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泥稳定层钻芯取样失败的原因
2021-01-06宋春艳
宋春艳
(双鸭山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1 原因分析
1.1 原材料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铺设了水泥路面,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偷工减料使原材料超粒径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取芯过程中因为原材料粒径过大导致的取芯机停转,出现“取不出,转不动”的情况;而水泥剂量不足则导致整体材料的强度下降,水稳材料不能形成板体,达不到设计要求强度,从而导致取出的芯样松散不完整。
1.2 水稳层配合比问题
现在道路工程的各单位对于配合比的重视程度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遵循配合比设计施工,或者目标配合比与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配合比不相符,配合比设计单位没有对配合比进行多次验证。因此,水稳层的配合比应事先在专业检测单位及试验室内进行配合比试配,以确定水泥掺量和粗细集料比例合理,同时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
1.3 压实度不够
可能造成压实度不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压路机吨位不足;碾压的次数不够;水稳层混合料拌合不均匀等情况,均有可能都会造成水稳层的压实度不足,从而导致水稳材料取芯不成型。
1.4 碾压不够及时
有些施工单位所选定的拌合站和施工地点运距过远,交通不便,使得拌合料从拌合站出发到铺筑碾压完成中间时间过长,超出了水泥初凝时间,使得水稳料水泥失去强度从而导致取芯不完整。
1.5 养护不及时
因施工单位养护不及时,引起取芯不成型的问题。在水稳拌合料铺设完成时,没有及时苫盖土工布,导致水稳材料表面水分迅速蒸发,整体混合料含水量降低,无法与水泥进行充分的水化反应,拌合料表面松散,导致水稳材料强度降低,并取不出完整芯样。
1.6 钻孔机造作失误
取芯时操作手不熟练使钻孔机没能达到水泥稳定基层底部提不起芯样,导致芯样取不出来。
2 解决措施
2.1 提高原材料质量及优化配合比
各试验检测单位应对所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坚决不允许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进厂,还要定期对施工单位的原材料进行相关质量检查,进行符合规范要求的抽检工作,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原材料应当立即上报质量管理部门,并严禁使用;各个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配合比的重视,水稳材料的配合比应事先在试验室内进行配合比试配,要尽可能多一些的进行各种原材了的复核筛分试验。通过筛分数据,充分掌握各种原材了级配变化情况及波动上下限。选择其中性能最优并且在级配发生波动后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最佳级配作为目标级配。试验室应该多次试验控制好各档原材了的比例及掺量。做到多试验多、比较、多分析,以确定水泥掺量和粗细集料比例,同时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然后以此配比制成试件,试件在规定温度条件(标准养生温度为20 ℃±2 ℃,湿度为≥95%)下标准恒温保湿养护6 d,浸水养生1 d,进行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经反复试验后确定最佳配合比。
2.2 压实度
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充足准备,合理规划如何能够有效且合理的调配好机械设备,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管理,增加现场施工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施工进度,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机械效率。
2.3 调配碾压次数,增加碾压次数
各施工单位选择离施工地点运距较近、交通便利的拌合站合作,防止因运距过长导致拌合料从拌合站出发到摊铺、碾压完成过程用时过长,超出水泥初凝时间; 并且应该提前调试碾压设备, 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初压、复压、终压应有序完成,从而减少因碾压不足造成的水稳料强度下降。
2.4 加强后期养生
在水稳摊铺完成后应该立即对其覆盖土工布或薄膜,并指派专人负责养生工作,在整个养生期应该始终保持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表面潮湿;因实际施工现场多数为露天施工,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为防止出现土工布被掀飞,无法起到对水泥稳定层保温保湿的作用,现场可就地寻找一些较大较重的覆盖物对土工布进行覆盖,同时在养生结束后对覆盖物进行及时处理。建议不宜采用砂石覆盖,砂石材料在后期清扫过程中会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尤其是道路封闭无法完全封闭时,通行的车辆对砂石的碾压会造成水泥稳定层的磨损,加大路面后期的清扫难度。
2.5 取芯机注意事项
当混凝土钻孔取芯机在钻孔时,应确保推进速度均匀,约为3~5 cm/min左右,如发现钻头卡死,可适当降低推进速度,必要时可将钻头提升一段,然后再慢慢钻入,切记不要强行推进钻头,以免损坏钻头及机器。在整个钻进过程中必须保持充分的水冷却。钻进过程中,会发生发动机过热的情况,这种情况应当降低加载并停机,停机后及时更换钻头。当取芯工作结束时,只有将取芯机的钻头完全脱离水稳材料表面时,取芯机方可停机。
3 结 语
所以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水稳层取不出芯样的主要原因,希望在以后的工程过程中多加注意,避免造成取不出芯样的情况发生。关于水稳材料取芯的问题应该在施工中多探讨、多摸索,各方也应该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好自己的工作,使施工的水准不断提高,方能达到优质工程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