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少年时的交流技巧(下)

2021-01-06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戒尺郭沫若小树

自责排解法

鲁迅也叫周树人。有一次父亲生病了,小树人是家里的长子,要忙里忙外。当他忙完家里的事赶到三味书屋时,已经上课了。站在门外的小树人犹豫了一会儿,就硬着头皮敲门进了教室。看见迟到的学生,老先生满脸不高兴,问道:“你怎么才到呢?”小树人回答道:“先生,我去药铺给父亲抓药,耽搁了一会儿,所以来晚了。”老先生严厉地说:“作为学生,无论什么理由,迟到都是不妥的。今后應以此为训。”

课后有同学为小树人抱屈,说:“你迟到是有原因的,你怎么不把家里的事给先生讲清楚呢?”小树人平静地说:“先生批评得对,我不能自我原谅,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误上课!”从那以后,小树人每日早早起身,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赶紧去上学,没有再迟到一次。

为了记住这次迟到的教训,小树人还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个“早”字,告诫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迟到,要守纪律。凭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鲁迅勤奋好学,在全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成年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对话小技巧

听到他人安慰的话,不盲目认同,而是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做得不当的地方,自我批评,不为自己找借口,鲁迅的这些做法是改正错误、扬长避短、取得进步的法宝。鲁迅先生把老师的批评作为今后努力的动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巧对明志法

郭沫若小时候是个神童,唐诗对联样样拿手。有一次,趁老师不在,他和同学们偷偷跑到学校后面的寺庙里,偷吃了老和尚种的桃子。老和尚发现后,找到老师反映情况。老师非常生气,想狠狠教训一下偷桃的学生,于是拿着戒尺训斥道:“昨天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同学们一听,心里十分紧张。老师见状,心软了下来,说:“我刚才说的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谁能对出下联,谁就可以免受责罚。”郭沫若大胆站起身来,问道:“若是不光能对出,还能对得工整呢?”老师眯着眼睛说:“可以全免,一个也不处罚。”郭沫若一听,高兴地走到讲台上,说:“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您放心吧,偷桃这样的事,我们再也不会做了!”老师听后转怒为喜,一边用戒尺轻轻拍打着自己的手,一边连声说好,又郑重其事地宣布:“因郭鼎堂(郭沫若字鼎堂)下联对得好,偷桃子的事情就不追究了,我相信你们从今往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同学非常高兴,齐声大喊:“知道了!”

对话小技巧

郭沫若用聪明才智,以“他年”对“昨天”,以“攀桂”对“偷桃”,以“步蟾宫”对“钻狗洞”,工整地对出了老师的上联,以高对低,以雅对俗,使自己和同学们免除了一次处罚,还借此机会明志,要做一个有作为的人。“攀桂步蟾宫”,何等有气魄,有志向啊!有这样的学生,老师怎么能不高兴呢?后来,郭沫若老先生用一生证实了他的“诺言”。

猜你喜欢

戒尺郭沫若小树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佚诗一首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送你一棵小树
我们的小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