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事
2021-01-06叔平
/叔平
泡泡玛特,要最“像迪士尼”?
办公室的小朋友们,桌上都有各种神态的小人偶,这些是从“盲盒”里拆出来的。其中一个嘟着嘴、湖蓝色眼睛的小女孩,很拽的样子,特别可爱。请教小朋友,才知道这就是盲盒大牌泡泡玛特的“Molly娃娃”。
所谓“盲盒”,就是你不知道“拆”出来的是什么款的玩偶,于是一买再买,一拆再拆,为的是收集全自己喜爱的系列,有时候还会拆到具备收藏价值的隐藏款。泡泡玛特一个盲盒,59元。12个盲盒,是一套。12套,构成一箱。购买一箱,是8496元。“玩家”有大有小,若玩上瘾,所费不菲。
这是2年前的事。如今又有新事发生了:依靠“盲盒”玩法起家的泡泡玛特,竟然上市了。
凭什么可以上市?也许是盈利能力。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别为1.581亿元、5.145亿元、16.834亿元,纯利润分别为160万、9950万、4.511亿元。
疫情对泡泡玛特影响似乎也不大,2020年上半年总营收为8.17亿元,同比增长50.5%。小朋友桌上的玩偶更多了,也印证了这一点。问小朋友最喜欢的娃娃,居然不是“Molly娃娃”,而是一款叫做labubu的娃娃。在记者看来,这个帽檐低低的小男孩玩偶,可爱度不及小外孙百分之一。但在“娃圈”,就是那么受欢迎:2019年双11,这款labubu玩偶55000个在9秒内被抢购一空。
突然想起著名质量管理大师狩野纪昭的“惊喜质量”模型。盲盒娃娃的玩法,不正是诱导人们在随机的不确定性中去追求“惊喜”么。而且,故意营造“抽不中”心仪娃娃的做法,让“惊喜”极为稀缺,导致偶遇“惊喜”时人的脑海中多巴胺大量激发,快乐自不必言说。
谁都从孩儿阶段过来,谁都深藏着童心。盲盒娃娃的粉丝覆盖18岁至35岁人群,连60岁以上的都有。而且,即便“抽不中”心仪的娃娃,这些融入了艺术、潮流、绘画、雕塑等多元理念设计的成人玩偶据说也有治愈能力,会随着人的心绪变化而变化。
“Molly娃娃”的设计者香港设计师王信明曾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有过一段讨论。王宁认为“Molly娃娃”看起来有点木木的,是否可以让她的嘴角往上翘,像在笑,或者向下撇,像是在生气,这样可以更市场化、更可爱一点?但王信明认为无表情才好,这样“你开心的时候看她是开心,你不开心的时候看她是不开心”。
其实,很多经典设计都有类似的语言,比如Hello Kitty就没有嘴巴。泡泡玛特的过人之处,就是它拥有很多设计师,头部设计师就有二、三十个,还配备了一支上百人的IP设计转化团队,将艺术化为商业。此外,泡泡玛特还拥有行业最大的线上社区“葩趣”、亚洲最大的潮流玩具展、线下约140家门店、七八百个自动售货机……看来,这个生态链已经为其品牌筑起了“护城河”。
创始人王宁“野心”也蛮大,曾向媒体袒露了“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的心声。
迪士尼通过一系列电影剧集持续产出IP,形成了IP商业化和授权扩张的经营模式。泡泡玛特行吗?据说目前在运营的93个IP,自主研发的只有12个。爆红IP“Molly娃娃”取得的授权也只有4年。
更何况,中国潮玩市场已经涌进了数百个参与者,TOP 1的泡泡玛特市场份额为8.5%,但紧随其后的TOP 2,市场份额为7.7%。
还有,就是泡泡玛特品牌生态链的质量问题。办公室小朋友就抱怨:“黄牛太多了,稀缺的娃娃根本轮不到我们!”
