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水平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讨儿童做选择的可能原因

2021-01-06宋玉楠

人物画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认知水平记忆儿童

摘 要:本文从媒体热门视频“爸爸或妈妈掉水了,你先吃香蕉还是先吃苹果?”出发,基于认知水平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相关理论,尝试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记忆模式,以及需求层次,并根据这些理论推测视频中儿童做出选择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儿童;认知水平;近因效应;记忆;需求层次

一、引言

儿童天真烂漫,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在大人看来匪夷所思而惹人捧腹大笑,流传于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譬如,近期媒体平台上有一些热门视频,家长们热衷于询问儿童一个问题:爸爸或妈妈掉水了,你先吃香蕉还是先吃苹果?从这些视频里可以看到,儿童经过一番思索和比较,一部分会回答:先吃香蕉或者苹果。因为与成人平常的理解有反差,观看者会开心一笑,而得到这个答案的爸爸妈妈可能会面上带笑心里一酸,难道在孩子的心里,自己的地位还真的不如一个香蕉或者苹果吗。真实的原因是这样吗,我们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这种现象呢,这样的问题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吗。下面我们就这个现象展开讨论。

二、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网络媒体上发布的“先救爸爸/妈妈,还是先吃香蕉还是先吃苹果”以及类似视频中的13名儿童。

2. 方法

记录9名成人的问题和13名儿童的回答,并观察视频中显示的环境、儿童言行举止特征以推测儿童年龄。因为涉及隐私以及道德伦理,并不能实际询问观察对象的年龄等,本文的数据是松散、不严谨的,仅供抛砖引玉。

妈妈1:爸爸掉水里了,你是先吃苹果还是先吃香蕉。女童1:先救爸爸再吃啊。(4-5岁)

妈妈2:爸爸掉水里了,你是先吃香蕉还是先吃苹果。男童2:呼救咯。为啥要吃水果。(听声音和态度判断儿童年纪在5-6岁)

妈妈3:妈妈掉河里了,你先吃苹果还是先吃香蕉。男童3:妈妈掉进河里还怎么吃啊,直接救母亲啊(儿童年纪在5岁左右,使用了“母亲”这个偏书面的词汇)

妈妈4:如果妈妈掉进河里面了,你是先吃苹果呢还是先吃香蕉。女童4:苹果。(认真考虑了一会儿)

妈妈4:如果爸爸掉进河里了,你是先吃薯条呢还是先吃冰淇淋。女童5:先救爸爸。(这一例与上一例是同一对妈妈和女儿)

成人女士5:爸爸掉进水里,你是先吃苹果还是香蕉。男童6:香蕉(幼儿园里面)

成人女士5:爸爸掉水里了,你是先吃苹果还是先吃香蕉。女童7:香蕉(与上文同一所幼儿园里,目测中班年龄的儿童)

成人女士5:爸爸掉到水里,你是先吃苹果还是香蕉。男童8:香蕉(与上文同一个幼儿园)

成人女士5:爸爸掉到水里,你先吃苹果还是香蕉。女童9:先把爸爸救下来(与上文同一个幼儿园,5-6岁)

妈妈6:你爸爸掉水里了,你是先吃苹果还是先吃香蕉呀。男儿童10:别说啦(目测2岁)

爸爸7:爸爸掉到河里,你是先吃苹果还是先吃香蕉。女儿童11:我把爸爸救起来然后再吃苹果。

妈妈8:爸爸掉河里了,你是先吃香蕉还是苹果。女童12:先救爸爸。(戴眼镜,6岁左右)

妈妈9:爸爸掉河里了,你是先吃草莓还是先吃西瓜。男儿童13:西瓜。(4岁,在看奥特曼)

3. 研究方法

将记录结果整理成以下表格,简单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3个例子中,提问者中成人女士为12人,占比92.31%;成人男士为1人,占比7.69%。 提问者中8名妈妈所提问题中,问爸爸掉河里的数目为6名。

13儿童回答“救”的有7名,占比53.85%。根据估计年龄,13名儿童中4-5岁年龄段的有8名,回答“救”的有3名,占比37.50%;13名儿童中5-6岁年龄段的有4名,回答“救”的有4名,占比100%。

