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羊场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

2021-01-06常守海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羊场驱虫羔羊

常守海

(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3)

很多规模化羊场管理者对场区类目繁多的生产工作疲于应付,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生产计划编制不科学、不合理,没有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因此,生产计划的编制至关重要,它是保障规模化羊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所谓规模羊场的生产计划就是在总结分析上年度羊场整体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羊群结构现状、繁殖配种计划、羊群周转计划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推动养羊生产稳步发展的生产计划。

1 合理规划羊群结构及周转计划

1.1 羊群结构

羊群结构决定着该羊场生产潜力发挥的空间,正常合理的结构应该为:该羊群内部、羊群与外部饲草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协调与平衡循环,以舍饲为主的规模场则重点考虑羊群内部之间的配比关系,增加适龄母羊的比重,控制净增率,加快羊群周转速度;充分发挥商品羊及羊产品的优势,提高商品率,使羊群在一个周期内提供的商品畜及畜产品价值最大。提高适龄母羊比例又是调整畜群结构的基础,一般羊群按性别划分设有种公羊群、成年母羊群、幼年母羊群、培育公羊群和试情公羊群,正常情况下,青、壮、老年羊相应保持在25%、65%和10%的比例。成年母羊总数要达到羊场总数的60%~70%左右。成年母羊指初产以后的母羊,在成年母羊群中,1~2 胎的母羊占比要达到40%以上,除了生产性能特别优良者,尽量减少5 胎以后的母羊,老弱病残羊应及时淘汰,年淘汰率应在20%以上,以保持羊群母羊整体优良。

1.2 周转计划

羊群周转计划是制定饲料计划、劳动用工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生产资料及设备利用计划的依据,羊群周转计划的制定应依据不同的饲养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羊舍的设施设备条件、生产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技术水平,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编制。编制全年的周转计划,要对上个年度羊场的羊(胎次)头数、本年度各龄羊的升级及转群羊头数、怀孕母羊头数及生产日期、新购买羊的计划、拟出栏日期及数量等基本情况做出详实地了解,再根据产量计划的需要来制定。一般在确定了羊场年初、年终的羊群结构及各月各类羊的饲养只数后,即可计算出全年平均饲养只数和全年饲养日数,同时再按照羊(种)群淘汰、补充的数量,并根据生产指标确定各月淘汰率和数量。具体推算程序为:根据全年肉(种)羊产品产量分月计划,倒推出相应的肉(种)羊饲养计划,并以此推算出羔羊生产与饲养计划、繁殖公母羊饲养计划,进而完成周转计划的编制。

2 科学制定繁殖生产计划

繁殖效率的高低决定着规模羊场能否可持续发展,是联系羊场各个环节的枢纽,繁殖生产实施情况决定着规模羊场的经济效益。

2.1 适当的杂交模式

规模羊场要采取适宜的经济杂交模式及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不同品种或品系的羊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在生产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表现杂种优势。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引进的优良肉羊品种作为终端父本与国内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的品种进行经济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明显等特点。

目前,国内羊场多饲养早熟性好和多胎性品种羊,其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羊的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每生产1 kg羊肉,产双羔母羊比产单羔母羊少消耗饲料35%~50%。即使在品种改良中,一般也引用早熟性好和多胎力高的品种同本地繁殖力低的品种杂交,提高产羔率。

2.2 羔羊生产计划

主要是指交配分娩计划,交配分娩有两种类型,即陆续式的交配和季节式的交配。陆续式交配分娩时间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全年各个时期,所以,它可以充分利用羊舍、设备、劳动力和种公羊,在一年中可以均衡地取得畜产品。季节性交配分娩要求集中,在全年内某些季节进行,可以选择最适宜的季节进行交配和分娩,避免气候过冷或过热对羊只繁殖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母羊受胎率和羔羊成活率,并且对羊舍的质量要求较低。最常见的是产冬羔(即在11 月份至12 月份分娩)和产春羔(即在3月份至4 月份分娩)。产冬羔的优点是母羊体质好,受胎率和产羔率高,流产和疾病减少;羔羊断奶后能够充分利用青草,到枯草期时已达到肥育标准,可当年屠宰。产春羔的优点是,由于气温转暖,母羊可以在羊圈中分娩,在剪毛时已分娩完毕,随后进入夏季草场,对喂养羔羊有利。但春季气候变化剧烈,特别是北方时常有风雨和降雪,易使体弱羔羊死亡。母羊的分娩一般应在40~50 d内结束,故配种也应集中在40~50 d 内完成,分娩集中有利于安排育肥计划。

