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广播电视媒体数字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2021-01-06孙学敏王晨阳

河南社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管理系统资产

孙学敏,张 宇,王晨阳

(1.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媒体与传播系,英国 伦敦 WC2A 2AE;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安徽 合肥 230026)

一、数字资产管理:缘起、概念与优势

媒体资产管理指对媒体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对现有媒体资产的深度开发,并努力拓展新的业务模式[1]。为了达成经营目标,广播电视公司必须统筹全天播出时段,合理调配各类数据库所提供的媒体内容资源,以满足受众需求,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以往完成如此庞大的管理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获得潜在收入的最佳方式便是从原本的实体方式转向数字化管理运营方式。从传统资产管理方式向数字资产管理方式转变,成为广播电视公司的选择。

媒体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需要对原本存储在各种物理介质上的内容进行数字化整合,并将其链接到一组数据库记录和元数据的存档中。但是,为了充分发挥媒体数字基础架构的价值,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转型,即建立媒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为此,施里夫斯(Shreeves)和克拉金(Cragin)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定义为一种具有收集、获取、管理、传播和保存内容的数字服务系统[2]。

数字资产管理代表了一种完善的数据管理方案,它允许将内容安全地存储在虚拟存储库中,并能通过描述相关内容、所有权和格式来对元数据进行搜索、组织和管理。元数据即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肖珑、陈凌等将元数据定义为描述一个具体的资源对象,并能对这个对象进行定位、管理且有助于它的发现与获取的数据[3]。元数据的标准集合包含三个方面:(1)提供描述网络可访问材料的标准方法;(2)允许进行更精准的查询;(3)按主题对数据进行分组,以帮助搜索引擎呈现结果[4]。

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在于用统一的数字媒体系统取代以往依靠标签和分类进行管理的实体媒体系统。这涉及基于文件的视频服务器的开发,该服务器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存储大量内容,提升广电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效率[5]。数字资产管理的优势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相较于原有实体存储带来的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数字资产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大大降低了媒体内容存储和检索的成本。其次,传统物理检索面临着成本和形式的多重掣肘,而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支持高效的大规模发行和编程许可。再次,数字资产管理为现代广电集团内容制作流程变革提供了新进路。

二、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驱动力

受众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是广电媒体采用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一大驱动力。受众对高质量内容的追求和对跨媒体使用的需要,意味着广电媒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满足受众在色彩在线、图像稳定性以及数字处理所引起的任何可见轮廓或图像成像等方面的要求。在Web 2.0 时代,广电媒体内容需要满足跨媒体传播的要求,这一状况增加了内容传输的不确定性,以往在单一媒体渠道能够进行稳定传输的内容,在跨媒体渠道可能会出现传输故障,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符合行业标准和跨媒体传播需要的视频和声频生产与传输格式。而传统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难以形成统一格式,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建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以适应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的变迁。

用户内容生产(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模式的兴起是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发展的另一驱动力。基于Web 2.0 技术的社交媒体融合了媒体、元数据、用户和工具等多种功能,催生了用户内容生产模式。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从被动接受的“观众”转为主动获取的“用户”,其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媒体内容生产和发布过程[6]。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底层架构内含互联网基因,具有较强的动态调整能力和跨平台制作与分享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社交媒体时代传播环境的新变化。考虑到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超媒介传播的需要,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更大范围的媒体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和混合云数字管理平台(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CMP)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集成数字资产与云技术,将广电媒体内外部资源和信息进行统合,消除广电行业内部部门分割造成的信息隔阂与信息孤岛现象,为受众提供更高价值的内容,满足受众对内容即时性和按需可用性的需求。

实现广电媒体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开放,是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开发的另一技术目标和驱动力。随着分众化传播趋势的发展和算法推荐机制的出现,广播电视行业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满足受众需求。为了适应上述要求,西方广播电视公司将混合内容交付系统作为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广播电视媒体机构的结合,是当前数字资产管理的新兴趋势。广电媒体内容生产的精细化和复杂度越来越高,广电媒体频道动态调整的范围愈加扩大,导致以集成方式来满足受众个性化内容消费需要和UGC 内容生产变得愈加困难。因此,一些广播电视公司选择引入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来改善内容生产和传播,以更好地标记和记录元数据,切合广播电视媒体用户的使用偏好。AI技术的大规模引入有助于广播电视公司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等数字资产开发和管理,从而实现其内容价值最大化。

三、数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数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是确保媒体资产可持续使用的必要条件。目前,数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主流模式主要有DCC 模式、DCU 模式和DCC&U模式。

