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2021-01-06李爱民
李爱民
(贵州远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施工范围扩大的同时,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稳固的建筑结构是建筑不出现意外的前提条件。建筑结构不稳定就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人工挖孔桩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是建筑领域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1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物资需求的数量却越来越大,这时就不得不扩大高速公路桥梁的建筑范围,而高速公路桥梁作为物资运输的重要枢纽,也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重担。为了更好地实现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快捷性,国家加强了交通基础设计建设的进程,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也基于这个背景下得到更为快速的发展。
1.1 桥梁施工的前期准备
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准备,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过程中的物质基础以及施工技术的有效性。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整体建筑施工周期,同时也是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中,技术是关键是整体建筑过程的核心,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人身生命造成伤害,降低经济效益,施工前期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设计图纸做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根据图纸上的设计方案逐一确认施工的各项环节,尽量将失误降到最低。明确好建筑施工的设计标准和细节问题,以便于建筑过程中发现施工构造和图纸不符的情况,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其次,施工前期,施工单位需要派出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周围进行地理位置勘测,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对应的施工方案;最后根据图纸测量施工方位,进行放样,确定好定位点和轴线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1.2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特点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确保施工基础得到保障。混凝土需要反复进行浇筑工作,这样频繁的操作导致工期延长。为了保证工程能在规定周期内完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则会采用不同的办法来进行解决这一现象,例如,桥梁施工期间需要应用到大量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针对一些部位测量,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出现误差,为了使桥梁施工后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测量的时候要最大可能地确保测量的准确度。
2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通常是施工地质相对复杂的地区应用的次数更多一些。施工单位在对施工进行规划时,对于施工地面土质不匀称的位置要加以固定,用来稳定土质结构,避免出现沉降现象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这时人工挖孔桩技术就派上了用场,施工是基桩的安全性是由持力层的强度来决定的。因此,为了保证人工挖孔桩技术的有效性,科学地施工作业非常重要,严格控制渗水性,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保证施工能开展顺利,施工技术能合理进行,进行施工时,要尽可能避免坍塌事故以及意外事故出现,做好防护措施。
2.1 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的效果,施工准备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打理,具体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要将土地整平,这项工作要在开始施工前进行,将土地处理完以后,将杂物清理干净;第二步,桩位设置,设置的时候要按照建筑规范要求进行,确定好位置后,设置一个不小于30 cm的护圈;第三步,孔口开设,需要测量好孔口深度和大小,便于混凝土浇筑工作。开设完毕后,支架安装也要十分小心,避免安装不当影响后续施工;第四步,测量放样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固定好十字护桩,才能保障后续工作能顺利开展。
2.2 成孔施工
挖桩孔的过程中,孔口的位置是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通常会采用全站仪对孔口的位置进行复核,开挖工作在确认施工符合标准后可以进行。施工的流程为如下,先将施工场地的地面整平;然后进行测量和放样工作;在确定好桩位的情况下安装提升架;准备好施工所需的一切物料和工具;开挖工作;最后的清理。工程采用的是人工为主,风镐工具为辅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壁工作。遇到挖不动需要进行爆破的岩层,要控制好炮眼的深度,合理使用炸药,炸药不得外漏,用量大致小于三分之一炮眼深度,根据岩层实际情况判断如何放置炮眼,完成爆破后要及时将烟雾排出去,并对桩径反复检查。
2.3 护壁施工
对于施工过程中,地质较差的施工情况,施工单位针对性的进行开挖支护的工作。用混凝土进行护壁工作,具体实施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搭建的方式采用梯形,工程针对性的提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冲刷能力,桩身和护壁的混凝土强度一致,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支护,厚度不得低于15 cm。
2.4 钢筋笼安装
因为施工环境多是比较苛刻的位置,一些较大型的设备无法进入到施工现场。只能在支架和孔口的位置,采用边做边放的方式进行施工,要注意桩基的实际深度。在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材料是钢管,壁厚为110 mm与6 mm,支架的高度设定为6 m,施工材料钢管的直径为48 mm和3 mm。在下放的时候要注意各节点的针对性检查工作,包括安装情况与焊接情况。钢筋笼下放的时候要注意与主筋位置呈对称的形式,另外,下放过程中,需要一直保持对称的形式。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每隔2 m产生的参数数据需要在下放时严格控制。加长处理要在下放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直到满足设计的实际需求。
2.5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作为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桥梁施工中应用时的关键环节,灌注操作显得十分重要。采用的灌注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水下灌注方式,另一个则是干灌注,具体的选择还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如果施工中存在较小的孔,导致水体上升速度小于6 mm/min,就需要采用干灌注的方式;与其相反的上升速度较快,高于6 mm/min,则采用水下灌注的方式。
混凝土干灌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本身的塌落程度,保持在7~9 cm之间,按照分层振捣厚度严格控制其厚度在0.3 m内,并进行连续性的灌注施工操作。在不断地浇筑过程中,浇筑的高度也要严格进行控制,大致保持在0.5 m之内,并进行分层振捣以及二次振捣,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清理孔洞的工作后,利用车辆将其运输到桩位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直接灌注或者用地泵完成灌注。混凝土的坍塌程度也要得到保障,控制在8~12 cm之间。施工前开展各项试验进行测试,导管下放在经由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此外,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条件下和长度不一的钻孔桩首次灌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以保障灌注的有效性。
3 结 论
终上所述,为了确保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后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能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按照国内高速公路桥梁发展速度来看,为了保障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等方面的事宜,未来公路桥梁建设依然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趋势,人工挖孔桩技术也会不断为建筑领域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