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家长缺乏参与家校沟通积极性的原因及引导
2021-01-06齐永杰齐元宝
齐永杰 齐元宝
摘 要 在利用网络进行家校沟通过程中,很多家长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积极性不高,降低了家校沟通的效率,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结合教学实际,对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微信群;家校沟通;网上家长学校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9-0097-03
0 引言
家校沟通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家长和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可见教师和家长都肩负着教育学生的责任,二者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班级博客、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已成为家校沟通的工具。网络沟通方式虽然可以弥补家访、电话等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但也容易淡化情感交流,使很多家长表现出不参与或参与少的现象,降低了家校沟通的效率,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引领家长积极进行家校沟通,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结合微信群实际,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家长在网络家校沟通中缺乏积极性的主要表现
1.1 沟通频率低
笔者曾做过统计,结果显示能够做到每天一次与教师沟通的家长几乎没有,每周两三次的也寥寥无几,且时间多集中在开学与考试前后。
1.2 交流简单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很多家长在与教师沟通时层次肤浅、内容单一,除了偶尔给孩子请假或询问一些节假日是否放假等事宜之外,内容基本上是以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主,如“孩子英语学习为什么老上不去”“如何快速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哪家补习班比较好”等,至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问题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参与学校决策等内容则几乎没有。即便教师有问题单独发信息向家长反映,得到的也多是“我知道了,我会说他的”等简单回复,很少有下文。
2 网络家校沟通中家长缺乏积极性的原因
2.1 家长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终身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有些家长还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导致主体性缺失。一方面,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后,教育和管理好孩子的责任应由学校负责,家长只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认为网络家校沟通就是方便教师发布学校通知,告知家长孩子在校存在的问题让家长配合解决,提醒家长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等等,因而对家校沟通往往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和敷衍的方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缺乏沟通的积极性。
2.2 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大多是学校当主角、家庭当配角,这种多年来形成的单一互动方式也影响到现在的网络沟通,导致很多家长总把自己放在被动者的位置,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参与权。
2.3 文化水平所限
有些学生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网络技术不熟悉,这使得他们在利用网络进行家校沟通时感到比较费劲而放弃。
2.4 功利思想的影响
不少家长担心给学校提建议会招致班主任对自己不满,以致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于是选择沉默;个别家长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在班级里的形象,索性一言不发;有的家长不自信,认为自己不如班主任专业,于是只表扬不批评,不愿深入探讨学校存在的教育管理问题。
3 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网络沟通的策略
3.1 尊重家长,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尊重家长是提高家长参与沟通积极性的基础,只有创设民主平等的沟通氛围,才能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为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尽量在语言上多用“您好、请讲、谢谢”等礼貌用语,在语气上多用“我认为、我希望、我建议”等协商性语气,在文字上尽量做到主题明确、言简意赅、语句通顺,在态度上尽量做到谦虚谨慎、专心倾听并及时回应。这不仅有利于形成融洽的沟通氛围,还能使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沟通的积极性。
3.2 发送学生视频,激发家长沟通热情
家校沟通的载体是孩子,只有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等情况,才能引起家长的关注,进而促进家长积极与教师交流。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及时把学生上课、课间、就餐及课外活动等情况制成微视频上传到微信群,让家长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和感受。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很受家长欢迎,很多家长留言,有的家长还会就某一活动评价孩子的表现,指出孩子的进步和面临的困惑,肯定教师的付出。
记得一次午餐时,有个学生不慎打翻了饭盒且弄脏了衣服,笔者问询后马上赶过去帮助处理,其他学生也主动来打扫现场,并分菜给这位学生。结果他的很少与教师溝通的家长晚上主动在群里表示感谢,并互相探讨了学生就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他家长也纷纷加入讨论,表达对班集体的信任和赞扬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3.3 抛出有关学习话题,引发家长讨论
抛出有关学习话题让家长讨论,既能加深家长对家校沟通的认识,又能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实践证明,这也是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家校沟通的一条有效途径。而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特点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有计划地抛出相关话题让家长交流讨论。
如“如何利用网络促进孩子课外阅读”这个话题,由于很多家长非常头痛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因此在群里看到这个信息后,陆续把各种不同的建议汇集到微信群里:有的建议不能只读文字,要发挥网络视听优势,注意阅读那些声情并茂的读物;有的建议要恰当选择阅读内容,注意选择那些内容健康的读物;有的建议要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等等。
在讨论“孩子安全事故都是意外发生的吗”这个话题时,家长更是在群中纷纷发言,普遍认为许多意外之中都含有人为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例如:有的认为学校安防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时效性,致使孩子对可能遭遇的危险没有深刻的认识;有的认为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很少关注培养孩子的自我防护能力;有的认为社会防范措施做得不够,如果在道路、河流的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起码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有的还将安全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的层面,认为生命的存在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加强与完善针对中小学安全问题的法律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各種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儿童健康成长。
3.4 请家长进校园,让家长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家长来自社会各阶层,有着各自的专业特长,因而有针对性地将其请进校园,请进班级,既能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也有利于丰富班级文化。教师可通过微信群,鼓励家长来校给学生当老师。例如:在建设班级图书角时,请有这方面专业特长的家长来帮助设计;在开展“自我保护”专题班会时,请当警察的家长来校讲述“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来访怎么办”“外出游玩时走丢了怎么办”等知识;在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周年征文活动时,请在史志单位工作的家长来讲述当地的抗日故事;在开运动会时,请热心家长来帮助维持秩序;在中秋节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时,请在食品厂工作的家长来教学生制作月饼;等等。
这种家长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表现,丰富家长进行网络沟通的内容。如在设计班级图书角时,有个参与设计的家长在群里详细介绍了哪些花卉适合在室内种养,哪些花卉不适合。例如:郁金香花朵含有毒碱,接触多了会使人头昏脑涨甚至毛发脱落;夜来香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后会大量排出废气,容易使人感到郁闷;玉丁香散发出的异味容易引起气喘;天竺葵容易引起一些人过敏;等等,所以都不适合在室内种养。这样的交流不但能促进网络家校沟通,还能增长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
3.5 开办网上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开办网上家长学校有利于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参与沟通的动机,增强在家校沟通中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向家长宣传家校合作的意义,介绍一些家教知识,分享一些优秀家教视频和图文资料,推荐一些成绩优异学生成长的家教故事等。
3.6 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是家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可通过协商,由家长委员会负责搜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分析后分门别类地发到微信群中让教师了解和分析。这样可以消除家长因给学校提问题而担心影响子女的顾虑,激励更多的家长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活跃微信群,保障家校沟通的畅通。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制约家校沟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班主任应相信和尊重家长,并注意发挥网络优势,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践证明,以上对策很有效,有利于家长从偶尔观看的第三者转变为主动交流并出谋划策的参与者,从而有效促进网络家校沟通。
参考文献
[1]甘仁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J].教育评论,
1999(4):87.
[2]曹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学校家校合作发展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41-45.
[3]谢红梅,李明.新课程实施中家长如何有效协同学校教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6):81-84.
[4]盛会.让“家长群”集聚家校合作正能量[J].标准生活,
2018(10):12.
[5]周俊生.家校微信群立规关键是要守住本分[J].平安校园,2018(11):23.
[6]杨海维.巧用新媒体,破解家校合作“越位”与“缺位”[J].基础教育论坛,2018(27):54-56.
[7]宋广文,何非.家校合作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90-92.
[8]韩丽敏.开展好家长学校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J].关爱明天,2016(1):202-203.
[9]谢希红.创新家长会形式可以提升家校教育合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01-102.
[10]蔡艺玮.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的缺失与引导[J].教学与管理,2019(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