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2021-01-06李岚英

新教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要素习作想象

李岚英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习作的开始,习作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段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以达到“写清楚”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助学系统,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给学生创造习作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习作的评价、分享,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准确把握学段习作要求

1. 明确单元习作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单元篇章页的右下角写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般第二条的语文要素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明确单元习作的教学目标,有效组织习作教学。

2. 把准学段习作要求。

研读三年级单元习作要素,比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单元习作要素分解和细化了观察、想象、写清楚以及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等目标。其中,“写清楚”是三年级习作教学特别重要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准学段的习作要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由写话到写段,再到成篇。

二、语文要素指导习作表达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有梯度的语文要素,在教学时,不仅要落实这些语文要素,还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习得的语文要素助力表达,提升习作能力。三年级单元语文要素与习作教学紧密联系,在编排上有如下几个特征。

1. 习作要求体现了单元语文要素。

这种编排清楚地解决了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如“习作:这儿真美”的习作要求就体现了单元语文要素,开始渗透段的学习,尝试段的写作。在习作时,可以指导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相应段落中,找出段落的关键语句,理解该段是怎样围绕这个关键句写的,习得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表达方式,从而在习作实践中运用。

2. 习作任务体现了单元语文要素。

这种编排追求一单元一训,能力训练目标相当明确。这种习作任务与语文要素相一致的编排在三年级教材中安排了七次,每一次的习作任务指令都非常清楚,解决了写什么的主要问题,清楚地告诉学生写作的内容。如“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的习作任务就体现了单元语文要素。这样的编排,在单元学习一开始就可以引导学生熟知单元习作要素与习作任务,做到习作任务明确。

3. 反复编排习作单元的练习。

三年级教材安排了两次习作单元,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观察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的想象单元。习作单元的教学,直接指向习作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及习作例文等来习得并运用表达方法。教学既可按教材编排有序推进,也可调整顺序,灵活使用教材各板块的内容,使教材的资源最优化。另外,教师还要明确两次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观察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想象单元的教学重在激趣,鼓励学生想象,让学生体会到想象的有趣,尝试多角度想象。

三年级教材还安排了“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等观察类习作,以及“习作:我来编童话”“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等想象类习作。安排观察和想象的习作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4. 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三年级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有的是启发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有的是提醒学生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有的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要素。如三年级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在教学该习作时,教学设计如下:一是以习作任务中的问题做导向,指导学生有目标地搜集资料;二是围绕“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等问题整合材料;三是以问题为关键句,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在教学此次单元习作时,就综合运用了“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整理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等语文要素,有效指导了学生习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三、助学系统充实习作练习

在统编教材三年级课后习题及语文园地中,编排了十几次“写一写”的练习。有的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如上册《花的学校》课后第3题、《大自然的声音》课后小练笔,以及下册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八“词句段运用”中“读一读,写一写”的小练笔,都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有新鲜感或优美的语句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悟得语言规律,丰富语言储备,提高表达能力。有的是激发想象,如上册《秋天的雨》课后第3题。有的是充实单元习作练习,如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下册《花钟》课后图文并茂的小练笔,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观察”等习作要素的再练习,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景的方法练习写作,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发挥这些助学系统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重视评价和分享,提高习作能力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修改、评价与分享。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修改,乐于分享,并能在分享中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在融洽的修改、分享中提高习作能力。

1. 鼓励自我修改。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好习作后,自己先读一读,并嘗试修改习作中的错误,达到三年级习作的学段目标。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往往能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错别字、把句子改通顺等。

2. 乐于分享习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习作读给同桌听,或者互相交换习作阅读;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贴在墙报上,让其他同学阅读。这些分享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另外,班级作文集的编撰也会让学生的分享得以有效持续。

3. 在分享中修改。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并改进习作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虚心听取同学的修改意见,并在分享中修改习作。如: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试着修改一下,让同学看明白;还可以主动征求同学的意见,让他们对自己的习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分享习作与提升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要素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