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共产党党史与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关系
2021-01-06王建平
王建平
(太原市总工会 太原市 030001)
论述中国共产党党史与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关系。从产生的时间来说,中国工人运动的产生略早于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时间,但真正的中国工人运动是以早期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起点,因此,党史与工运史几乎同步发展;从开展的工作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史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史,中国工人运动史则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全部工作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主体,中国工人阶级是在党的领导下践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开展工作的实践者。一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史,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史。
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一批爱国进步人士,为探寻救国救民真理,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后,于1920 年开始在南方和北方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出版工人刊物、举办工人夜校,开展革命活动。在中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1921 年7月23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3 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代表齐聚上海,代表全国53 名中国共产党员,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标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但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统治和清政府闭关锁国的狂傲自大,极其严重地限制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一系列不平等的丧权辱国条约签订,中国被迫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西方列强资本的入侵和我国洋务运动兴起,在中外资本家兴办的企业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继续扩大向中国输出资本、开办企业。随着中外企业的增多,在这些近代工业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产业工人近100 万人;1919 年“五四” 运动前,产业工人260 余万人,加上大量的手工业工人、城市苦力、店员等,工人数量达到了1800 万至2000 万人。[2]由于工人数量急剧增多,中国工人阶级已具备初步的规模,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二)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壮大
由于中国工人阶级是在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兴办的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工人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在1917 年之前,工人的罢工斗争,主要是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待遇等而进行的经济斗争。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各地纷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建立了一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工会。其中,1920 年11 月21 日,由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成立的上海机器工会,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具有阶级性群众性的工会组织。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共产党将阶级思想通过通俗的宣传灌输到工人群众中,从此,中国工人阶级实现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开始进行有意识有组织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1922 年1 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拉开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序幕,相继爆发了安源路矿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1923 年2 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反动军阀吴佩孚的镇压,罢工运动失败,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结束。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取代封建专制,当时政党组织纷纷而起,与中国工人运动有关的就有无政府政党、社会党、自由党、工人党、劳动党等。这些政党都自我标榜是为工人说话办事的,但绝大多数是投机党、市侩党,都是想通过已经壮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力量谋取本党派的私利。[3]因此,这些乌七八糟的党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科学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大背景下,党派林立的众多政党中脱颖而出的一支最科学最革命的政党。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经产生,就以其科学的理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鲜明的政治宣言、坚实的工人阶级基础,区别于其它政党,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中国大地。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党的历史与工人运动的历史在时间上实现了同步推进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历史与工人运动的历史一直同步推进,共同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从地下到地上、从流血到不流血、从革命到建设、从改革开放到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在时间上实现了同步推进,在空间上实现了全域发展,并继续以波澜壮阔之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向前发展。
(一)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会的产生
为了加强对工人阶级的领导,更好地统一工会组织和团结工人群众,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1921 年8 月1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20 天,中共中央就在上海建立了党公开的“全国职工运动总的领导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工会秘书处)。1922 年5 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简称“一次劳大”),大会通过十项决议案,确定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之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担负对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任务,并确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各工会的总通讯机关。“一次劳大” 后,书记部由上海迁到北京,改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邓中夏担任总部主任,下设有上海、武汉、湖南、广东、济南五个分部。
1925 年5 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简称“二次劳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经济斗争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等30 多个决议案,撤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以后全国的工会组织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领导。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全国的工人运动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在政治上组织上团结统一的组织。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全国的工会组织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蓬勃发展,各地区总工会和全国性产业工会纷纷成立。这一时期成立的有上海总工会、天津总工会、河南全省总工会、济南总工会、太原总工会、青岛港政局、水道局工会和胶济路总工会联合成立的青岛工界联合会等。[4]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以后,就担起了团结带领全国工人阶级,围绕党的不同时期方针政策任务,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的历史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党史与中国工运史区别
1. 起点时间不同:中国工人运动自工人阶级产生后就具有了自己的萌芽形式,应产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诞生于1921 年。
2. 行为主体不同:中国共产党历史与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二者的行为主体不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运动历史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组织。中国工会组织团结带领全国职工群众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决定,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3. 组织成分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先进分子组成;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群众组织,工会会员是全国所有以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方式付出劳动,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员群体。
