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06姜坤宏丁鹏飞
姜坤宏 丁鹏飞
摘要:分子诊断技术作为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诊断技术之一,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在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上述技术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所以在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应该做好患者的疾病诊断方案,且应该从患者治疗工作筛查着手,以此为患者病情缓解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阐述了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力图在本文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分子诊断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子诊断技术;心血管疾病;诊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心血管疾病在当前临床研究中的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由于该病发病后的影响较大,所以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需要及时给予其诊疗处置应对方案[1]。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分子诊断技术能够为心血管疾病诊断提供帮助,可以在患者疾病筛查中做好相关应对措施[2]。相比于其他诊断技术而言,分子诊断技术应用的优势比较显著,能够为患者疾病筛查提供帮助,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应该以上述诊断技术为主,从而突出患者疾病诊断优势和特色。
1 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筛查
对于心血管疾病诊断而言,其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做好预告疾病风险,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3]。并且在患者诊断处置过程中,及时做好治疗应对方案,从而保障在患者治疗处置中,可以缓解患者病情。例如在患者疾病筛查过程中,利用直接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且需要做好患者相关染色体的长度预测和评价,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影响[4]。
2 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在现阶段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分子诊断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帮助患者缓解病症,在现阶段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程中能够以上述检测为依据做好相关检测评价[5]。通常情况下,扩增产物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能够了解到患者的患病情况,所以可在患者管理中推广上述病症[6]。
2.2 DNA甲基化检测
DNA甲基化检测也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过程中常见的诊断技术之一,通过现有临床研究工作评估发现,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任意检测甲基化位点,对特定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特征进行分析[7]。且该过程中还应该以MS-PCR甲基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分析为主,需要做好基因的异常表达情况,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2.3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是针对心律失常诊断中常见的诊断技术之一,一般情况下,分子诊断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对PKP-2以及TGFB-3和DSP等相关突变基因作出分析,且在该过程中还能够将检测结果与人类基因组序结合[8]。该过程中能够选择相应的多态性位点与家系成员进行序列测试和分析,且可以得出相应的诊断结论,为患者疾病筛查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3 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
3.1 新药研发应用
目前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中,新药物研发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的临床治疗研究过程中,人们已经通过研究发现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干预过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够对抗心律失常作出调整,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临床研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9]。
3.2 个性化药物治疗
个性化药物治疗也是在应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所以在现有临床治疗研究过程中,应该做好患者治疗研究分析措施。一般情况下,个性化药物治疗过程中主要给予患者编码离子基因突变干预,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病症的基因变化情况,然后给予患者对应的治疗用药干预,以此为患者病情控制提供保障[10]。
3.3 治疗预后评估
治疗预后评估对于患者自身的疾病治疗干预研究是尤为关键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帮助患者做好相关治疗方案。且应该依照患者治疗需求,重点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对患者治疗后是否存在着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患者治疗评估情况,帮助患者做好预后治疗方案。当然该过程中还应该合理使用分子诊断技术,以此突出患者诊断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所以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应该做好患者的诊断治疗研究方案。通过本文综述研究分析发现,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故而应该从患者治疗研究着手,做好患者的治疗筛查策略。经本文研究综述得出,患者这怒单过程中,主要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NA甲基化检测和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等为主,而患者治疗过程中则应该从新药研发应用、个性化药物治疗和治疗预后评估研究着手,做好患者治疗评价。
参考文献:
[1]韩建冬,王红康,王建民,等.分子病理学在诊断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2019,07(01):8.
[2]童永清,李艳.高通量测序平台发展及在临床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02):4.
[3]张旭,谢兴凤.分子诊断技术在结核及耐药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9,19(01):4.
[4]王俊鹏,樊鑫,余飞.影像组学在心血管疾病核医学诊断中的研究现状[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1,41(06):4.
[5]盧佳铭,郑斌,何彤彤,等.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J].长寿,2020,06(06):1.
[6]赵军,刘中民.PET/MR一体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0,40(08):7.
[7]李鼎、王大新、梁景岩.长链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9(06):7.
[8]郭林秀美,章一新.皮肤自体荧光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02):6.
[9]涂清强.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肌梗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0,30(07):6.
[10]臧允慧,黄立娟.MicroRNA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免疫学杂志,2021,4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