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氧氟沙星对老年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1-01-06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512000何小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巴坦米卡头孢哌酮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512000)何小玲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慢阻肺患者病情持续恶化且需改变既往用药治疗的呼吸疾病,患者表现为痰量增多、喘息和气短加重,伴随明显的发热症状,运动耐力下降[1]。呼吸道感染是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病菌耐药性有所增强,增加治疗难度,故给予患者常规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2]。有研究认为[3],左氧氟沙星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感染情况,改善肺功能。鉴于此,本研究对左氧氟沙星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善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合并肺癌、肺气肿、肺不张、肺栓塞等疾病者;急性加重病程>5d者;具有药物过敏史者;合并其他感染者;合并传染疾病者。根据研究对象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30例),将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0例)。参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年龄60~85岁,平均(76.35±6.84)岁;慢阻肺病程3~13年,平均(9.38±1.69)年。研究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10例;年龄63~86岁,平均(76.52±6.78)岁;慢阻肺病程4~15年,平均(9.54±1.72)年。经检验,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平喘止咳、排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4g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0g静脉滴注,q12h,持续治疗12d。研究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溶液0.6g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治疗12d。

1.3 观察指标 免疫功能: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12d后的静脉血,检测CD8+、CD4+、CD4+/CD8+。呼吸困难评分:采用英国呼吸研究委员会制定的慢阻肺疾病呼吸程度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d后的呼吸困难情况,其中无呼吸困难为0分;活动时存在轻微呼吸困难情况,且静息无呼吸困难情况为1分;活动时存在中度呼吸困难,且静息时可缓解为2分;活动时存在中度呼吸困难,且静息时出现轻微呼吸困难为3分;静息时患者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情况为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若检验得出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改善,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指标CD8+、CD4+、CD4+/CD8+分别为(20.37±0.22)%、(40.99±2.41)%、(2.89±0.14)%,参照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分别为(22.65±0.47)%、(32.74±2.16)%、(2.26±0.08)%,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显著改善,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1.74±0.09)和(2.32±0.12),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发病因素,产生诸多耐药菌群,导致临床治疗困难。有研究表示[4],针对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通常伴随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需给予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其中阿米卡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蛋白生成,破坏细胞膜,使细菌细胞死亡,进而发挥抗菌作用,但是该疾病患者菌群耐药性强,对该药可产生一定的抵抗作用,单用效果不显著;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是头孢菌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适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疗,但该药抗菌作用具有局限性;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有研究表示[5],左氧氟沙星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感染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8+、CD4+、CD4+/CD8+)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在阿米卡星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效果优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这是因为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对不动杆菌和奈瑟菌科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而该疾病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生素,且伴随肺部感染,产生许多耐药性菌群,所以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只能杀死一部分致病菌,治疗效果有限。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抗菌谱广,对致病细菌清除率可达80%~100%,通过抑制细菌DNA解旋酶活性,让细菌无法完成复制与合成,进而使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和无铜绿假单胞菌等菌群死亡,减少病菌感染情况,使得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得以恢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为(1.74±0.09)分,低于参照组的(2.32±0.12)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与肖文香等人[7]研究具有相似性。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为(1.22±0.17)分,低于对照组(2.30±0.24)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这是因为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组织渗透性,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同时联合阿米卡星破坏肺部致病菌的细胞膜,抑制致病菌的活性,并将其杀死,使肺部炎症得到缓解,促进肺功能恢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预后良好[8]。

综上所述,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不仅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还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猜你喜欢

巴坦米卡头孢哌酮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配偶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