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研究
2021-01-06陈世昌
陈世昌
(贵州省公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铜仁分公司,贵州 铜仁 554300)
1 水稳基层裂缝成因
1.1 水泥方面
(1)不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其收缩程度有很大不同,比如矿渣水泥收缩性就比硅酸盐水略大。
(2)未充分考虑水泥的抗折强度。当抗折强度较大时,混合料自身可抵抗由于内部温度应力产生的变形能力增强,可有效防止温缩裂缝的产生。但在实际情况中,对水泥性能进行检验时,习惯性的只重视水泥抗压强度,未对抗折强度给予足够重视。
(3)水泥未经足够时间的存放直接使用,使水泥在发生水化反应后发出大量水化热,在内部产生高温,和外温产生很大的偏差,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4)过分追求强度,盲目增加水泥的用量,导致混合料剧烈收缩产生裂缝。
1.2 水分方面
混合料中,当水分含量快速减少时,收缩应力将明显增加。基于此,当混合料实际含水量相对较大时,水分对裂缝的影响将更显著。
1.3 集料方面
(1)集料粒径:粒径有所不同的集料,它的干缩性也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细粒料更容易产生干缩,且干缩程度也较大。
(2)集料性质:当集料颗粒的塑性指数相对较大时,其干缩性往往也较大。
(3)集料级配:级配是否良好对混合料耐久性、均匀性与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级配良好的混合料,除了能保证拌和质量,还能减少水泥用量,避免在施工中产生离析。
1.4 养生方面
对水稳基层而言,其养生至关重要,养生期内应确保表面保持湿润,及时并均匀的进行洒水,否则当天气较为干燥和炎热时,很容易产生大量干缩裂缝。完成养生后,应立即通过透层油的铺洒进行保护,以免水稳基层受到外界因素产生性能变化而开裂。
1.5 施工方面
(1)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较差,对集料的计量存在很大误差,集料级配无法保证,水泥或水的实际用量未得到严格控制,每盘混合料存在很大的差异;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较短,或不均匀,产生离析与粗细集料集中。将混合俩铺筑好以后,因不同地段与层位的性能有所不同,所以也容易产生裂缝。
(2)对混合料的碾压不充分,导致基层无法达到密实,存在较大的空隙率,抵抗拉应力与干缩应力的能力明显降低。
(3)在碾压过程中,混合料实际含水量相对较大,在碾压完成后残留大量的水,或由于含水量不一致,导致混合料忽干忽湿,在不同地段或层次的性能表现出很大不同,受外界条件作用后,产生裂缝。
2 水稳基层裂缝处理
2.1 处理原则
在处理水稳基层裂缝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对于横向长度在5 m以上,而且间隔距离在10 m以内的裂缝,必须予以返工;对于横向长度在5 m以上,且间隔距离超过10 m的裂缝,应采用土工布或者是玻璃纤维格栅进行处理。
2.2 材料要求
对于玻璃纤维格栅,其检验指标与要求包括:(1)抗拉强度:应达到50 KN/m以上;(2)最大负荷延伸率:应不超过3%;(3)网孔尺寸:20 mm×20 mm;(4)网孔形状;矩形;(5)其它:幅宽应达到150 cm以上,且可以承受170 ℃以上的温度。
对于土工布材料,其检验指标与要求包括:(1)抗拉强度:应达到8 KN/m以上;(2)单位面积质量:应达到200 g/m2以上;(3)其它:幅宽应达到2 m以上,且可以承受170 ℃以上的温度。
2.3 处理工艺
在处理水稳基层裂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艺要点:
(1)对裂缝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检查,在路边缘处准确标出裂缝的具体位置,并对裂缝的数量与总长度进行统计。
(2)在裂缝两侧1 m区域内进行认真清扫,将灰尘和杂物都清除干净。
(3)完成清扫后,在裂缝延伸方向上凿出一个宽度为1 cm、深度为2 cm的沟槽,然后用空压机清除灰尘,最后在沟槽内填入热沥青。
(4)在裂缝两侧1 m的范围内适量喷洒一层乳化沥青,实际喷洒数量一般按照0.3~0.5 kg/m2严格控制。
(5)在裂缝两侧均匀铺设土工布与玻璃纤维格栅,然后用铁钉将其固定。采用土工布时,可使用小型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
3 水稳基层裂缝防治
3.1 水泥用量和质量控制
(1)在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基础上,水泥实际用量建议按照4.0%~5.5%的范围严格控制。
(2)优先考虑硅酸盐水泥,施工中所用水泥的水化热不能太大,且干缩性应尽可能的小,抗折及抗压强度都要满足设计要求。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量掺加外加剂,如缓凝剂与减水剂,用于延长其初凝时间,也可减少水化反应所需用水量,实现对水泥技术性能的有效改善。
3.2 严格控制含水量
(1)在实际的压实过程中,混合料含水量应处在最佳值的±0.5%范围内,具体要根据施工条件来确定。比如当天气炎热时,水分容易蒸发,此时要对含水量进行适当上调,而在天气寒冷,水分不容易蒸发的情况下,应对含水量进行适当下调。
(2)碾压时如果混合料表面产生干燥的现象,不建议使用洒水车进行喷水,以免喷水过量,建议采用压路机自带喷水装置进行适量补水。此外,在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洒水车等机械设备不允许在底基层表面停留。
3.3 集料选择
对集料矿料级配进行适当调整,适当增加一些粗骨料的实际用量,同样适当减少细料的含量,确保混合料形成一个嵌挤的结构。混合料的拌和应达到充分且均匀,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3.4 混合料碾压
混合料的碾压必须及时,以此提高混合料的压实度,提高基层整体抗压强度,增强抵抗变形产生的能力。
3.5 混合料养生
在水稳基层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洒水养护,实际的养生时间应达到7 d以上,在养生过程中,基层表面必须始终保持湿润。在养生结束后,应在第二天均匀洒布一层透层油。另外,在面层施工前应做好交通封闭,减少车辆荷载作用,并尽可能快的进行面层施工。施工前还要对基层进行认真的清扫,将杂物清除干净,否则会影响到面层和基层之间的正常结合,产生薄弱点。
4 结 语
综上所述,作为半刚性基层的代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是其最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面层施工完成后,基层上的裂缝将不断发射至面层,导致路面开裂,若未能及时有效的加以处理,将导致更严重的病害,进而影响公路的正常和安全使用。因此,需要在掌握水稳基层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做好对既有裂缝的处理与裂缝预防,从施工中的不同环节入手,避免裂缝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