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裂与骚乱中,智利艰难左转

2021-01-06曹然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卡斯特里奇左翼

曹然

12月19日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中心,加夫列尔·博里奇第一次以智利当选总统身份向公众发表演讲。图/澎湃影像

历经两轮全民投票,2021年智利大选在12月19日落下帷幕,学生运动领袖出身的左翼领袖加夫列尔·博里奇战胜了右翼“黑马”何塞·安东尼奥·卡斯特。

一年来,“纳粹后代”卡斯特在这场“智利史上最分裂、最对立”的选战中异军突起。他类似特朗普和巴西右翼总统博索纳罗的作风吸引了最坚定的保守主义选民。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卡斯特以微弱优势领先博里奇,排名第一,但都未能达到50%的得票率门槛。在第二轮投票中,更多的中間派选民在左翼和极右之间选择前者,也选择了告别“阴魂不散”的前独裁者皮诺切特留下的“遗产”。

1973年到1998年间,皮诺切特颠覆了原左翼阿连德政府,在智利进行军事独裁。大规模镇压反对派人士的同时,他引入经济自由化、国企私有化、稳定通胀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方案,实现了智利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也为自己留下了毁誉参半的名声。

虽然军事独裁已经成为历史,但源自皮诺切特的偶像波塔莱斯等现代智利塑造者在19世纪南美洲战争中形成的“民族重生”保守观念、20世纪欧洲与南美人口流动带来的国家主义思潮、对阿连德左翼经济改革失败的恐惧,当年“成就”了皮诺切特,在“后皮诺切特时代”,又让智利社会在回归保守与走上新路之间摇摆不定。左右力量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此消彼长,都不曾形成绝对优势。

2019年持续至今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和骚乱打破了僵局。智利骚乱发生前后,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出现类似的动荡,巴西等国也形成左右极端对立的政治局面。危机的导火索都是油价、交通费等“小问题”,但都暴露出拉美国家政治“长期稳定”表象下的社会极端不平等。当时的数据显示,智利1%的人口控制着该国超过四分之一的财富,而50%的低收入家庭仅拥有全国2.1%的财富。

全社会的动荡迫使智利政府举行宪法公投,民众则以压倒性多数赞成去除现有宪法中的“皮诺切特遗产”。按计划,新宪法将在2022年进行全民表决。本次选举,多数民意再次表达了与过去的保守岁月及皮诺切特经济学“一刀两断”的决心。

但对博里奇和左翼执政联盟而言,转向并不简单。在竞选政纲中,他强调福利国家模式,主张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公共卫生体系、取消学生债务、对超级富豪增税、改革私营养老金体系,以国有化改变私有化。然而,短期内,这样的政策取向很难拉动智利经济复苏。当前,智利国内骚乱和新冠疫情都尚未结束,一旦经济社会改革成效不明显或执政者未及时兑现竞选承诺,新政府的前景都不容乐观。12月20日,智利股市与外汇价格齐跌,表达了市场的担忧。

唯一积极的信号是,右翼候选人卡斯特及同属保守阵营的现任总统皮涅拉都在第一时间祝贺博里奇胜选,承诺在左、右平分席位的国会中合作。卡斯特表示,博里奇值得所有人尊敬和合作,“智利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猜你喜欢

卡斯特里奇左翼
软性电影
《文艺复兴》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还您一包炒腰豆
终极发明师
郭松棻哲学追问与文学创作中的左翼坚守
忘忧草不是黄花菜
英国十大闹鬼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