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传播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过程的探索研究*

2021-01-06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设性高校教师思政

王 笋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媒介形态与媒体业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构架出了城市传播形态,重构了人们公共交往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重要文章中提出: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网络搭建的高校传播环境下,如何将网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占领网络阵地,争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实现线上线下、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成为当今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理论基础梳理

邹振东教授在分析舆论传播效果时提出了弱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舆论世界是强肉弱食的传播世界,舆论世界的强弱与现实世界的强弱刚好倒置。现实中的强者恰恰是舆论中的弱者,舆论的能量朝着有利于现实中弱者的方向运动,现实中的强者要在舆论中获得优势必须与弱者相连接,必须从弱者中汲取舆论的力量[1]38。将此理论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勾连,其传播效果流向如下。

在现实课堂教育方面,教师是这场信息互动中的强者,他们主导着信息的流向,学生则处于弱者地位,呈现出相对被动的信息接受行为,因此课堂教育的传播是否致效与教师的传播者身份有着更为重要的密切关系。

在网络教育中,不含课程的线上授课,教师主要试图运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但是学生是否接受这些信息以及接受的信息对个人认知行为产生多少影响的传播效果都无法量化。在这场信息互动过程中,教育强者身份教师实际处于弱传播的境遇,学生则在这场传播中起强传播效果。

因此高校要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致效,必须在合理运用融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在这场传播中的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自愿、自觉、自发地接受这场教育信息并传播。

2 教育过程分析

2.1 教师,教育引导者的定位

在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中,教师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师的强者身份,保证教育又红又专的性质,保证教育围绕立德树人展开。在这场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发挥精英式意见领袖的作用,做思政教育的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那些精英式的意见领袖凭借其“名望”,打破了传播媒介、传播组织的限制,在传播的世界里起到了力挽狂澜的领袖作用。那些具有此特点的老师,可以走到镜头前面,直接对同学进行宣教。这类教育者,往往因为其名望的影响力,实现的教育效果明显。

②引导学生为自己代言,做思政教育的引导者。2018年对某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关于网络剧接受情况的问卷调查,参与答卷的该校8 293名同学中,有5 903名同学认为周围同学的推荐对其观影产生最大影响,其比例高达71.18%[2]。充分证明了学生在网络教育传播中具有强传播作用。这就为高校教师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引导学生为自己代言,通过学生之口实现对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因此如何发挥学生(尤其是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内容,选择上的建设性

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洪流猛至,高校要实现网络思政教育致效,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注重“新”与“重”,教育内容需选择当下的、重要的内容以引起学生注意,为下一步的教育信息的被接受提供可能。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建设性新闻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理念。

建设性新闻是近年来在全世界传媒业中重点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它也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建设性新闻“可以激发用户参与对话,助力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推动媒体价值的实现”。[3]中国对其也非常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已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2019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苏州成立了中国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该理念将作用视线转移到问题的解决上,侧重对受众认知的影响。建设性新闻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勾连,发现在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首先,传播目的的一致性。建设性新闻旨在受众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与解决,这与高校思政教育教育学生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其次,传播方式的一致性。建设性新闻与高校思政教育都侧重于问题的导入,试图引导受众通过对问题的接受而引起进一步的认知。

另外,传播内容选择上的一致性。建设性新闻不再强调新闻的及时性,转而选择对社会影响大、反映社会现状的事件。这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高度一致。

同时,对受众偏向性的一致性。建设性新闻更加关注的是社会大众对这些新闻的关注与认知,这种传播偏向与高校的教育学生的偏向是不谋而合的。

在网络弱传播的环境中,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对建设性新闻理念的融入与践行是符合传播规律的。高校通过对教育内容的议程设置,选择当下重要的问题进行政治引导,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2.3 媒介,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

麦克卢汉的“媒介”论,在当今世界已经充分印证:在互联网的延伸下,依托于网络构建了新的传播环境,实现了“地球村”。在网络的空间内,实现了在人的内向传播(自我传播)与外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相互作用下的最终实现个人的自我传播过程。而思政教育的媒介选择对是否在网络弱传播环境下,对大学生真正产生教育引导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对教育信息的接受。

首先,注重传播媒介的选择。在融媒体时代,传播致效往往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介共同发力的结果。这种融合体现在传播介质上的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的融合;体现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融合。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仅通过“两微一端”进行教育的思路已经完全适应不了当下的网络教育形势。在媒介管理的思维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一种或多种传播媒介、平台进行推送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议题。

其次,偏重视频的传播效果。从传播效果来看,视频的传播效果整体优于图片传播,又优于文字传播,以视传播作为存在的基本要素已经成为城市传播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网络传播致效的最重要方式。

2.4 学生,教育实现的对象

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最终落脚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在网络弱传播的环境中,除了教育要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推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外,还应考虑将学生引入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学生“老师”,实现以学生育学生。

学生的互育,将老师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注重进一步放大学生的强传播功能,引导学生转换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声者,通过学生自己的口吻、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向自己周围的同学进行思想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对周围同学起到示范教育效果,实现了高效网络思政教育中教师这一现实强者与学生网络舆论强者的连接。这样的网络教育模式为实现学院全员育人提供新的范式,是落实“三全育人”,形成依托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一个手段。

3 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图构建

当代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效果可通过以下模式图进行展示。该图示集中体现了教师、大学生与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意见领袖三者之间的关系、传播方向、传播效用以及传播效果等。

图1 高校教师网络思政传播模式

首先,这个模式集中反映了网络弱传播环境下的有反馈的互动型思政教育传播模式,对于组织传播等传播模式并不适用。在高校教师的网络思政过程中,要教育致效,在传播者与受传者间主要考虑三个因素:高校教师、意见领袖及大学生,其中高校教师引导着整个思政教育的方向,意见领袖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是目标受众。

①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教师处于主要传播者的角色,是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的源头,应把控整个传播的教育高度及方向。

②意见领袖是综合性的社会角色,其构成可能是掌握话语权的在传播中活跃度高的大学生、可能是网络中某些网络红人或大V、也可能是学生认可度高的高校教师。这一因素构成极具复杂,是整个传播效果中最难把控的因子,但其在整个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网络思政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某些热点事件的二次传播者。

③大学生是整个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对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是在他们身上最终呈现。

其次,这个网络思政传播模式图展现了教育的传播方向及传播的效果。其中箭头方向代表了思政教育的传受双方,实线、虚线与编码、释码关系代表了传播者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及最终的教育效果。以“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关系为例,高校教师在此次教育中非常注重此次的编码过程,但其教育内容译码的传播效果却一般。

结语

在传播规律中,“主旋律传播最不容易”[1]124。高校要在网络阵地上的思政教育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这场信息互动中必须注意教育的表达方式、方法,实现由“弱势”向“强势”转换;注重意见领袖,尤其是意见领袖的作用,区分注意力、影响力、号召力、“意见领袖”在引发关注、影响认同或改变行为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在传播内容上,要选择易于传播又合适作为思政教育载体的内容,通过合适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争取教育效果最优化,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建设性高校教师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思政课“需求侧”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