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则“旧闻”引发的联想

2021-01-06官秀镇

杂文月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旧闻权钱交易背书

官秀镇

不怕看官笑话,笔者孤陋寡闻,下面這则发生在2015年的“新闻”,鄙人最近才在微信群里在被人翻炒时看到。

这一“新闻”发生在安徽省怀远县火星小学,一位名叫小赐的13岁学生,利用自己担任副班长兼语文课代表,拥有班主任赋予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自己制定了一个“索贿”规则:每次背书,必须给钱。给多给少根据每个同学向家里拿钱得手的难易程度,以及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钱容易得手,就要求多给,反之少给。他常常以检查同学作业、学习进度和背书为由收受“贿赂”。给钱就让“过关”,不给钱不仅不让“过关”,而且还逼同学吃屎喝尿。小赐所在班级,最初20多人,到五年级时连同他在内只有7人。起初收受同学背书、检查作业等“过关”钱,一次只要几块钱,到后来几十上百甚至几百地要。在5年多时间里,硬生生地从同学手里搜刮2万多元。

这一六年多前发生的事件,在人们看来,如今已成了旧闻,但笔者看后,仍感瞠目结舌,心生好些联想和感慨。

首先,从这“最小贪官”事件,让我联想起了最近从媒体上看到的年轻公职人员因贪腐劣行受到党纪国法制裁的人和事,如,江西省庐山市委原副书记周麟、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金英丽、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原副区长郭静雨等“80后”官员,或因以权谋私或权钱交易先后落马。还有更年轻的“90后”“95后”公职人员因贪腐受到党纪国法的查处。如华北某地一“90后”公职人员工作仅一年多,就侵吞、骗取公款700多万元;西南地区某省医院一“90后”会计,2017年参加工作至2019年案发,贪污公款500多万元;华东某地一位年仅25岁的不动产交易部门工作人员,一年之间侵吞国家财产数百万元;杭州余杭区一名“95后”地税窗口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11个月侵吞国家税款达595万元(见《党员文摘》2021年2期《青年公职人员贪腐新动向》一文)。

眼前晃动着的一个个年轻的贪腐公职人员,有的刚走出校门不久,有的工作才一两年,为何一有“权”就谋私呢?我在思考在寻找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毋庸置疑,那些年轻的贪腐公职人员,其贪腐思想和贪腐行为,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一度我国官场、职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思想和腐败行为对社会污染甚重。

一些年轻干部,一踏入社会,走向官场职场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病毒”感染,有的还受到单位一些手脚不干净的老同志的“言传身教”,因而误入歧途,走上贪腐道路。但也不得不承认,好些刚从“象牙塔”出来,心如白纸的年轻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和权钱接触,就产生贪腐思想和行为,与其缺乏“思想免疫力”,对权钱毫无敬畏不无关系。由此,我想到了反腐教育前移问题。即反腐教育起步不要等到年轻人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开始,而要抓早抓小,也就是说要让廉政教育进校园。让孩子在学生时代就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法治的教育,使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就崇廉敬洁,知荣辱,懂廉耻,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是非观。当然,话又说回来,要使廉政教育让学生入脑入心,让廉政的理想种子在学生心田中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学校的廉政校风、班风,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还有家风特别是父母榜样作用不可或缺。因为榜样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教育,否则,其效果会归零,甚至相反。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青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对贪腐这一社会顽疾,防病抗病能力如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若能在学生时代、育材时期,注入“防腐反腐疫苗”,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那么,当他们走出“象牙塔”,进入职场官场,掌权掌钱之后,因有对“权钱交易的免疫力”,加之国家防腐反腐严密的体制机制约束,就能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经受住各种社会风雨的考验,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笔者如是说,不知看官意为然否?

猜你喜欢

旧闻权钱交易背书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背书
春日田家
5G不仅仅是快
智库,美国特色的“权钱交易”文化
封闭式权钱交易
单纯收受财物行为的犯罪化考量
背书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