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古木加康地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2021-01-06王燚董磊黄勇杨学俊吕志伟贾小川叶春林韩飞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雅拉香波测区

王燚,董磊,黄勇,杨学俊,吕志伟,贾小川,叶春林,韩飞

西藏古木加康地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王燚[1],董磊2,黄勇2,杨学俊1,吕志伟1,贾小川1,叶春林1,韩飞1

(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81;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 610083)

西藏1∶50 000古木加康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首次采用洋板块地层(结合带)构造-岩石地层填图方法对地层进行划分;进行了大量锆石U-Pb测年,划分出了寒武纪、晚三叠世、白垩纪以及始新世四期岩浆活动;大致划分了三个变形期次、三个变形亚带;对测区构造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析,划分了三个构造期次,五个构造单元,建立了构造格架。

古木加康地区;1∶50000区调;构造-岩石地层填图

项目位于西藏东南部古木加康地区,包括江当、古木加康、宗许3个1∶50 000标准图幅,面积1 320km2,地跨乃东、朗县、曲松、隆子、加查五县,主体位于曲松县境内,位于北纬28.67°~29°、东经92°~92.5°之间。测区已开展了1∶100区域地质及矿产调查、1∶200 000区域地质调查、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周边的加查、隆子、哲古和琼果等地区均开展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

项目组以丰富的野外实际资料为依据,在学习并充分运用前人资料与成果基础上以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为指导,在测区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矿产、旅游等基础地质方面均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新认识,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雅拉香波穹窿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样式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表1 洋板块地层(结合带)构造-岩石地层划分表

1 地层

地层学自产生以来,一直以地层层序律、地层原始水平律、地层原始侧向连续律、地层化石层序律和瓦尔特定律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原则,对正常沉积地层进行研究,将其称之为史密斯地层学(Smith stratigraphy)。对于发育于造山带内的地层,虽均为变质地层,但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仍将其与未变质的沉积岩区的岩石地层一样对待,将造山带变质岩中发育的透入性面理当作原生面理,将反复叠置的地层当成正常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将变质地层与未变质的沉积地层一样进行地层的群、组、段划分和厚度丈量,这样导致测量的数据,划分的群、组、段,测量的地层厚度等与事实完全不符。

本次调查区域属于高变形变质区域,地层已经被反复多次折叠,已无法根据传统的史密斯地层调查方法进行划分,故本次调查采用了洋板块地层(结合带)构造-岩石地层进行划分方法。

图1 涅如组碎屑锆石频数图

1)本次根据是否为洋板块地层划分为主洋板块的仁布-曲松构造地层分区和康马隆子地层分区,根据是否发生活动边缘俯冲作用,将其划分为活动边缘俯冲增生杂岩、被动边缘沉积-构造地层以及残留盆地三个部分(表1)。测区原划的郎杰学群(构造上称郎杰学增生楔)解体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为活动边缘建造,新建立了琼结增生杂岩以及邦浪岩组,具蛇绿构造混杂岩特点,属活动大陆边缘俯冲增生杂岩。南侧划归为晚三叠世郎杰学群,具有复理石特征,属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划分为江雄岩组和宋热岩组,对其岩性组成、结构、变质变形等进行了重新厘定和划分(表1)。

图2 测区岩浆岩分布图(编号见表2)

表2 本次岩浆岩测年数据一览表

注:所有测年样品均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LA- MC-ICP-MS实验室完成

2)在涅如组板岩中采获了大量双壳类化石:短圆海燕蛤Chen、虚海燕蛤小亚种(相似种)cf.Yin et Hsü、近褶海燕蛤Kittl、海燕蛤(未定种)sp.和类皱海燕蛤Gümbel,反映出涅如组地层年代为T31,属于卡尼阶;另外利用碎屑锆石对其进行定年,获得涅如组地层中碎屑锆石最年轻的锆石峰值为225-275Ma,同样指示其形成年代为晚三叠世T3。

