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羊原绒分选及其质量控制

2021-01-06王海霞李发洲

毛纺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梳异色山羊绒

王海霞,王 和,李发洲

(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400)

山羊绒的分梳加工包括山羊原绒(简称原绒)分选、水洗、分梳加工3个环节,称为山羊绒加工预处理[1]。一般采集和收购的山羊原绒中含有各类杂质,如沙土、植物性杂草、寄生虫,人为的绳头、铁丝、各类化纤色丝,以及山羊自身的排泄物(粪尿)等,原绒中还会包含各类残次绒和非活羊抓拔绒[2],这些杂质和残次绒的存在会影响后道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原绒进行手工疏松、分类、分级等,最大限度去除原绒中的各种疵点[3]。山羊原绒分选质量直接决定了分梳山羊绒的产品质量,分梳加工成品质量直接影响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4],因此山羊原绒分选是山羊绒预处理阶段的关键工序。

目前,山羊原绒分选仍主要依赖于人工[5],选后的山羊原绒品质难以保证是制约山羊绒生产加工规模及质量的关键原因。本文对生产中山羊原绒分选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对促进分选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持续提高分选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分选原绒产品质量,实现山羊绒的优质优用具有促进作用。

1 山羊原绒分选术语

GB 18267—2013《山羊绒》中山羊原绒分选术语包括:粗毛、异色纤维、非动物纤维、其他动物纤维、杂质等,在生产实践中还经常用到以下术语:PP:非动物性纤维的一种,以聚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头路绒:将山羊肩部、背部、体侧、颈部、腹部含绒量高的部分单独分选出来作为头路绒,其纤维细而长。二路绒:将头褪绒、疥癣绒、短绒、含绒量低的山羊原绒分选出来作为二路绒,无明显异色纤维及黑色纤维。普通白绒:选后白绒中浅异色纤维明显但黑色纤维不明显,这类白绒称为普通白绒。白青绒:选后白绒中浅异色纤维及黑色纤维均十分明显,这类白绒称为白青绒。

2 山羊原绒分选工艺

2.1 国产白原绒分选

2.1.1 分选工艺过程

国产白原绒分选分为原绒分选及洗净绒复选2个工艺过程。国产白原绒分梳加工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国产白原绒分梳加工工艺过程

山羊原绒分选时要将白原绒及复选白洗净绒根据不同的特征以及对分梳加工工艺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类。原绒在收购时要以产地为基本要求进行批次编号。将同一批次的白原绒分选为选后白原绒头路绒、选后白原绒二路绒、选后普通白绒、选后白青绒4类,分别进行水洗生产加工。对4类洗净后的产品分别进行洗净绒复选,在复选时也要进行分类(见图1)。

2.1.2 分选注意事项

①除初步开松、除杂外,分选任何品种的山羊原绒首先要清除非动物性纤维、异色纤维。

②同一批次的原绒经过分选、复选后的同类产品可以合并进行分梳加工,其中普通白绒、白青绒因含量小,可以同品质多批次合并分梳。

③头路绒、二路绒可依据净绒含量,在分梳加工时对分梳加工工艺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

④因为国产白绒价格昂贵、使用范围广,进行普通白绒及白青绒的分类是为了做到优质优用。当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批次量小时,如分类过细会造成因分梳生产量过小,降低生产效率,通常可以将普通白绒与白青绒应合并为普通白绒。

⑤除常规品种外,在山羊原绒分选中还有麸皮绒、草刺绒、青绒、紫绒等分类品种,这些产品可以合并分梳。另对于油漆沥青绒、黄残绒及其他疵点绒,可以单独处理。

2.2 国产山羊紫原绒分选

国产山羊紫原绒一般是青原绒和紫原绒混合在一起的,紫原绒多、青原绒少,中间还掺杂有较粗的粗质绒。通常情况下,山羊紫原绒分选首先要分选出青原绒和紫原绒,其次还要将其中的粗质绒也分选出来,得到选后青原绒、粗质青原绒、紫原绒、粗质紫原绒。洗净绒复选时要将青洗净绒中的紫洗净绒、粗质青洗净绒分选出来,将紫洗净绒中的青洗净绒、粗质紫洗净绒分选出来。分梳时同类产品可以合并分梳。

2.3 山羊原绒分选关键步骤

根据山羊原绒分选的基本要求和选后产品的分类,将分选过程按顺序分解为取、抖、辨、除、撕、装、验、复验6个关键步骤。

①取:取料。从绒包中按层次由上而下取出适量原绒,置于分选台上,不宜过多,不要散落在过道,保障过道、脚下干净;拆包时避免线头、铁丝等杂物混入原料。

②抖:抖料。将取到工作台上的原料,取出铺平,轻轻抖动,尽量将沙土抖落。

③辨、除:辨别、清除。将抖过沙土的原绒铺平,仔细辨别原绒中有无异色纤维、非动物性纤维、其他动物纤维,并将它们取出置于相应的袋或盆中集中存放,避免混放,散落。

④撕:人工开松。将经过辨认、除尽杂质的绒撕散至均匀无大块的状态,后装在规定的原料袋中,避免混装。

⑤验:检验。将选好的白原绒10~15 kg交由检验员检验,各类产品异色纤维含量需符合无非动物性纤维、其他动物纤维、大绒团、大杂质,且松散均匀的规定,其中任何一项不符要求时必须重复步骤①~④。

