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管理的突破

2021-01-06姜孟鸿范连众

辽宁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研修作业信息技术

姜孟鸿,范连众

(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中学,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践,让教育者认清了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有机会反思、改革当下的教育,憧憬创造未来的教育。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经历了迷茫困惑、犹豫无奈、艰辛摸索的阶段后,对后疫情时代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形成了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信心。“混合式教学”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发展较快,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则源于今年的疫情。疫情的到来,对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教育信息化必须有所突破。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产生于20世纪末期,其内涵从“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混合”,发展到“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经历了“技术应用—技术整合—互联网+”三个不同阶段。冯晓英教授等人梳理了不同发展阶段“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演变过程,使其内涵实质更加清晰(如表1所示)。

表1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演变

现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不仅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不同内涵下的教学模式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冯教授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线下主导型、线上主导型和完全融合型三类。线下主导型以面授的现场教学、交流、讨论为主导,基于在线和移动技术的教学为辅,在线教学和移动学习方式主要用于呈现、扩展教学资源;线上主导型以在线教学和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为主,面授的现场教学和讨论为辅,如面授(工作坊)+数周的在线学习和讨论+面授(工作坊)的形式;完全融合型将线下现场的面授教学、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移动学习三种方式完全融合、无缝连接。

二、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

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当迫切的需求突然成为可能,重大突破便会降临。”虽然混合式教学在教育理论书籍中早有论述,也有学校和教师进行过教学改革实践,但从来没有机会像疫情期间这样在中小学如此大规模地开展。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而言,疫情中出现的在线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法。不可否认,混合式教学正在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而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如何把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学生作为认知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后疫情时代教学管理工作的难点。

(一)重立教学理念

从知识为本到能力为重,从培养能力到培养素养,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绝非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完成。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悄然改变的。当线上教育成为常态,当“苦口婆心”受到时空的阻拦,当“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寸步难行,当学生的思维、行为摆脱了成人的束缚,人们对“学生”“学习”“教学”的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个体;学习可以在课堂,更可以在课外;教学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真实发生;教学过程的实质是育人,学习成绩只是教学效果的表现之一,学生的思想健康、身体健康、习惯健康都是每位学科教师需要关注的。

杜威曾说,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别人没有买你的东西,就不能说明你卖了。没有学习的行为发生,就不能说完成了教学。而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又绝非“买卖关系”那样简单。学生的学从始至终都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经历种种过程,势必回到学生身上。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在疫情初期,很多人以为几天就过去了,线上教学坚持不了多久。当教学活动必须以技术作为支撑成为教师常规能力要求之时,教师的学习能力也就成为左右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器。若教师自己拒绝学习、不会学习、不愿学习,就失去了教学生的资格。

(二)重建教学关系

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而教者主要是指教师,也包括家长,乃至学习者的同伴。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和交往过程的统一,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都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是对教学进行管理的主要工作。传统的“教师中心说”“教材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对教师的影响很大,这些说法诞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其形成和影响绝非一朝一夕,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些观念不容易改变。比如,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教师大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忠实于统一执行任务。在教师与教师之间,老教师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教学研究中是资深骨干引领,各学科相对独立,各领域只是简单渗透。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是主导,是学习资源的独占者,教学行为的发令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指令的实施者。在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中,家长的期盼、支持、鼓励和参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在三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实践中,原有的教学关系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果学校管理者相信教师,给教师搭建平台,教师便能够做出以往不曾做到的事情。各种网络平台和教学软件的使用,师生交流空间的搭建都让线上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彰显了教师主动创生的特色。青年教师在网络空间更加游刃有余,彰显青年先锋反哺的特点;单元主题教学使各学科深度融合,跨领域互相促进;师生共享学习资源,甚至有时学生比教师享有的资源还要多;学生之间互相协助、扶助,甚至出现了帮助教师解决某些问题的现象;教师不是简单的“主播”,学生有机会成为课堂的主讲者、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成为助学、导学、促学、督学、评学的综合者。此外,家长也由单向的“独断专行”转变为亲子间的民主平等,由长辈的期待盼望转变为代际间的共同成长,由随意的命令训斥转变为科学理性的沟通,由被迫的敷衍应付转变为主动的实践创造。这些都为未来的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提升空间。

(三)重构教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认为,未来教学形态将走向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并将各部分的特点表示如下图1。

图1

1.教学设计先行

教学模式的构建始于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必须考虑传统面授教学和在线网络教学如何实现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不同的学习内容应选择何种学习方式,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经验和成果,如何发挥学生间的评价促进作用等都应成为教学设计重点考虑的内容。

在信息社会时代,实行单元主题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打破原有的课时计划,采用教学内容单元建构制或主题突破式,设计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真实的学习体验。单元主题教学的设计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深刻理解,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把握,对各种资源的收集和使用,都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同时,教学设计还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要充分并合理使用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指导等。

