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1-01-06丁霞黄中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依从性实验组疾病

丁霞 黄中伟

(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港闸全科医学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0;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常使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COPD的方式较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病程,缓解其临床症状,但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仍具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患者预后不佳〔2,3〕。因此,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探寻有效的预防、筛查COPD的干预方式至关重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包括出生前、胎儿期、青少年期乃至老年期的管理,对改善个人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将其与互联网+手段相结合,对提高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临床对其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互联网+手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5岁,平均(66.23±2.52)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2,平均(22.01±1.12)kg/m2;病程1~4年,平均(2.77±1.0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1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5岁,平均(66.30±2.50)岁;BMI 18~27 kg/m2,平均(22.04±1.10)kg/m2;病程2~4年,平均(3.01±0.98)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1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5〕中稳定期COPD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③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④依从性较好,可配合完成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近1个月内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④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⑤伴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支气管舒张剂、祛痰、镇咳、平喘、常规抗生素、家庭氧疗及康复训练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干预措施,清理呼吸道:协助患者选取半卧位等舒适体位,给予化痰平喘等药物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痰及正确排痰(坐位,身体稍前倾,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数秒,连续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使得痰液排出;可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排痰),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增强活动耐力:帮助患者充分了解休息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鼓励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进而提高活动耐力;指导患者卧位时抬高床头,略抬高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屈曲,以减少体力消耗。心理干预:COPD患者的病情较长且疗效不佳,相关人员需有高度同情心及责任心,安慰体贴患者,以消除其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根据其文化程度采取合理方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疾病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饮食干预: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重要性,指导其低盐低脂饮食,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类、易消化等食物,少食多餐;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食欲。预防并发症干预:长期卧床可能会使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受损,管理人员需每2 h为患者翻身一次,按摩局部骨隆突处,过程中注意避免推、拉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并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新型互联网+手段的区域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措施。(1)基于新型互联网+的健康管理运行模式:患者可通过安装有健康管理APP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采集并记录个人疾病状况;通过集肺功能检测仪、指脉氧、血压计及心电监护仪为一体的可穿戴设备,收集患者生理指标;也可通过蓝牙装置连接监测的血氧饱和度及运动时间等客观资料,表现形式可以是图片、文字或视频等;采集患者的信息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传送至“医护端口”,医护人员可接收到警报提醒,并根据患者呼吸功能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医护人员可通过端口定期向患者推送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2)疾病监测:患者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及时记录自身症状变化;管理人员可将呼吸测量设备植入背心中,且将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医生端口可通过智能算法实时显示患者呼吸频率及强度、生物学指标等,保证医护人员可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延缓疾病进展。(3)预测COPD病情急性加重:管理人员可为患者发放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温度计及血压计等,患者以电子日记方式记录每日病情及体征变化情况,以预测急性发作的风险。(4)运动及自我管理:患者入院后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运动健康管理APP,该软件共包括运动、日常活动、自我管理及远距离会诊4个方面,其中运动模块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持久力训练、肌肉训练等;日常生活主要通过患者佩戴活动加速器与智能手机相连,以便医师对患者日常生活情况进行监测;自我管理:患者每日通过记录自身临床症状及用药情况等,以便医师及管理人员监测病情;远距离会诊:患者通过软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行为。(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端推送肺康复、呼吸训练及疾病预防等知识;也可通过远程通话设备与患者沟通交流,进而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肺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取德国康讯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肺功能,详细记录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期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2)对比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参照美国胸外科协会2002年推出的6MWT指南〔6〕,记录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MWD,指导患者在长30 m左右的长廊,以最大速度来回行走,直至6 min结束,测定患者6 min内步行总距离,过程中患者若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则停止试验。(3)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采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BMS)〔7〕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主要包括运动锻炼(6个维度)、认知症状管理(6个维度)、与医师沟通(3个维度)3个方面,一共15个维度,其中运动锻炼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按照锻炼时间进行计分;认知症状管理、与医师沟通采用6级评分法(0~5分),该量表总分0~69分,分数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呈正比。(4)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疗依从评定表,共包含两部分内容:可坚持系统治疗及建立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将其分为3个等级,即完全依从:患者完全自愿配合治疗,符合上述两项内容;部分依从: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意愿度整体一般,仅符合上述一项内容;不依从:不愿意配合治疗,两项内容均不符合。依从性为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1、FEV1/FVC均有所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6MWD对比 干预前,两组6MWD〔实验组(312.25±60.11)m、对照组(310.33±58.64)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P=0.901);干预后,两组6MWD均有所提高(t=6.503、3.822,均P=0.000),且实验组〔(435.12±84.25)m〕高于对照组〔(385.36±90.1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9,P=0.031)。

2.3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CDSMBMS评分〔实验组(35.11±4.12)分、对照组(34.96±4.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2,P=0.888);干预后,两组CDSMBMS评分均有所升高(t=10.286、5.416,均P=0.000),且实验组〔(53.63±8.96)分〕高于对照组〔(42.33±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6,P=0.000)。

2.4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n=30〕

3 讨 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阻特征的肺部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祛痰、镇咳、平喘、控制感染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方式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其致死率仍较高,不利于预后〔9〕。因此,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对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常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如清理呼吸道、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气体交换、呼吸功能锻炼及心理干预等,其不仅缺乏一定系统性及个性化,且对患者出院后管理方案不完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差,可能会增加疾病加重的风险,不利于预后〔10,1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不断被应用于医疗系统中,其打破传统医疗服务在时间及地域上的限制,弥补传统医疗模式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得到临床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青睐〔12,13〕。全生命周期是一种新型健康管理方案,包括出生前、胎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及老年期的管理,要求临床不仅考虑到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也需考虑对患者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善,实现医学模式改变〔14〕。本研究提示给予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基于新型互联网+手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及6MWD,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其原因在于该种管理模式下的患者通过安全相关软件记录个人疾病信息并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利于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症状有无加重,并给予相应指导,以便临床进一步预测COPD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情况〔15〕。老年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较低,传统管理方案容易造成患者就医延迟,耽误病情最佳治疗时机,将互联网技术加入临床干预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风险,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6,17〕。此外,该种管理方案通过设置运动健康管理APP对患者运动能力及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6MWD,也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该管理模式将手机作为COPD患者的健康指导工具,管理人员定期向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保证其出院后也可对自身进行有效督促,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8〕。但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尚缺乏对患者统一管理标准,无法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故后期应要求更多互联网公司参与共同维护医疗系统信息安全工作中。

猜你喜欢

依从性实验组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