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策略

2021-01-06贾腾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电子白板信息技术

贾腾飞

摘  要 以《苗岭的早晨》教学为例,从拓展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增强课后辅导等方面,论述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电子白板;音乐欣赏教学;《苗岭的早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9-0116-02

0  前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以口笛曲《苗岭的早晨》欣赏教学为例,谈一谈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1  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生音樂文化视野

每部音乐作品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都蕴含一定的社会内容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及情感,因而背景介绍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让学生了解与作品有关的背景知识,才能缩短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在这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依靠教师讲解来实现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所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不利于深刻理解和感受。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获取丰富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使所获取的背景知识更为系统和完整。这种网上学习的方式既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苗岭的早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节欣赏课,是作曲家白诚仁在1974年特意为俞逊发的口笛谱写的一首乐曲。作品以苗族山歌体裁中的飞歌曲调为载体,“描绘了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家人民的欢乐幸福生活情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及鲜明的地域色彩”。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很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本课时可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实际,引导学生课前分组从网上搜集苗族的音乐特色、口笛的特点以及作者生平等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概括,以此加深学生对所获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一组对苗族音乐文化的概括是:“苗族人多居住在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崇山峻岭中,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这种艰难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苗族人民勤劳、乐观的品格,也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飞歌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之一,其特点是旋律悠扬、高亢嘹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性格特点,一般多用于喜庆、迎送等场合以及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飞歌的歌词一般每首在三十句左右,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组对口笛的概括是:“口笛是一种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小巧玲珑,既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能模仿鸟类的鸣叫,因而吹奏的乐曲生动有趣。口笛曾被作为礼品赠送国外元首。”

三组对作者生平的概括是:“俞逊发是笛子演奏家,为了挖掘、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1971年研制发明口笛,1974年用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风靡海内外。白诚仁是著名的作曲家,常深入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通过吸收民间歌曲的丰富营养进行再创作,奉献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极大地丰富了民族音乐宝库。《苗岭的早晨》就是他以苗族飞歌所特有的旋律音调创作的。”

2  发挥电子白板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电子白板具有很多功能,可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借助电子白板开展教学。

2.1  发挥电子白板的动态演示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欣赏是一种通过聆听的方式来感受音乐作品内涵和体验作者思想感情的审美活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由于音乐所描述的艺术形象和表达的情感比较抽象,仅依靠听觉往往难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把听觉与视觉联系在一起,使抽象的音乐内容形象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增强情感体验。而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等于一体,更便于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本课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首先,为学生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晨曦初现,红日东升,绵延的群山上小鸟开始在丛林中唱歌。苗民们也出工了,鸟声和欢笑声融为一体,苗岭渐渐沸腾起来。”这种视听结合的效果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加深对作品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其次,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及飞歌,让学生明确苗族飞歌所具有的声音尖高、节奏自由等特点,以便与学生课前搜集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口笛的音色,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最后,出示旋律图形谱。教师把这首乐曲中最主要的几个音符写出来,让学生跟唱,并用手势来帮助唱准音符的高低。这既能使学生通过图形谱初步了解飞歌中的骨干音和色彩音,又能通过跟唱进一步熟悉飞歌的音调。

2.2  通过MIDI软件进行对比教学,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对比法是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音乐欣赏教学而言,为了进行对比,往往需要反复播放,让学生通过多次聆听进行感知和鉴别。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传统的录音机等教学工具需要花费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率,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这些局限。如MIDI是电子白板中的一种电脑音乐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实现即点即播的效果,不需要人工搜索,并且每次播放的速度不会有区别。这种功能可以高效地开展对比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如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每一段的速度和节奏,领会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教学时可借助MIDI功能,通过对音乐进行整体播放、片段播放、重复播放等操作,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乐曲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最后经过交流和讨论,归纳出乐曲的A-B-A式结构。即乐曲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段宽松、自由,第二段欢快、热烈,第三段重回宽松、自由。具体说,就是第一乐段展现了苗寨鸟语花香、秀美如画的图景;第二乐段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劳动的场面;第三乐段转入自由的散板,以几声减弱的鸟叫声结束,再现了乐曲的第一部分,具有前后呼应的作用。

2.3  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深化学生体验

表演是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促进学生体验和感受,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开展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的表演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可借助电子白板的多媒体功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进行。如教学本课时,可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事先下载的苗族舞蹈视频,让学生了解苗族舞的扭胯、踢腿、跳跃等基本动作;然后播放《苗岭的早晨》,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上台表演。

3  发挥微信群作用,增强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过去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不利于师生间及时沟通。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克服这个弊端。比如,微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款社交软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和探讨。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大家分享和评价。

如教学本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指导学生在家欣赏《苗岭的早晨》的口笛独奏和小提琴独奏,比较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更喜欢哪种方式并说明理由;也可以引导学生与上一课欣赏曲《牧童短笛》进行对比,说说二者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找找还有哪些乐曲是三段式结构的;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编自演,然后把视频发到群里让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这样既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验,又能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4  教学反思

综观本节课教学,发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化;二是在教学方式上,视听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音乐欣赏教学的规律;三是在学习方式上,学生通过自主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和师生互动,实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更好地了解音乐和理解音乐。这种整合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优化教学结构,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有机结合。只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同时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找准最佳整合点,就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增强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OO1:105.

[2]胡媛媛.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6.

[3]顾春卫.多媒体技术: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J].作文成功之路,2015(10):82.

[4]余贵迪.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6):75.

[5]姜丽南.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音乐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0(21):55.

[6]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8):36-37.

[7]夏立生.数字化多媒体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比较和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11):36-37.

[8]马瑜慧.新媒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1):126-128.

[9]沈贺.新时期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96.

[10]邵晓芬.信息技术在初中音樂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3(42):175.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教学电子白板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探析
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阅读教学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