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旦校园里的“德国老太太”

2021-01-06读史老张

科教新报 2021年50期
关键词:复旦柏林老太太

读史老张

故事要从一段网络视频说起。视频里,两位复旦校友正就20世纪80年代初的复旦校园进行对话。在谈及学生舞会时,一位校友说:“外文系那位胖胖的德国老太太站了出来,大家笑了:她这么胖,怎么跳呢?谁知她一跳起来,舞步轻盈,跳得非常好!”

這位“德国老太太”就是汪小玲,我读书时曾多次见过她。那时的复旦,老外面孔少,她却是熟面孔。我决定写一写汪小玲。汪小玲定居德国的儿子汪德忠、孙子汪培德先生,向我忆述往事。

汪小玲(1917—1997年),原名奥蒂里·卡塔琳娜·弗兰克尔,出生于德国柏林。1934年她入读柏林大学东方语言系时,与同校的中国留学生汪殿华相识、相爱。汪殿华(1910—1987年),江苏常熟人,1929年考进清华大学化学系。1933年,汪殿华毕业后,到柏林大学深造,193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汪小玲与汪殿华结婚。1936年,汪小玲跟随汪殿华回到中国。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夫妇俩毅然参军入伍。汪殿华受命调查日军毒气弹、研制防毒设备,汪小玲则接受战地救护训练。1938年武汉会战,在枪林弹雨中,汪小玲奔赴前线抢救伤员。汪德忠说:“母亲告诉我,当时炸弹爆炸的尘土几乎将她掩埋,她的军装满是血污。”这位德裔人士的参战,对于赴死抗敌的中国将士们鼓舞巨大。

抗战胜利后,汪殿华先在北京大学任教,后返回故乡常熟,在私立中山中学担任校长,汪小玲也在校内任职。上海解放后,汪小玲一家告别颠沛流离,生活走上了正轨——汪殿华担任了市卫生试验所所长,并于1956年被评为一级研究员。汪小玲则加入了中国籍,成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1965年,她调任上海科技大学,担任外语教师。

1970年,汪小玲调到复旦外语系任教。这一年,她已年过半百——“德国老太太”,就是当时师生们对她的亲热称呼。1972年,汪小玲和外语系的袁志英等同事,接上级指示,翻译德国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的《宇宙之谜》一书。据袁志英回忆,前十章的翻译方式,是由汪小玲朗读,陈少新和袁志英口译,马静珠记录……该书译出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量达47万册。直到1975年底,他们才明白,下达翻译任务的“上级”是毛主席:“我们译的《宇宙之谜》是毛主席要看的。后来又从有关人士那里得知,该书还出了大字本,政治局委员人手一册;毛主席还赞扬译文的流畅呢。”(袁志英《〈宇宙之谜〉在中国》)

1987年,汪殿华去世。第二年,退休后的汪小玲叶落归根,回到了德国,住进了柏林老人公寓。在柏林,她时常挂念复旦,学校每年寄给她的贺卡、谢希德校长亲笔手写的英文信,她都仔细阅读、珍藏。有一次,汪德忠去看望母亲,随口说了一句:“听说上海有个高校代表团要到访柏林……”汪小玲十分兴奋:“那肯定会有复旦的人来,我可以陪他们,当他们的翻译!”下一个周末,汪德忠又去探望母亲,一开门,就见她身穿蓝布中装,急切地问:“我准备了一个星期,怎么没人来电话呢?”汪德忠有点后悔,安慰她:“我也是听说而已,八字还没一撇呢!”汪小玲低着头,默不作声。忽然,她一转身,靠在儿子肩头哭泣起来。

摘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复旦柏林老太太
汽车冲进柏林闹事酿惨剧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早上的期待
哪剪的
废弃柏林
搭讪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
柏林
复旦目标:本科录取全部通过自主招生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