3 精心筹备饲草饲料计划

饲草饲料是规模化羊场最大的支出,约占羊场成本的65%,是保障羊场运行的基础,决定着羊场的生存,必须对饲草饲料的计划采购、保管等予以高度重视。为了保证饲料的生产量和采购量符合羊生产的需要,饲料计划应按平均只数和每天羊群饲料消耗定额来编制。由于全年各个时期羊只经常变动,因此,不能仅以年初、年末只数为依据计算饲料需要量,而应以计划内的平均只数为依据。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通常要求实际供应的数量比需要多一部分,一般精料多5%,粗饲料多10%,青饲料多15%。

羊属食草性反刍动物,应以青粗饲料为主,并按饲养标准在不同阶段补充精饲料。对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氨化、微贮、粉碎、铡短等可使秸秆消化率提高10%~20%。在对羊配制日粮时,以当地青绿饲料和粗饲料为主,尽量利用本地价格低、数量多、来源广的各种饲料。正常情况下,每只成年羊每天吃3 kg 左右饲料,每年粗饲料约需456 kg,每年精饲料237 kg(包括玉米、麸皮等)。在育肥期间,每只羊每天要准备干草2~2.5 kg 或青贮料3~5 kg 等,精料则按每只羊每天0.3~0.4 kg准备。各个羊场畜种体型有差异,饲用量多少不一,要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准备。其中,在确定羊的饲草需要量时,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羊要分别考虑。

4 严格制定防疫消毒计划

羊场的疫病防治是保证其生产效益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生产计划的基本保证,规模化羊场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一套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1 制定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羊常见的流行病症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羔羊痢疾等。羊的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特征,积极与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沟通,拟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并按照程序及时有效免疫接种。预防接种前,应对被接种的羊群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了解,特别注意其健康状况、年龄、怀孕、泌乳,以及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情况。体质健壮、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成年羊群接种后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反之,可能引起较明显的接种反应。例如,怀孕母羊因为驱赶惊吓等引起疫苗反应,导致流产,体质弱或者患慢性病、幼年羊最好暂时不要接种。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羊群紧急接种,接种前要对羊群逐只详细观察和检查,仅能对正常无病的羊只进行紧急接种,对病畜不能接种。

4.2 严格消毒

要尽量扩大消毒面积,羊群活动的棚圈地上、墙面、围栏等都要经常消毒,可将热草木灰、生石灰撒在圈舍内。饮水槽或饮水盆要每天清洗,定期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1 次,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消毒。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头、顶壁设紫外线灯,地上设消毒池,出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为了控制羊体外寄生虫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在每年3月份至4月份和10月份至11月份进行两次药浴,常用的药浴药物有辛硫磷(0.25%~0.5%)、林丹乳油(0.025%)、杀虫脒(0.2%)等。

5 规范实施驱虫

5.1 定期开展驱虫

羊群易发寄生虫病,预防性驱虫一般在春季4月份至5月份和秋末10月份至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 月份至8 月份驱虫1 次。体内驱虫首选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等,驱虫后1~3 d 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使用驱虫药时,注意剂量应准确,最好是先做小群驱虫试验,取得疗效后再进行全群驱虫。

5.2 不同羊群的驱虫注意事项

羊群驱虫不能不分大小、老少一起驱虫,而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性进行分类别驱虫。

5.2.1 羔羊驱虫第1次给羔羊驱虫选在50日龄时为宜,第2次在90日龄,以后每隔3个月进行1次驱虫。

5.2.2 种羊驱虫种羊在每年春、秋分2次驱虫为宜;为加强驱虫效果,每次驱虫10 d后再进行1次补驱。

5.2.3 育肥羊驱虫

羊育肥有2个时期,分别是每年3月份至4月份、9月份至10月份,因此驱虫在育肥前进行为好;在寄生虫虫害严重地区,可在6月份至7月份增加1次驱虫。

5.2.4 母羊驱虫

母羊驱虫需在配种前25 d 进行1 次,间隔7 d 后再进行1 次;需注意不可对已怀孕的母羊进行驱虫,需要在分娩后20 d 左右进行。如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在怀孕期间驱虫,要避开两个时间段,怀孕刚开始的45 d 以及产前45 d。

猜你喜欢

羊场驱虫羔羊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香榧驱虫述古今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猪场防暑与驱虫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孤独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