⑥复验。检验合格后的选后绒由5~10人一组的复检员抽样检验,如检验出任何一项超标,该批选后绒全部重复步骤①~⑤,后再由组长重新复验。

3 山羊原绒分选质量控制

3.1 分选质量基本要求

根据生产管理经验,每批原绒均需取样分选,由检验员定出级别、分选标准,并确定标样。要求分选后的原绒无长束粗毛、大杂质、草刺绒、麸皮绒等,且绒套松散。山羊原绒分选质量控制要求见表1。

表1 山羊原绒分选质量控制要求

3.2 其他要求

①在山羊原绒分选、复选过程中,入库检验时应根据检验结果中非动物性纤维的含量,决定是否增加荧光分选工序,确保分选产品中非动物性纤维含量合格。

②山羊原绒分选过程中要保持地面干净,原料不能散落在过道;拆包时线头、铁丝等杂物不能混入原料;分拣出来的杂质、残次绒等要单独放置,及时清理,防止二次污染。

③各类选后原绒、洗净绒、选后洗净绒尽量采用专用、结实的包装袋,禁止使用编织袋及金属钩搬运,防止异色纤维污染、非动物性纤维污染。

④异色纤维、其他动物纤维及非动物性纤维含量的控制仅在山羊原绒分选工序进行,需反复检验,除检验、复验外,还要依据分梳加工的产品质量及时进行调整检验步骤。

4 山羊原绒分选中的问题

4.1 山羊原绒配料

山羊原绒的配料应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工艺及山羊绒纤维的平均细度、平均长度、色泽等因素按一定比例混合,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6]。配料使不同品质的山羊绒混合并达到相互补偿,扩大了同批产品的数量,有利于批与批之间产品品质的稳定,品质指标趋向合理,提高了低品质原料的使用价值,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山羊绒的配料对于分梳山羊绒的使用和销售是必不可少的。温渊[7]研究认为山羊绒配料工序应在山羊原绒分选前进行,但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山羊绒配料安排在山羊原绒分梳生产后进行更为合理,原因包括:①现行的分梳工艺为分档分梳[8],同一批次的洗净山羊绒经过分梳加工后会形成多个级别的分梳山羊绒,在销售或者使用前还须进行和绒,即将不同品质的分梳山羊绒搭配混合为一种产品。②山羊原绒分选是为分梳生产过程及分梳产品质量服务的,不同产区的原绒因杂质含量、粗毛含量、净绒率等不同性质差别很大,其对分梳加工过程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在分梳加工过程中要根据这些因素对分梳工艺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否则会降低生产效率、损伤纤维长度[9]。如果在山羊原绒分选前进行配料,难以保证山羊绒纤维的品质,同时易造成原本易于分梳的批次变得难以分梳,加大了分梳的难度,造成了不必要的纤维长度损伤。因此,在山羊绒分梳结束后,再根据要求进行配料、和绒工序会更有针对性。

4.2 分选工作环境

山羊原绒分选过程中原绒本身所含的尘土会随着分选时抖、撕动作进入到空气中,分选现场空气环境中的粉尘含量较大,不利于职工身体健康,也不符合工厂清洁生产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在保证工作环境通风良好外,还必须配备相关的设施,比如加装换气扇或者分选台上方安装粉尘回收装置等,最大程度地降低空气环境中的粉尘含量;同时,也要做好职工的劳动防护,尤其要做好炭疽病和布氏杆菌等职业病的防护工作[10]。

5 结束语

山羊绒是一种珍贵的天然动物纤维,不同产地山羊原绒的品质、含杂差异较大,对分梳山羊绒的品质影响也较大。近年来山羊饲养方式的改变,山羊绒原产地逐步混杂等原因对山羊绒的品质影响越来越大,山羊原绒的分选难度也随之加大,故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包括分选加工在内的科学的分梳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职工培训。这对于提升企业分梳加工技术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分梳异色山羊绒
转杯纺分梳排杂区的气流场数值模拟
双喂给双分梳转杯纺技术研究进展
《山羊绒针织品》新旧标准对比
双分梳转杯纺棉麻混纺纱工艺优化探析
2020年度河北省分梳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异色瓢虫在茄子上防治蚜虫的应用研究*
2种桃树蚜虫和天敌异色瓢虫对桃树品种趋性初探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异色瓢虫捕食和繁殖行为的影响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1例
中纤局举办2015年山羊绒检验技术交流比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