四、讨论

相对低龄的儿童在父母和水果之间选择“吃”的比例较大,而年龄相对大的儿童选择“救”的比例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儿童的认知水平以及需求层次相关,以下做详细讨论。

1. 认知水平

(1)从认知水平上分析,第一层次原因是相对低龄的儿童不理解 “掉河里了”以及“掉河里了”可能产生的后果。对比之下,6岁左右的儿童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水平,能够分清楚救家长和吃水果两件事孰轻孰重,或者知晓家长想听到哪种答案并取悦家长,因此笔者随机选择观看的视频中4名6岁左右的儿童都选择了先救家长。对于相对低龄的4-5岁儿童,如果家长借此机会向儿童详细解释下“掉河里了”及其后果,并暗示儿童“怎么可以不救爸爸,先吃水果呢” 并表现出失望的神情,可以猜想儿童可能会按如下方式反应,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会热烈拥抱爸爸妈妈,明确表示不想爸爸妈妈掉河里了,并且香蕉或苹果可以晚会儿再吃;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可能陷入茫然,随机选择先救家长或仍然选择吃水果;焦虑反抗型的儿童开始陷入长时间的不安,哭闹不止,关注的点可能是“我不要爸爸/妈妈掉河里”。

(2)认知水平的第二层次原因是,儿童的信息加工机制不足以处理太多信息,只能处理最后出现的信息,属于近因效应在儿童身上的体现。近因效应是指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所得到的信息不同,但中间有一个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凌晓路,2007)。而认知结构相对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相对低龄的儿童认知结构相对简单,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只能记住最后出现的水果;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认知结构相对复杂,能够摆脱近因效应的影响,最后还能想起来早先提到的“爸爸掉水里了”。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改问“爸爸掉水里了,你是选择吃香蕉还是苹果呢,还是选择救爸爸呢?” 可以预见儿童回答“救”的比率会有变化。

(3)认知水平的第三层次原因可能是记忆模式或记忆力受限。家长乐此不疲询问的原因就是问题本身通过抽象语言将两个通常不同类的场景强行杂糅到了一起,逻辑上是并列的,并要求儿童必须做出选择,不符合低龄儿童的记忆和认知模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儿童辨认图片的正确率较高,因为他们使用基于相似性的记忆模式。他们看到新的一张图片后,只寻找新旧两种图片之间的异同。然而,成年人使用的是基于类别的记忆模式,他们只注意到图上是猫还是狗,不会注意同一动物的不同之处。 由此可见,儿童的记忆模式在形象记忆上占优。视频中选择“吃”的儿童,一种可能是他们能想象水果的形象,并且记忆两个信息单元“香蕉或苹果”,并进行二选一;选择“救”的儿童,已经能记忆两个类别三个单元:爸爸/妈妈,香蕉、苹果,并从三个单元中选择一个。针对这种原因,如果问题形象化,让4-5岁儿童站在岸边看到爸爸真的跳到一个小水沟里,同时给他一个香蕉一个苹果让他选择,救爸爸的比率可能会提高。

2. 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全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指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基本内容: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张沛,2013)那么,儿童的核心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吃饱穿暖以及保证自身的安全,而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还处于混沌的萌芽状态。在我们随机选择观看的13个视频样例中,4岁左右的儿童大多数剛刚熟练掌握自如的奔跑玩耍吃饭以及自主控制大小便,主要的需求还是吃好穿暖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我们问题中的“吃香蕉还是苹果”恰好符合其生理需求,而“爸爸/妈妈掉水里了”,单纯从语言上描述看并不会影响儿童自己的安全需要,所以儿童才会自然偏向选择吃水果。

五、结论

“爸爸/妈妈掉河里了,你是先吃香蕉还是苹果?” 这个问题更像是大人利用自己认知水平的优势对儿童的一种诱导式提问。从认知水平和需求层次上分析,我们可以理解相对低龄的儿童有可能因为受限于认知水平和需求层次更多选择“吃”,而年龄相对大的儿童更多选择“救爸爸/妈妈”。

参考文献:

[1]凌晓路.(2007).学生教学评价过程中的近因效应研究. 成功(教育)(10),5-7

[2]张沛. (201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启示. 科教导刊(26), 234-235.

作者简介:

宋玉楠(1988-02-)女,汉,籍贯:河南省周口市,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无;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认知水平记忆儿童
新时期提高中职生德育认知水平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