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让客”遗风
2021-01-06郑殿兴
郑殿兴
不久前,一位朋友说他们单位一位同志病了,知情者在微信群对其表示了关心、慰问。得病的同志很感激,在微信群谈了病情,并告已“基本康复”……由此,引来了(微信群)更多关心,或祝他“早日康复”,或提供治疗方法……他呢,再一次致谢并再一次告知身体“已经恢复正常”……可是,仍有人如此继续祝他“早日康复”,如此“表示”他们的关心……
对继续祝他“早日康复”,那位同志啥感受,朋友不清楚,但他却知晓,人家对此不再回复、不再致谢了。是呀!人家说啥呢?已然告知“恢复正常”了,您仍祝人家“早日康复”,也忒没眼力见了吧?朋友有气,就在这儿了:您即便没故意否定人家的“恢复”说,即便您就为表示表示关心,也不能这么一贯制“表示”呀!朋友联想到平时有些人的此类表现,脱口而出了:“唉!典型的‘虚让客’遗风”!
“‘虚让客’遗风”?一针见血了!
“‘虚让客’遗风”,即俗话说的人际交往中的假招子。其特征,皆为虚言、虚假、虚伪……举例说,有同事或什么相熟者为了啥事,来到自家门口了,也到饭点了,便邀人家到自家去吃饭……其实,邀请者心里并无此意,只是随口一说……便是典型的“虚让客”了。倘若“虚让客遇上了热粘皮”——或因“虚让”的表演太逼真,或因被让者不谙世事……当真了,就有点儿尴尬了。
如此虚言、虚假……不单表现在“虚让客”上。平时,一些人对他人的所谓关心、关爱、关注——不过是无心的、随口说说的“关心”,忒多、忒多了。前面提到的那位同志,人家身體已“恢复正常”了,您仍祝人家“早日康复”,便属这类表现了,至少,也有这类成分了:如此“表示”的关心,连礼节性关心都难算,让人只会感到恶心……当然,此之感受,智者才会有。有些人习惯了,不会觉得是毛病——下一次碰上别的啥事儿,如此“虚让”戏,仍会照演不误的。
“‘虚让客’遗风”里的“遗风”二字,说明“虚让客”是先前“虚让客”风气的遗留、遗存。但您要问,此风啥年代开始的,不好说,真的不好说。硬要说,也只能说个大概其,肯定有些久远了、遥远了;理应说,还该说的,是智者对“遗风”会多有警觉、有厌恶。“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鲁迅先生当年在遗嘱中之所以列出这么一条,就因世事洞明的鲁迅先生,知晓很多(当然,不会是全部)“应许”是“虚让客”,当真了,只会让家人沮丧、懊丧……
面对“‘虚让客’遗风”,我忽然想到了那些“道歉秀”、那些“认认真真走过场”、那些“以会议落实会议”、那些“以文件落实文件”……更想到了那些尖锐无比的批评:“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尽管,形式主义与“‘虚让客’遗风”表现的领域、方式有所不同,但虚言、虚假的本质和对人们的危害,却是一样一样的;不管是“‘虚让客’遗风”影响、带火了形式主义,还是形式主义影响、带火了“‘虚让客’遗风”——反正两者的相互借力、相互影响的事实,铁定了,不可低估了。
所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整肃“‘虚让客’遗风”起步,便也是个可行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