3)本次新建洛村组地层,根据沉积层序划分为五个岩性段,时代为第四纪上更新世。光释光年龄主要集中在0.025~0.078Ma之间;收集的14C同位素年龄值主要位于30~40ka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洛村组沉积时代为上更新世。推测洛村组是由藏南地区错那-沃卡裂谷和古堰塞湖共同作用形成,并找到了古湖出水口位置、初步计算湖面高度、湖水面积等,并认为邱多江古湖可能是雅鲁藏布江中部超大古堰塞湖的一部分。

2 岩浆岩

1)本次针对区内雅拉香波、涅如组、朗杰学群的岩浆岩测制了大量的年龄数据,采用点位置见图2,年龄值见表2。

2)对测区侵入岩进行了详细的解体划分,建立了侵入岩的填图单位。建立了测区构造-岩浆事件演化序列。划分出了寒武纪、晚三叠世、白垩纪以及始新世四期岩浆活动。

表3 测区岩浆活动时序表

3)在邱多江幅最西侧的觉称安新发现了片麻花岗岩体,面积约为2.5km2,获得LA-ICP-MS锆石U-Pb测年年龄值为501.3±2.1Ma,大致时代为寒武纪;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其源岩为上部地壳,可能是粘土岩与砂质岩混合的沉积岩在高温环境下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

4)本次在多江乡色吾村附近热岩组B岩段新发现了大量变基性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介于126~134Ma左右,属于早白垩世。在TiO2-FeOT/MgO图解和Zr-TiO2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变基性岩落在板内玄武岩与MORB区域的结合区域;在(La /Nb)PM-( Th /Nb)PM图解中变基性岩均落入地壳混染区;Nb/Yb-Th/Yb图解中,变辉绿岩样品全部落入岩浆混染作用区,同样说明岩浆受到了地壳混染。这些变基性岩通过野外和镜下观察无法判断其原岩成份,如若该变基性岩为火山喷发作用形成,说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该地区不仅有晚三叠纪地层,在白垩纪可能存在火山沉积作用,并因此可新厘定出白垩纪地层。

图3 变基性野外和岩镜下照片

Pl-斜长石,Qtz-石英,Bt-黑云母,Chl-绿泥石

3 变质岩

1)本次将测区划分三个变质亚带(图4),分别是江当-宗许变质亚带(Ⅱ)、雅拉香波变质亚带(Ⅰ)和色吾变质亚带(Ⅲ),各变质单元的变质作用类型、变质相带特征见表4。

表4 测区变质单元变质相带划分一览表

2)测区变质期次大致划分为三期,分别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以及新生代。前寒武纪为变质基底早期变质事件时代;中生代保存较完整,为雅鲁藏布江洋盆沉积体系接受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时期;新生代穹隆构造相关的区域岩浆热流变质叠加于早期区域变质作用之上,形成较为复杂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

4 构造

1)对测区构造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析,划分了构造期次,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将其划分为早期构造、主期构造以及晚期构造三个期次,主期构造指的是碰撞期的构造变形,主期之前的构造统归于早期构造,将主期之后的构造归于晚期构造。

2)对测区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梳理,从南向北将其测区划分为:将测区划分为色吾-帮布琼结增生杂岩带(Ⅶ3-2-1)、龙巴日玛冈组残留盆地(Ⅶ3-2-2)、卡巴-错果吉拉朗杰学群沉积构造带(Ⅶ3-2-3)、纽麦拉-查拉布涅如组褶冲带(Ⅶ4-1-1)以及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带(Ⅶ4-1-2)五个构造单元。

图4 古木加康地区变质地质图

3)新特提斯演化的主期构造为碰撞造山过程形成的构造,包括挤压构造、走滑构造和伸展构造。建立了填图区主期构造的似花状构造样式,从涅如组及朗杰学群的由北向南叠瓦状逆冲构造样式,到北侧邦浪岩组中的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构造。