上游IP授权业务不够充分,下游二手交易没有规约,这可是品牌大忌。泡泡玛特其实也很清醒,招股书明白无误地指出了三大风险:“产品为第三方代工,质量无法把控;依赖经销商,但无法掌控;IP合作可能不稳。”
看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啊。
从香奈儿被罚,看化妆品监管
香奈儿,这块响当当的品牌,最近被罚了。
缘何被罚?原来是“因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发布了虚假广告。香奈儿(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因此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20万元,并责令停止发布。
20万元,对香奈儿来说,只是区区小数,但它含着重要警示:化妆品广告来不得半点虚假。
香奈儿违规涉事的产品,是“香奈儿奢华精粹乳霜(轻盈)”、“香奈儿光采晚安修护面膜”,其在网页广告违规使用了“护肤功效……色斑淡化”“护肤功效……抑制黑色素”“产品配方……抑制色素-白梅精粹,抑制黑色素生成是光采晚安修护面膜的第二大核心功效……”等化妆品广告违禁词。
有人把化妆品广告违禁词整理成四大类。按护肤功效分,计有:祛(去)黄、祛(去)斑、去(祛)印、去(祛)皱、消除皱纹、去(祛)除皱纹、平皱、修复断裂弹性(力)纤维、提高肌肤抗刺激、化解死细胞、去除雀斑、抗辐射、抗紫外线、美白、亮白、润白、排毒;按肤质分,计有:过敏、防敏、敏感、新生、换新、抗敏、修复、焕肤、焕然新生;按学术性词语分,计有:最高、最大、最强、极致、极限、强效、强力、抗氧化、特效、高效、全效、强效、速效、有机xx、专业xx、含xx精华、纳米xx;按夸张用语分,计有:全方位、全面升级、控油、激活、活化、消除、彻底祛除等。
事实上,如今的化妆品,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这功效、那功效,这添加、那添加,很多新名词、很多新原料,令消费者“云里雾里”,弄得不好,会害人。对此,国家早有察觉,出台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了。
与同时废止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来比较,新条例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当然不止卫生方面了,而是扩展到了与化妆品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全部要素及过程。更为严格的是,参照药品管理法,建立了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责任制度,出了问题“问责”到人。而监管的方法,是按照化妆品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以及宣称“新功效”等六类作为“特殊化妆品”,实施注册制管理。对宣称“新功效”的,也有种种严格要求,如要求其在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同时,对产品宣称具备的功效进行科学的分析验证,同时要避免违规宣传的出现。不然的话,不仅处罚到企业,还将“处罚到人”。
品牌汽车4S店,谁的服务好
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4S,就是Sale(整车销售)、Sparepart(零配件)、Service(售后服务)、Survey(信息反馈),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经营单一的品牌,在提升汽车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
最近,中消协对15个城市1343个汽车4S店做出测评,发布了《20个品牌汽车4S店服务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报告》。报告显示,综合满意度得分为82.7分,总体表现良好。
这20个品牌涉及23家汽车厂商,包括德系品牌(4个):奥迪、宝马、奔驰、大众;法系品牌(1个):标致;国产自主品牌(8个):宝骏、比亚迪、长安、哈弗、吉利、奇瑞、荣威、五菱;韩系品牌(1个):现代;美系品牌(3个):别克、福特、雪佛兰;日系品牌(3个):本田、丰田、日产。
23家汽车厂商4S店服务满意度按照得分排序,长安汽车4S店服务满意度排名最高,为84.2分,标致汽车4S店服务满意度则以80.2分垫底。
调查发现,不同城市4S店服务满意度有差异,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特点;不同车系4S店服务满意度从得分上看总体差异不大,德系得分最高、法系得分最低。
测评显示,乱收费现象、人员服务问题、车辆保险服务仍是4S店销售服务的三大顽症。有18.0%的消费者表示曾遭遇4S店以场地费、仓储费等名义收取出库费,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有13.0%的消费者表示4S店销售人员以贷款购车优惠等方式暗示消费者可以采用贷款买车,但是贷款则需要支付数额不等的金融服务费。
合同中的文字戏码,也值得关注。比如,合同中“订金”、“定金”,意思并不相同。若消费者交了“定金”后又不想购车了,那4S店就有权不返还这笔费用。若是“订金”,消费者则可以要求其返还。
遇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中,有49.3%认为4S店存在“夸大问题、零配件只换不修”问题;48.2%的消费者遇到过“同一故障反复修”等问题。此外,超过两成的消费者认为在4S店的实际消费比预想中要高;近四成消费者认为4S店工时费标准高;七成消费者认为4S店服务中“配件价格高”等。此外,消费者维权中还存在“取证难”“鉴定难”两大问题。
看来,4S店问题不少。但问题也蕴含着机遇。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品牌提升的过程。
“嘉植肴”,人造肉市场开打
最近,雀巢公司在中国投放了一个新品牌“嘉植肴”,标志着全球人造肉市场正式开打了!
此次雀巢投放的“嘉植肴”品牌,一下子带出了10款产品,计有4款面向专业餐厅的植物汉堡牛肉饼、植物鸡块、植物牛肉糜及植物猪肉糜,6款面向零售市场的素香酥鸡块、素麻辣香锅、素宫保鸡丁、素红烧狮子头、素红烧肉和素香肠。
感觉是不是将中国传统的“素食荤吃”一网打尽了?!而且,雀巢公司还将生产线开设在了中国,天津的第一条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在200天内完成了建设。“希望让雀巢的植物肉产品能赶上中国消费者的年夜饭。”雀巢公司的人如此说。
植物肉产品有没有竞争力呢?据说价格与肉类差不多,但植物肉产品有着高蛋白、无胆固醇、无反式脂肪等来自健康方面的多重益处,并且“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外国人把植物当肉吃,是跟咱们中国人学的。食用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产品,是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传统。只是可惜,我们中国只重品类,不打品牌。
好了,现在人家把中国的品类一网打尽,装进了品牌。我们还有戏吗?
答案是:当然有。虽然中国企业在做品牌方面觉醒得晚,但中国人的口味,本土厂家更加熟悉,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但这个优势,还要看能不能把握得住。因为现在什么都是大数据了,中国人的口味、偏好,全掌握在拥有消费者数据的电商手里。只要拿得到数据,善于挖掘开发,外国人、中国人机会均等,因为“世界是平的”。
说到这里,不禁五味杂陈。中国人的市场、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口味,本土企业竟然已经掌握不了优势!看来,研究消费者、设计出更加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还要仰仗数字化转型。做品牌,当然也要仰仗数字化转型。
当然,还要仰仗高科技。高科技可以让植物变成“荤菜”,还可以让细胞变成“荤菜”。最近有一则很猛的消息,就是“新加坡批准出售人造鸡肉”。这种“鸡肉”,是用鸡的细胞在试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还真是“荤”的,不过不用杀生,也比较环保。据说中国的细胞培养肉也已经推出,是猪肉。不过,还没有听说有谁像雀巢公司那样,通过投放一个品牌带出多种产品的方法来做。
看来,做品牌,还是老外在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