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布置探讨
2021-01-06蔡渊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
蔡渊 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
xx煤矿原有的开采范围属于矿区中井田5~15线之间童子岩组三段煤层。矿井东西宽度大约3-5km南北长约2.4公里,开采标高+349m~-210m。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设计能力21万t/年。主平硐标高+339m,后通过一对主、副暗斜井延伸至+150m水平。+150m水平为矿井的第一水平,矿井目前生产采区一采区(12万t/年)、二采区(9万t/年)。
一、采区设计要求
延一采区作为一采区的接替采区,其范围以勘探线为界,南至5勘探线,北至10勘探线,东西分别以+150m水平和±0m水平标高为界。采区煤层倾角平均45°,东西倾向斜长约270m,南北走向长约1170m。延一采区可采储量为141.3万t,采区垂高为150m.延一采区为一采区接替采区,因此该采区生产能力确定为12万t/年,采区的服务年限计算如下:
服务年限 T=Z/(A×K)=141.3/(12×1.5)=7.85年
式中:T为服务年限;Z为可采储量;A为生产能力;K为储量备用系数(取1.5)。
保安煤柱留设的原则是巷道两侧10m;断层、边界、隔水煤柱20m,该部分的煤量损失已包含在可采储量备用系数中。
计算结果为:+150m水平以下可采储量141.3万t,服务年限为7.85年。
二、采区开拓方案选择
(一)开拓方案一
根据资质单位对原一采区+339m主提升绞车为洛阳源创煤矿机械厂生产的JK2×1.8-20型绞车进行论证,结论为“其提升能力为20.1万t /年,能满足延一采区生产能力要求12万t /年”。
结合延一采区范围煤层赋存特点,对一采区轨道下山按原有方位及25°坡度往下延深至±0m水平,作为延一采区轨道下山,预计开拓工程量约为2080m。
优点:充分利用现有一采区提升系统,减少运输环节;生产系统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运输系统相对简单;系统用人少,年运行费用低,减少施工工程量及资金投入。
缺点:主下山长度延伸,主绞车提升距离增加,循环时间增长;下山延深施工时,会对上部区的提升带来短暂的影响(主要是贯通时的影响)。
表1 方案一与方案二项目对比增加投入情况
(二)开拓方案二
重新选点布置轨道,自成一套独立的运输系统,预计开拓工程量约为2420m。
优点:独立提升系统;
缺点:采区运输多一道+150m运输转载环节,运输耗时长,车皮周转率较低;施工工程量增加;系统用人年及运行费用增加(见表1)。
(三)采区区段的划分
延一采区轨道、人行上山均布置在童子岩组第三段下亚段28#煤层的间接底板,其岩性为细砂岩与泥质砂岩互层,岩性较好。根据井田历年来的开采经验和本采区煤层赋存情况,为确保安全生产,保证采区内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替,提高煤炭回收率,降低万t掘进率,达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该采区分为四个区段,即+150m~+110m区段、+110m~+70m区段、+70m~+30m区段、+30m~±0m区段,+150m区段可充分利用现有一采区生产系统开采。
三、采区主要生产系统
(一)运输提升系统
原一采区+339m主提升绞车为洛阳源创煤矿机械厂生产的JK2×1.8-20型绞,前期担负一采区+190m、+150m区段生产及延一采区的开拓。延一采区建成投产时,主要作为延一采区各区段生产出来的煤炭、矸的提升和设备、材料的下放;各区段运输平巷采用2.5t蓄电池机车牵引一tU型矿车进行运输,经采区绞车提升至+339车场,再由7t架线电机车牵引经+339m集中运巷到+339m平硐再到地面煤台、矸石山。
(二)排水系统
为二级排水,在延一采区的±0m水平设计有独立的水仓,本采区各区段的涌水经人行下山自流至±0m水平的水仓,再由±0m水平的泵房集中排放到+150m中央水仓,再由+150m水平中央泵房集中排放到+339m水平,矿井水经+339m平硐自流排出至地面。
(三)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由+339m主平硐进入,经主、付暗斜井,然后由采区的轨道下山至各区段进风石门,再由4.5KW局部通风机供风给掘进工作面及准备采煤工作面时使用,采煤工作面则采用全负压通风;各作业地点的污风流经区段回风巷汇入采区总回风上山,最后通过+435m风井抽出地面。
四、结论
通过对XX煤矿延一采区布置的探讨和采区实际生产情况得出结论:“结合延一采区范围煤层赋存特点,对一采区轨道下山按原有方位及250坡度往下延深至±0m水平,作为延一采区轨道下山;在+150m通道B6测点25m处,沿23#煤层底板,按2310方位,以250的坡度延深至±0m水平作为延一采区人行下山”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一采区提升系统,减少运输环节、统用人少、年运行费用低、降低开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