(一)DCC模式

数字策展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er,DCC)模式着眼于数字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致力于完整保存包括原始数据在内的媒体数据。该模型可用于管理组织或企业内部的各项事务,以确保媒体资产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存储和调用。DCC 模式具有精细的功能划分,明确了系统中各部分应该承担的职责,并且构建了完善的实施标准和技术框架(见图1)。DCC模式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明确需要执行的事项,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操作失误,并能够对管理过程和项目细节进行充分记录。DCC 模式的中心是数据,即任何二进制数字形式的信息。数据分为数字项目和数据库,前者又可分为简单数字对象(例如文本文件、图像或声音文件)和复杂数字对象(例如网站)两部分,后者则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结构化集合。

图1 DCC模式工作流程

DCC模式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1)描述和代表信息。即通过使用适当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分配管理、描述、技术实施并进行元数据的保存,收集并分配和呈现数字资料以及关联的元数据所需的代表信息。(2)保存计划。即规划整个数字材料的周期性信息的保存,包括对所有数据信息周期性行动的管理和规划。(3)社区观察与参与。即保持对数字社区活动的关注,并参与和共享标准、工具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4)策划和保存。即制定能够适应数字资产全生命周期策划和保存的措施。

DCC模式主要分为八个操作环节,分别是:(1)概念化。即数据库创建计划,旨在收集和存储数据。(2)创建和接收。前者包括管理、描述、结构化和元数据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在创建时添加元数据;后者主要根据项目的收集策略,从现有数据、档案、存储库或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接收,并在需要时分配适当的元数据。(3)评价和选择。即在遵守相关协议、政策或法律要求的前提下,评估并选择需要长期管理和保存的数据。(4)获取。即在遵守相关协议、政策或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将数据传输到存储库、数据中心或其他托管处。(5)保存行动。即采取措施以确保长期保存数据,主要包括数据整理、验证、分配和元数据保存。保存措施应确保数据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保持真实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并确保数据结构和文件格式能够被读取。(6)储存。即遵循相关标准并以安全的方式存储数据。(7)用户体验。即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信息公开,并实施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和身份验证,以确保指定的用户和重复使用的用户可以随时访问数据。(8)改变。即创建新的数据形式,如更改原有格式,或者通过选择和查询选项来创建子集,以创建新的派生结果。

DCC模式的选择性环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处理。即剔除未遵守相关协议、政策或法律要求的数据,或已进行了长期管理和保存的数据;将数据传输到另一个档案库、存储库、数据中心或其他托管机构;将无法使用的数据进行销毁。(2)重新评估。即对部分未通过验证程序但无需销毁的数据进行重新评估。(3)移动。即将数据移动到适配环境中进行存储。

(二)DCU模式

数字策展单元(Digital Curation Unit,DCU)模式旨在确保数字资源能够被可靠地组织、存档、长期保存,该模式也致力于挖掘数字资源的增值服务潜力。DCU 模式的突出特征在于将文本信息资源作为数字策展的对象[7]。与DCC 模式相比,DCU 模式强调用户访问和交互,重视用户体验,这与Web 2.0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见图2)。

DCU模式分为两个板块,分别为文本管理板块和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板块。其中,文本管理板块主要通过三个流程实现运转,分别是:(1)目标和使用模型。指的是捕获给定类型的数字资源的创建者,分析用户的意图和使用偏好。(2)领域模型。即生产并细化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3)权限管理。即将受控词汇(如地名、历史时期、化学分子、生物物种等)进行处理,以使相关表述符合惯例。

DCU 模式的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板块主要通过八个流程实现运转,分别是:(1)评价。即制定评估潜在资源的标准并依据该标准选择相关资源。(2)接入。该过程既涉及对图像、声音、文本和数据的数字记录,也涉及对各种物理载体上的模拟记录进行数字转化。(3)分类、索引和编目。该过程是产生信息管理逻辑索引所必需的流程,旨在将媒体数字资源与预期或可能的主题相关联。(4)知识增强。其对象包括数字资源、其更广泛的上下文和领域,以及数字资源本身所代表的真实世界实体、情况和事件,如用它们所指的本体注释实体来解释文档中提及的情况或事件,并将文档链接到支持或抵触它们的其他文档,这一过程即知识增强。(5)介绍、发表和传播。即从现有的初级或次级数字资源中产生新资源的过程。(6)用户体验。这个过程用来表示用户和资源之间的交互,以及这种交互所带来的影响。(7)资料库管理。指涉及实体(集中式或分布式)和虚拟资料库的某种功能,以及访问机制。(8)保存。该过程旨在衡量数字资产的保存寿命和存储风险。

图2 DCU模式工作流程

(三)DCC&U模式

Web2.0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爆炸和信息超载,媒体资产所涉领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数字资产更新的速度和频率飞速攀升,因此,数字资产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资料库中已存储的数据,确保所存储的数据对广电媒体具有价值。因此,在DCC 模式和DCU 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了DCC&U模式(见图3)。DCC&U 模式将“知识增强”作为数字资产管理的关键过程[8],该模式与DCC 模式的流程大体相似,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一方面,该模式将信息增强融合到数据资源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该模式坚持用户思维,重视用户体验,具有Web 2.0技术的特征。

