+R)。F1-score更综合地反映了模型预测的准确程度,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与偏好设F1-score中P与R的比例来更好地评价模型。

2 智能交通多路径优化

2.1 路径选择方案基本概述

本设计当中,共包含四个方案,每个方案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场合略有差异,具体如下所示:(1)强烈偏好方案。对于这一方案来说,适合存在强烈偏好的人员,其在出行时,对某条路径具有特殊的偏爱,即便有其他路径,也不会选择。(2)基于GS算法的方案。对于这一方案来说,能够选择出多条路径,能够为出行者提供多种方案,因而适合大部分人员使用。具体使用时,可能会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3)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方案。对于这一方案来说,适合存在一定偏好,但并不明显的人员,这类人员出行时,会以自己偏好为基础,通过对交通情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出当前最适合的出行方式。(4)无偏好方案。对于这一方案来说,适合没有偏好的人员选择的出行方式。

2.2 方案设计

2.2.1 基于GS算法的方案

对交通多路径优化时,可以利用GS算法,构建出相应的排序表,其中共包含两个,一个为出行方式表,对于这个表来说,是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交通状况级别而得到的,即寻找出所有畅通的道路后,将所选道路连接到一起,形成出行方案。第二个为人员偏好表。对于这个表来说,是通过人员以往出行信息推导而得到的。假设,在输入空间内,存在两个随机变量,分别为X1和X2;在输出空间内,存在一个随机变量:Y,以此能够得到概率分布公式:

通过该公式,即可得到人员偏好表。确定出两表后,开展最终的运算分析,其流程为:针对人员偏好表,确定出行方式,将其提升至首位,并产生相应的匹配请求,之后以此为基础,通过与交通状况表的对比,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产生接受与拒绝指令。若为拒绝,则重新确定出行方式;若为接受,继续对人员表进行分析,若在人员表内,仅出现1次,重新发布请求。若出现两次,则将该方式确定下来

2.2.2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方案

利用蚁群优化算法时,主要通过保证时间较短的基础上,符合人员喜好特点。所以,对于这一优化算法来说,重点为定义Ei,并实时将其更新,其中,i为具体的出行方式,人员出行时,通过推导出当前各种方式的Ei值,针对该数值的大小,确定出最终的出行方式。对于Ei的定义来说,公式为:

对于这一平滑值来说,数值较小,且为常亮,说明利用某种方式时,采纳值会逐渐降低,以减少对他人的吸引力。通过这一公式的计算,即可得到最佳的出行路径方案。

2.2.3 特殊规划方案

在特殊规划方案内,共包括两种具体的方案,一种为强烈偏好方案。对于这种方案来说,主要以偏好为主,而忽略交通情况,因而选择原理非常简单,确定出出行方式后,与人员偏好进行对比,如符合,则确定该方案,反之,若不符合,则重新选择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另一种为无偏好方案。对于该方案来说,与人员偏好关联性非常低,可将其忽略,其选择流程为:分析某条道路交通状况,若为畅通,则确定该方式;若为拥堵或行驶缓慢,则重新选择;若所有方式均不是畅通,则保留行驶缓慢,由此确定出最终的方案。具体如图2所示。

图1 有偏好方案流程图

图2 无偏好方案流程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代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该技术,有效对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个人偏好的信息,采取合理的计算方式,确定出最佳的出行方案,在为个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一定程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猜你喜欢

交通流量样本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基于简单递归单元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量预测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规划·样本
燕山路与曹雪芹西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