4)对测区雅拉香波穹窿的三层结构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划分,并对其构造期次及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雅拉香波穹窿的形成经历了2期变形:第一期变形为印亚碰撞向南的逆冲,这期构造变形分布最广;第二期变形为统一的上盘向NNW的运动,即藏南拆离系(STDS)向NNE的拆离,是变质核杂岩形成的主期变形。

5)根据测区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特征及区域资料对测区地质发展史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测区地质发展演化史,划分为:前新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基底形成阶段、稳定陆架阶段)、新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雅鲁藏布江洋的扩张-俯冲增生造山演化阶段、雅鲁藏布江洋的消亡-碰撞造山演化阶段)、STDS伸展拆离以及高原隆升阶段,隶属于4个构造旋回。

5 其他方面

1)调查研究了测区主要矿产,对造山型邦布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时代成矿潜力等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实地调查显示邦布金矿明显地受主期构造最晚阶段的正断层系统控制,矿体主要分布于北西-北北西向正断层之中。

2)根据研究区旅游景点的分布,结合人文景观、交通状况及沿途景点,将填图区划分为邛多江草原野生动物旅游区、色吾温泉旅游区、雅拉香波雪山旅游区、洛林土林及洛村石窟四个地质旅游区。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西藏古木加康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H46E019009,H46E019010,H46E019011)[R].2019.1

[2] 董磊,李光明,黄勇,曹华文.藏南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琼结杂岩早白垩世变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8(04):1-12.

[3] Yong huang,Hua-wen cao,Guang-ming Li, etc. Middle-late Triassic bimodal intrusive rocks from the Tethyan Himalaya in south Tibet:Geochronology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Lithos.2018,318-319:78-90.

[4] Cao H, Huang Y, Li G , et al. Late Triassic sedimentary records in the northern Tethyan Himalaya: tectonic link with Greater India[J]. Geoscience Frontiers, 2018,1: 273-291.

[5] 董磊,李光明,黄勇等.藏南雅拉香波穹窿核部花岗片麻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矿物岩石,2018,38(4):76-87.

[6]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1:25万隆子县幅、扎日区幅地质调查报告(H46C004003、H46C004003)[R].2005

[7] 王燚,董磊,叶春林,等. 西藏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色吾村地区白垩纪变基性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2020(4):459-470

[8] 董磊,李光明,王燚,等.藏南雅拉香波穹窿角闪片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20,05:556-568

[9] 王燚,董磊,杨学俊,等. 青藏高原南部邛多江盆地新建更新统洛村组地层特征及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0.(待刊)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of 1: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Gumujiakang Area, Tibet

WANG Yi1DONG Lei2HUANG Yong2YANG Xue-jun1LÜ Zhi-wei1JIA Xiao-chuan1YE Chun-lin1HAN Fei1

(1-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are REEStrategic Resources, 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610081;2-Chengdu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610081)

1: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Gumujiakang area, Tibet is carried out by mapping method of tectonic-lithostratigraphy for oceanic plate strata (joint zone). Four magmatic activity periods such as Cambrian, Late Triassic, Cretaceous and Eocene, three deformation stages are divided by a large amount of zircon U-Pb dating data. Three deformed zones are divided. Three tectonic periods and five tectonic units are divided. The tectonic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in this region.

Gumujiakang area; 1∶50,000 regional survey; tectonic-lithostratigraphy mapping

2020-02-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308,SQ2018YFC06016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15)

王燚(1985-),男,四川省威远县人,工程师,从事地质学相关研究工作

P56

A

1006-0995(2020)04-0561-05

10.3969/j.issn.1006-0995.2020.04.007

猜你喜欢

雅拉香波测区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洗发水柔顺功效评价方法
雅拉谷:一个产区两个故事
轮轨垂向力地面连续测量的复合测区方法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
新加坡首家“雅拉生鲜”入驻我国成都
广州汇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汇夫香氛宠物香波测试
用脑波解析技术对香波的清凉感进行定量评价
洗发香波中流体屈服值与配方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