四、数字资产管理在西方的应用及挑战

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已在包括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商业卫星运营公司在内的一些西方广播电视公司中得到运用和检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着眼于公共性,将媒体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视为一种关乎民众生活、文化传承和价值取向的特殊公共产品。公共广播服务模式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属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旨在通过提供公正、高质量和独特的产出和服务,为受众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对公共广播服务模式予以高度赞扬[9]。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瑞典电视台(SVT)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的主要代表。

图3 DCC&U模式运转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BBC 和SVT 虽然在本国广播电视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并非所在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全部。英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商业化的私营独立电视网(ITV),此后又于1982 年成立了第四频道(Channel 4)。与此同时,BBC也开始了商业化探索。SVT也要同本国三大频道和众多小型电视台竞争。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电视面临着数字化、商业化和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以BBC 和SVT为代表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正在酝酿数字化转型。

SVT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新闻制作和存档的广播电视公司之一,被视为应用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先驱[10]。SVT 创建了Meta-A新闻制作系统,该系统的初始带宽为34Mb/s,后来大幅升级为2.5Gb/s。在该系统中,视频播放和拍摄由34 台SGI 视频服务器完成,每一台SGI 服务器都是一台集线器(Hub)。Meta-A 新闻制作系统通过FTP 处理系统完成所有文件的传输,广电媒体内部人员和用户可以通过FTP 处理器将内容传输给系统。Meta-A新闻制作系统已被大约10个新闻编辑部采纳,其负责将生产出的内容传输到斯德哥尔摩和瑞典的其他地区,由此Meta-A成为整个瑞典的新闻制作系统。此外,依托Meta-A 系统,SVT 能够以无缝衔接的方式将内容传输到广播频道和互联网平台。得益于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SVT 的内容生产、管理和传播实现了全数字化,每年节省成本开支超过10%。

BBC 建立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同样引人关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受众对数字内容的需求高涨,BBC适时引入一种名为“package”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混合云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特征,其核心系统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Avid Interplay生产资产管理系统和作为共享存储的广播网络控制系统。“package”系统能够同步进行标记、分类、上传和实况内容管理工作,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为受众提供观看和分享的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多数西方广播电视公司而言,引入数字资产管理方式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开发一套成熟、可靠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困难极大,且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从内部开发来看,底层架构和开发技术的更迭不断加速。从外部信息环境来看,短短十年间,通信技术便从3G 通信时代迈入5G 通信时代,用户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也由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这对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提出了极高要求。另一方面,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变数颇多,项目管理难度极大。由于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开发成本高昂且系统范围定义不明确,广电公司常常难以规划和开发完全满足其需求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五、数字资产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及特点

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我国广电媒体系统中具有发展和得到广泛运用的潜力[11]。 目前,国内最全面且先进的广播电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成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其具有全数字化、智能化、数据化等特点,是融合了节目采集、编辑、储存等全部业务流程,整合了DCC、DCU 和DCC&U 三大模式,实现了编、播、存、管一体化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即内容创建、内容管理、内容发布。在内容创建方面,经综合编辑系统和审批流程的把关,能够实现对图片、视频、声频、FBX 和OBJ 模型、特效、结构化数据、文档、报表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等的组织、编目、定位、储存、检索和维护,凸显了DCC模式在数字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在内容管理方面,经过内容管理系统中间件和多路搜索中间件,以及数字权限系统、业务权限系统和数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环节,将数据导入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之中。该平台突出“云技术”的优势,打破单一存储限制,整合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容的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实现了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具有良好的数字资产增强能力,体现了DCC&U模式在数字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在内容发布方面,存储在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上的数据经过内容聚合环节进入内容发布系统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容发布系统坚持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网络电视、电脑端、智能移动终端、媒体门户网站(如央视网)、聚合类资讯平台(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的全覆盖和融合传播,体现了DCU模式在数字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电视媒体面临着内容“断货”的风险,云录制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5G、云计算与储存、AI 等各种技术作为节目数据存储、传输、共享、处理、编辑的主要手段,由嘉宾或被采访对象通过移动智能媒体终端自主拍摄进行录制,内容涵盖新闻专题节目、综艺、直播、融媒体策划等全品类、大范畴,构建起大小屏互通、长短视频融合、多元平台联动的独特“云传播”生态体系,彰显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势[1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于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体现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先进性,但DCC&U等相关系统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应用依旧不够。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平台的管理特色为全国建设联动性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了可行性,全国省、市、县、乡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甚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的融媒体部门的建立与革新都为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建立了较大规模的广播电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增强融合数据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对内起到提高中央与地方及各大媒体平台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作用,对外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但同样地,西方广播电视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之道也对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有效规避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风险。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管理系统资产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