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成像联合弹性成像与数字化乳腺X 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探讨

2021-01-06张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6期

张煜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3)

0 引言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近年来发生率的上升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上升密切相关。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乳腺癌主要发生于 45~55 岁女性,这 可能与此阶段女性性激素代谢紊乱、生活压力较大有关[1]。目前临床对乳腺癌的基本的检查方式主要是多普勒超声、钼靶 X 线等。有研究指出色多普勒成像与乳腺X 线摄影对乳腺癌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乳腺 X 线摄影对病灶内钙化较为敏感,但是对于东方女性多见的致密性乳腺漏诊率较高[2]。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探究彩色多普勒成像结合弹性成像及乳腺 X 线摄影检查对乳腺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1 年5 月本院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98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 29~69 岁,平均年龄(48.2±6.4)岁,将以上患者分为三组进行对比,分别为彩色多普勒组、彩色多普勒联合弹性成像组及乳腺X 线摄影组。纳入标准: 术后病理诊断及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术前或穿刺活检前行彩色多普勒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乳腺X 线检查。排除标准:(1)有乳腺癌手术史或接受过乳腺癌治疗;(2)超声或乳腺X 线图像质量不符合诊断要求;(3)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1.2 患者一般情况

98 例患者中≤40 岁者33 例,>40~50 岁者27 例,>50 岁者42 例;未绝经42 例,已绝经56 例;病灶大小:≤10mm 15 例,>10~20mm 2 例,>20~30mm 0 例,>30mm 1 例;钙化情况:有钙化57 例,无钙化41 例。

1.3 检查方法

1.3.1 超声弹性成像

采用西门子 ACUSON 新红杉树 型彩色多 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采用 9L4 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 率为 9.0 MHz;检查时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首先 采取灰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乳腺病灶位置、大小、 回声、钙化、血供等信息,随后行施压式应变弹性成像:探头轻放于皮表,调节取样框感兴趣区大小为肿块的 2 至3 倍, 使之包括病灶全部及部分周围腺体组织,持稳探头,调整探 头与皮肤的接触力度,使 QF值稳定在 60 以上,弹性图显示较清晰的病灶轮廓时冻结,保存图像。记录患者超 声弹性成像评分,依据文献[3]对弹性图像评分,分值为1~5 分,其中1 ~3 分诊断为良性,4、5 分诊断为恶性。

1.3.2 钼靶 X 线

采用西门子 Mammomat Fusion 数字钼靶机, 针对乳房的斜侧位及轴位进行摄片,然后进行双侧对比。患者取立位并暴露前胸,使其乳房处于摄片台及压迫器之间。观察乳房致密度、肿块及钙化灶等X 线征象。乳腺 X 线评 价标准参照 BI-RADS 分级标准进行判定,1 级:阴性,无异 常发现。2 级:良性发现,包括钙化的纤维腺瘤、多发的分泌 性钙化、含脂肪的病变、乳腺内淋巴结、血管钙化、植入体、 有手术史的结构扭曲等,但总体无恶性 X 线征象。3 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4 级:可疑异常,需考虑活检; 其中 4A 级为需穿刺活检但恶性可能性较低的病变;4B 级为 中度恶性可能;4C 级为更进一步的恶性怀疑。5 级:高度怀疑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6 级:已经穿刺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适当措施;这一分级用在经穿刺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

1.4 金标准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病理分级参照 2003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乳腺肿瘤组织学的分类标准,共 3 级,其中 1 级为恶性程度低的高分化,2 级为中度恶性的中分化,3 级为恶性程度最高的低分化[4]。

1.5 观察指标

分析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相关性;探究彩色多普勒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乳腺 X 线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和 Medcalc 12.0 软件进行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98 例患者已绝经55 例;病灶大小:≤10mm 18 例,>10~20mm 7 例,>20~30mm 4 例,>30mm 19 例;钙化情况:有钙化41 例,无钙化57 例。

2.2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 正相关(rs=0.452,P=0.003)。

2.3 当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最佳截断值为 4 分时,其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 87.1%,特异度为 91.1%;当钼靶X 线最佳截断值为 4b 级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 71.4%,特异度为 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7,P<0.05)。

3 讨论

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其生活方式及生活压力均显著提升,乳腺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近年来临床上乳腺肿瘤发病率在逐渐增长的同时也在趋于年轻化[5-6],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目前治疗乳腺肿瘤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 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发病早期治疗效果更好[7-9],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治疗乳腺肿瘤有赖于早期诊断,因此研究早期诊断乳腺肿瘤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会得到极大改善,乳腺癌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头凹陷、出现乳头溢血、乳腺肿块和腋窝不明淋巴结肿大等。

当前临床主要应用方法包括乳腺X 线、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通过分辨率高的软组织和可多角度观察进行检测,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就是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也就是超声弹性技术,此方法通过超声检查不同的组织间的硬度进行差别,利用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 组织的弹性特性存在的差别出现不同的成像。而弹性成像通过检测组织变形评估其弹性程度,从而判断病灶生物学活性。根据强度的大小可以判定肿块的恶性和良性。大量的研究[10]显示1-3 分为良性肿块,4、5 分为恶性肿块。本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当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最佳截断值为4 分时,其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91.1%;当钼靶X 线最佳截断值为4b 级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2.3%。此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11]基本一致,漏诊率较高,为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本研究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探索,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本研究探究了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侵袭力越强则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越高。此外,乳腺癌生长过程中质地会逐渐变硬,会诱发炎性因子过表达,间质成分增多,从而导致病灶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及组织硬度有显著差异,这均是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12-13]。

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影像检查占重要地位[14-16]。其中传统乳腺 X 线摄影对乳癌钙化灶检出率较高,而且操作较简单,价格相对便宜,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17]。但是由于传统乳腺 X 线摄影中X 线被转换成为荧光投照在胶片上,并通过胶片上的潜影显像,正是在这转换过程中发生具有价值的X 线数据手失。结果导致摄片敏感度和分辨力下降:导致其对于许多非绝经期患者。以及一些不典型的微小病灶检出比较困难[18]。而全数字化乳腺X 线摄影则通过利用光导性将 X 线直接转换成为电信号产生数字动态和静态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后处理增加图像亮度和对比度,提高摄影分辨力和清晰度。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结构,分辨出微小钙化、小结节、乳腺结构扭曲、结构纠集,比传统X 线摄影更早期发现乳癌的常见征象,即表现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优势。但是X 线检查受致密性乳腺影像较大,一些肿块可能被周围致密腺体所遮蔽,从而漏诊率较高,检查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对致密型乳腺的肿物的检测不会受明显影响,本研究显示,其良恶性鉴别能力显著高于乳腺 X 线,弹性成像其主要诊断依据为浸润反应性变化时乳腺肿块硬度相应增加的变化,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无法同时对比双侧乳腺。仅可用于单侧局部成像,因此临床可结合多普勒超声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乳腺X 线高,且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说明超声弹性成像对女性的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致密型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