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五、六单元质量检测
2021-01-06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给下列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3分)
处暑(chǔ chù) 谚语(yàn yán)
闷雷(mēn mèn) 冲刷(chōng chòng)
兴奋(xīng xìng) 满满当当(dàng dāng)
二、回顾课本内容,判断正误。(2分)
1.“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表现了“我”内心的欢喜。因为下雨了,“我”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
2.谚语“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说明稻谷长得太快,容易成熟。( )
3.《小站》一文处处围绕小站的“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站的喜爱之情。( )
4.《爸爸的计划》主要写爸爸工作有计划,让人敬佩。( )
三、关于下列句子,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A.因为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太美丽了。
B.因为地球像一个玻璃球,很容易碎。
C.我们生活的地球很美丽,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使句子通顺连贯。(不重复)(5分)
拥有洁净的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 )望。我们( )望,当( )望天空时,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当( )望远山时,可以看到绿树重重。可是,成堆的垃圾,糟糕的空气却令我们十分( )望。
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
1.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用画线的关联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慢慢迈进小院。(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積累运用。(12分)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写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 _________________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江南春》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晚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_ ,著有《 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中突出江南春意盎然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
七、口语交际。(5分)
司机:“如果不砍掉树的话,道路狭窄,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道路附近居民:“砍掉了树,夏天走在街道上特别炎热,汽车排放的尾气也让人难受,所以一定要把树留住。”
你的想法呢?请你说服其中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训练。(32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2分)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2.把文中画“ _________________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夏天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这句话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森林中的环保卫士
◎孙 铭
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将森林产生的废物,如枯枝残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消化、分解掉,森林很快会被残留物所充塞,新鲜的水分和空气达不到植物的根系,森林的更新就会停止,最终会导致森林的死亡。
直接以残留物为食的土壤动物是蚯蚓和白蚁。在土壤中不断蠕动的蚯蚓吸取植物碎葉,经消化排出体外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白蚁大多数聚居在森林中,靠吃死去树木的组织为生,因为白蚁胃中的原生物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其他土壤动物,如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咀嚼、磨碎那些被土壤微生物软化后的枯枝落叶,使细枝碎叶覆盖的面积扩大,又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细菌又以碎粒为食,吸收其中的糖分和淀粉,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土壤回到空气中,被植物吸收去完成光合作用。
凡土壤动物吃剩的或细菌不能分解的物质,都由真菌来完成最后的清理。真菌的菌丝分泌酶和酸,能消化、分解残留物,最后吸收这些被预先消化和分解的物质。真菌数量庞大,涉及面积较广,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科学家曾计算过,在一茶匙森林土壤中有亿个细菌,几百万真菌、原生物和藻类等。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环保卫士,对森林的生长、死亡、再生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选自《上海老年报》)
1.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最终会导致森林的死亡。
B.蚯蚓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白蚁胃中的原生质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D.真菌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类土壤生物的名称。
(4分)
(1)土壤动物:
(2)土壤微生物:
3.土壤生物被称为“森林中的环保卫士”,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中的环保卫士分工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请把缺失的环节补充出来。(4分)
蚯蚓在土壤中吸取植物碎叶——白蚁在森林中啃食死去的树木组织——①——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咀嚼、磨碎被软化后的枯枝落叶形成碎粒——②——真菌来完成最后的清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呢?请试着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平台。(30分)
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你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把中心意思写生动、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高兴 忧伤 痛苦 幸福
激动 期盼 焦急 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