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2021-01-06杨建英
杨建英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原大理卫生学校,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言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为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学习护理学的“三基”知识,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运用护理程序的基本工作方法,将“以人为中心”、“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护患沟通等实践过程中,其作用是培养护生必备的基本护理能力,全面提高护生职业素质,为护生学习临床专科护理知识和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重要学科之一,自南丁格尔创立护理学至今,其学科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人的关怀照顾却是护理学永恒不变的主题[1]。护理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护理学与人文关怀关系最为密切,护理应以关怀为本,而不是以“单一”的治疗行为,“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和精髓,护理本质即为“关怀”。因此如何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研究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
1 护理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
从人类文明开始,关怀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爱生命、照顾患者就是主要的护理工作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方式从被动的执行医嘱和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已转向对病人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过程。关爱、关怀作为护理核心内容,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因此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生成为社会对护理教育的迫切要求,作为《基础护理学》相关专业教师更应在护理教学中注重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服务对象是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品质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国内外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世纪,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临床实践模式,护理教育的职责是培养新一代的护生,让护生学会关心,懂得关爱,故护理教学中应关注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执业能力,是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重要保证。事实证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个体在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促进下,逐渐培养与发展起来的。然而,受传统护理教育模式的影响,发现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缺乏关爱精神、护患沟通不良等等失人性化现象。目前虽然许多护理院校开展了人文教育相关专业,但依然存在人文课程设置少,教育理念与教学形式落后等等问题,因此,护理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教育,以培养能适应社会对护理教育人才的需求。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通过护理服务工作经常与患者接触,是获得患者更多信息的人员,因此能更直接、容易发现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护理实践工作中过程更易实施人文关怀教育。因此,护理教学中更应注重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及培养护生关怀理念,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经调查研究显示,护生在校期间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其将来开展关怀护理工作[2]。因此,《基础护理学》作为我校护理、助产专业护生学习的核心课程,作为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2 教学中加强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
2.1 理论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培养护生人文理念。目前,我校护理、助产专业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学》第3版,属卫生部第三轮规划教材。结合学院的教学安排,《基础护理学》共安排16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74学时,实验课86学时。目前护理、助产专业虽在大学一年级已安排了相关的基础人文课程:《护理伦理学》、《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学》等,但总的来说课程课时设置不足。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我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总体较低。因此除基础人文课程教学安排外,《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要加强多元化、多渠道教学,在整个理论教学中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教学之中。要重视课堂教育,注重传授职业道德、人性关爱、护患沟通等人文知识,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培养护生的人文素质关怀理念。在每次理论教学课前10分钟融入情景导入案例,主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关怀知识融为一体。同时在开展护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让护生理解人文关怀内涵,更易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①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网络多媒体的运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入,通过学生的相互合作和协调,身临其境,有效处理患者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3]。在理论讲授运用多媒体播放PPT时,插入有关人文关怀的短视频、关怀图片等,此时此景来创设人文关怀情境,营造关怀氛围,引导护生入境生情,让护生慢慢产生关怀的心理,建立起关怀理念。②角色扮演:在课前2天和同学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案例,同时布置场景安排好各个角色表演的护生,让护生亲身演练案例过程,最后请语言表达清晰、思维活跃的护生,来表达他们的演绎过程中真实情感与体验,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让护生在理论课堂上丢掉手机,伸长了耳朵,睁大眼睛认真呢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在教学总结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等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长此以往,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护生就会慢慢领会人文关怀的精髓理念。③案例讨论:结合《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50项实践操作进行选取典型的实践案例编写,同时将案例教学内容设计成“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目前出现的护理问题是什么,最后如何解决”,然后分组实施讨论,最后由每组讨论的小组长收集讨论结果发言讨论并进行最后的总结。总之,案例讨论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将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人文关怀技能知识的学习相互渗透,以实现技能操作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由此可见,《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多渠道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2 实训实践教学中运用关怀示范法。关怀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实践操作示范和实验教学,形象而准确的将关怀知识和关爱技能传授及展示给学生,在每一项护理实践操作中体现关爱理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文关怀,体验关爱,并有意识的尝试关爱他人[4]。总之,在整个实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护生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实训教学环境,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之中。
教学病例设境:选用《基础护理学》第五章清洁护理这章节较为典型的临床案例,为护生营造临床关怀情境。
以“特殊口腔护理”操作为例,设计情境:患者,男,75岁,一次与家人争吵时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入院诊断为“脑梗死”,右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做体检时发现其口腔装有活动性义齿,且口腔黏膜有1 cm×1.5 cm溃疡。
请问:①为病人口腔护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②护士做口腔护理时应准备哪些用物?③口腔黏膜的溃疡如何护理[5]?引导护生:“如果你是责任护士,为该病人做口腔护理时你该注意什么问题?”
作为教师要求护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认真剖析所给出的案例相关信息,从整体护理理念的角度引导护生思考和判断患者现存的健康问题,同时分析患者可能会有哪些心理变化,引导护生从整体护理及人文关怀的角度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教师完整规范示教“口腔护理”操作过程,然后请两名护生自愿上台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要求“护士”在观看老师示教后再次准确实施操作,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合理解决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同时鼓励“患者”向“护士”设置各种障碍:如提问式向“护士”提出有关自身健康的问题等,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操作结束后,由老师和“患者”共同对操作者的表现进行点评,让“护士”自己也谈谈操作中的关怀感受,也请部分未参与的护生踊跃发言,总之,身教胜于言传,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让护生认识到人文关怀素质之重要性。
3 《基础护理学》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定位
目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作为护理学教师的任务越发突出,要培养有“温度的护理人员”,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定位,在改变自身的护理理念同时要改变护理教学中只重视专业相关知识的传授,要把“训练人”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培养人、育人的过程,加强护生职业道德修养与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基础护理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教学中护理教师开展人文关怀素质教育不仅是在理论课堂上进行,还应该贯穿在整个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中,甚至是后期护生进入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6]。在护理理论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人文教育,如:理论课程的设置、人文活动的开展(如:观看影片、录像等)、人文讲座等等。人文活动是一种“潜课堂”,通过在这潜课堂中开展各种活动可以对护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7]。护生通过参与活动不仅可获得情感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可以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建立。人文活动可以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文艺汇演、征文比赛、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等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最后使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与情感,以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最后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护理职业院校是培养护生的基地,而护理教学又是主要培养护理技能方法,所以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培养护生的关怀理念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