4. 二者地位不同: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执政地位,是把握中华民族前进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一切工作的“总舵手”。工人阶级和职工群众则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不同历史时期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完成不同时期党的任务的执行者和实践者。
(三)中国共产党党史与中国工运史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人运动史的行为主体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自始至终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成立产业工会、推进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把广大工人群众作为党的基本力量,这一点,从工人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组织中的党员比例,可以窥见一斑。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仍是农民占社会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国家。由于“中共一大”制定的致力发展工人运动策略和“一次劳大” 以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开展工人运动的巨大影响,工人罢工运动如火如荼,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数也积聚猛增。1922 年6 月底工人党员的人数只有21 人,一年后急增至164 人;1923 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总人数为200 人,其中工人就有130 人;到1927 年3 月,工人党员已占总数的53.8%。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31 万多人被杀,工人运动进入低潮。在一次次城市武装暴动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基于特殊的国情和革命道路,党必须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于是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除继续从工人中吸收党员外,还积极从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从农民中吸收党员,并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被消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同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不断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中吸收共产主义先进分子,为自身肌体的新鲜血液作补充,并不断进行守正创新、自我革命、自我校正,确保党在任何历史进程中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领导阶级,过去、现在、未来都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党史,是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的全部史实记载等。而中国工人运动史应是中国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在不同历史时期团结教育引导全国广大职工群众在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一切工作历史。
三、一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史,就是中国工人阶级践行党的使命的奋斗史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会工作的发展壮大史,就是一部工人阶级不断践行党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领导工人运动实践;中国工会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始终如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开展工人运动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责任,始终把工会开展的所有工作都体现在团结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上来,始终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具体而深入地落实到职工群众的实践中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 一百年来,中国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无一不是紧扣党的初心使命和国家大政方针开展工作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始终与党领导的的革命紧密结合。在土地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积极投入到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工人阶级不仅通过罢工、捐款、战地服务等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将一批重要工业和军事工业从战区迁至后方,而且还组织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人抗日武装力量直接参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解放战争时期,工人阶级把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运动,作为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开辟出与解放区战场相互配合的第二条战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工人阶级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转变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中国广大职工群众成为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实施,有力推动了新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运动有了法律保障。建国初期,面对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等重要任务,工人阶级责无旁贷担当起新生人民政权柱石的历史使命,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在工会组织下,工人阶级积极支援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参与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 运动等,以主人翁的姿态和新生活建设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协助政府接管城市和官僚资本企业,开展清仓查库、献纳器材运动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表彰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先后于1950 年9 月召开全国战斗英雄和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 年4 月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对劳模、先进生产者进行表彰,对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工人运动给予高度评价。[5]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实践中,由于认识上出现了“左” 的偏差,导致了“大跃进” 和“文化大革命” 十年浩劫的失误,工人运动也在发展的道路上遭受挫折。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 年,经过14 年艰辛探索,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为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同年4月,新一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正式颁布实施。1994 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并于1995 年1 月1日起施行。工会组织把突出工会维护职能、促进劳动关系协调稳定作为工人运动的重点任务。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会以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开展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工作大局,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作为工人运动主体的中国工人,不仅承担了下岗分流和再就业的阵痛,而且以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中国工人运动紧紧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深化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 主题教育活动。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会议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条主线,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进入新时代、迎接新使命、迈向新征程的强力号召。2018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工会代表大会,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工人运动,范围更广,力度更深,成效更大。中国工人运动紧扣时代主题,让“常娥五号” 探月器“绕、落、回” 三步走圆满收官,让“奋斗者一号” 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探访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让“天问一号” 进入火星停泊轨道,让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让5G 信号塔加速覆盖广阔城乡,让中国高铁总里程实现世界第一,让“一带一路” 的触角伸向世界众多国家把友谊播撒,让“祝融号”成功探访火星,让中国空间站与北斗七星同框。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中国工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梦·劳动美” 的工人运动“大合唱” 正在推向高潮。中国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排山倒海之力,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