2.信息技术融合

现代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教师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自主学习资源包。自主学习资源包既可以是整理好的文本资料,也可以是具有浓缩化、直观化、自助式、启发式特点的学习小视频,还可以是相关网址。课堂上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习质量。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践下列两种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提供资源—问题导学—答疑解惑—批阅作业—反馈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完成作业—修改进步。

第二,教师:提出任务—讲解标准—直播答疑—布置作业—评价点拨—个别辅导;学生:明确任务—自主探究—提出疑惑—展示分享—自主检测—修改进步。

3.作业设计多元

重构教学模式的另一个表现是设计多元的作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作业是这样被定义的: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后的练习、作业或实习是上课的延续,通过各种类型的课外作业,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更加巩固与完善。叶澜教授对作业的定义是: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产品,产品是否合格不仅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课外作业应少而精,形式多样化,作业的要求要具体,设计针对差异的可供选择的作业。任宝贵学者认为,家庭作业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它是连接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不难看出,以上对作业的定义和作业功能的描述都是建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在线上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线上同教师学习的时间很有限,传统的“你说我做”、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势必被抛弃。深度学习的学习任务促使教师必须设计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作业的时间、范围、功能、形式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活动为中心,以发挥平台展示功能为突破,通过个人创作、主题创作、思维导图、自我问题分析等形式表现个性的作业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多样、多元、多层次的以激发、激励、激内驱为目标的作业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重搭研修体系

完整科学的校本研修体系是学校科学管理的保障和体现。当传统的线下教研活动受到防疫需要的限制,重构适合教育形势发展和时代发展的研修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未来校本研修的主渠道将走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研修的路径地点发展到学校、家庭、社会相混合;研修的中心不仅关注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更应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去进行总体设计;研修的内容应落实三个层面的教学活动,即课前完成科学的教学设计,课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课后通过科学评价进行改进。在重构校本研修体系时,应重点关注采用何种研修方式,选择哪个平台路径,形成怎样的校本资源,解决了哪些师生实践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如何说明研修的有效性等。

在进行微观实施的层面,应努力发挥传统校本研修的优势,融合信息技术,开创多样途径。如发挥干部、骨干的激活领跑作用,通过学校领导、学科专家、骨干教师进行多样、系统的专项培训;发挥全员研修的共进作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青年先锋的反哺作用,进行以“云巡课”“云论课”为主要形式的观课议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进行难点突破,开展围绕多元作业设计、教学诊断改进、校本资源建设的“云论坛”活动。

三、混合式教学对传统教学难点的突破

线上教学的实践暴露出很多问题和危机,而这些问题当中的大多数不仅是线上教学的产物,在线下教学同样存在,只是因线上教学而更显突出。当线下教学重新开启之际,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实现跨越发展就有了可能。

(一)突破传统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困难

现代教学呼唤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如何真正融合一直成为教育的难题。美国教育学教授克来伯尼D·麦德克斯说:教育者只有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线上教学的实施,让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培训效果充分显示出来。宏观上,无论是平台选择和使用,还是教育软件的实际应用,无论是微课录制,还是在线辅导、线上教学以战代训等,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已成常态。微观上,清晰直观地展示复杂的学习内容,让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加强场景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增加趣味游戏和时代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寻找相关软件,增加教学和学习的评价功能,实现作业智能统计和学情分析等。彰显教育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时代已经来临,并将为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践证明,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

伴随着线上教学的教学实践,一大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优质资源应孕而生,这些优质资源对于未来的培训十分重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接受培训的需求和要求培训的主动性会更强,培训者的实战资源和培训技术也更丰富,这些都为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了极大的能源场。

疫情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国家、省、市、区各层级的协调领导以及各种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疫情过后,相信更多的科技公司将与教育紧密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及时收集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向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实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因材施教”,实现学校、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指导、评价自动化。做为教育管理者,应当抓住契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破长期困扰信息技术与教学真正融合的瓶颈。

(二)突破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难题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文化教育传统和评价改革的滞后束缚着教师的头脑,严格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带来的知识产出效益导致一些教师倾向于选择传统的“严管高压”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在校期间,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线上教学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显得更加急迫。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优势突出,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则令人担忧。当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常态之后,学校、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提供关于资源、过程、技术等所有的支持和服务,以发展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真正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如此。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和自主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突破传统教学管理的局限

如果教学管理理念不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疫情期间,很多教学管理者适应形势,引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静心对待思想共识,将线上学习常态化、在线工作常态化、教师自主学习常态化、混合教研常态化;他们精心思考,不辍研修,在原有研修文化的基础之上,改良方式方法,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他们不忘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信息社会呼唤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者只有暖心育人,牵手同行,才能带领广大教师共绘教育改革新篇章;只有预见教育未来的发展,才能引领教师培育祖国未来的人才。

猜你喜欢

研修作业信息技术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