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四史”教育研究

2021-01-06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四史生产力中国共产党

魏 苗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一、“四史”教育的生成逻辑

“四史”教育汲取了传统文化“以古为镜,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合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内核。在历史进程的丰富经验的总结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经验。在现实的召唤下,“四史”教育有助于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前景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

(一)历史土壤:史学传统的传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1]研究历史更是要以史为鉴,总结出方法经验。中国历来重视“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德识为先,才学并茂”等历史传统,并大多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功能和价值取向,在入世中表现着极高的政治情怀。自殷、周出现甲骨文和金文起,从先秦时期《尚书》中的《盘庚》《牧誓》,到明清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史学不仅为帝王将相提供经验参照,也成为重要记忆载体留居于后人的头脑印象之中。回顾100年来党的光辉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眼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且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2]例如在延安时期,为了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毛泽东在延安亲自主持编纂了《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等重要历史文献资料。这两本文献资料,以中共六大为分界点,将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党的若干重要文件选编出来,供党员干部学习,对当时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了解党的历史,统一党的思想和认清王明“左”倾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四史”教育基于时空交错而言,它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史学脉络,关注“以史为鉴”的智慧力量,带给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经典传统对照。

(二)文本蓝图:经典原理的汲取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9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3]“四史”教育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强调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与“四史”教育的内部叙事逻辑相一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逐渐被提上日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4]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以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主线,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迈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在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中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的转型。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在深化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三)现实关怀:忧患意识的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5]忧患意识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未雨绸缪的智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诞生于忧患并成长与忧患的政党,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拥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激烈交锋的虚拟空间,各种信息繁芜丛杂,零散和可触的史学传统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如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它以虚无历史为起点,否定党的历史和功绩、抹黑党的领导人、侮辱革命烈士的名誉等。此类事件屡见不鲜,究其本质都是在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矛头直指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开展“四史”教育,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碎片化历史所导致的民族虚无主义趋向,还能积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四史”教育的唯物史观解读

“四史”教育的提出,符合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不仅深刻掌握和了解人类发展规律和历史智慧,依托宏观的历史视野看待棘手的难题。而且能在解析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历史思维和现实实践能力。

(一)“四史”教育是唯物史观的深刻体现

第一,“四史”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史。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四史”的内部联系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渐进变化过程,内部之间既相互衔接又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都以立足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为复兴”的主线为重点,广大共产党员在此过程中始终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态度不断进行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自1921年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力图打破旧有的制度牢笼,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毛泽东曾言:“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7]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几年时间内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并且通过土地革命等一系列举措粉碎了旧有的封建势力,剥离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此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更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发展的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中国的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经济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同步适应性发展。此外,社会主义发展史重在梳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质的社会主义模式——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再到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适应的情形,力图冲破资本主义的桎梏和解决社会危机而提出的变革。尽管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发展遭遇了重大挑战,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却在中国开拓了新的境界,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总体而言,党史的发展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途之中。四者在时间上相关衔接,在内容上一脉相承,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核心,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主要支撑。

第二,“四史”是人民群众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8]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之中,人民群众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并在实践中以自己的力量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进一步凸显社会发展的属人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深入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从而体现出社会发展的人民立场。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就是民心所向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民主主义幸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奠定国家的物质经济基础。迈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力图做大经济蛋糕,还更为重视社会平等和民生建设,使发展成果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贯穿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社会主义发展史同样也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如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典型案例—巴黎公社,在仅成立60天的公社内,就颁布了诸多有利于民众的法案。因此,“四史”的落脚点就是人民。无论聚焦于“四史”的哪一方面,人民群众都是贯穿其中的重要支撑点。只有在历史进程中惠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红利,才能真正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四史”是主观与客观标准的检验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他认为只有实践是作为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并沟通了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四史”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扬。如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期学习苏联的经验过程中,未曾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致使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三次“左”倾错误的出现。事实上,它们的背后都同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不成熟密切相关。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受挫以后,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并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再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进行城市建设是共产党执政后所面临的新题与难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基于现实情况,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和统一了全国财经。此举不仅顺利接管了城市,而且还凭借着出色的组织动员能力成功地获取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基于实践创建了居委会等制度,维护了城市治安,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两者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最终确定了两种体制只是经济的手段,并非国家的经济性质。因此,无论是真理的获取还是对于历史的评价,都要通过实践的不懈认知和检验来获得。

(二)“四史”教育是唯物史观认识论的高度升华

一是,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断地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旧有的生产制度和生产关系必将被新的生产制度所代替或变革。譬如在原始社会,人们有共同的依赖关系,基于生存与自然抗争的需要,石器工具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且劳动对象也仅局限于早期的简单原始领域,包括树木、果实、牲畜等。在奴隶社会,生产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也趋于精密化,工业部门和作坊的出现,使整个社会获得了较前个社会形态不能获得的财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基础的矛盾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即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分化严重,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亟需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此,通过借鉴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可以知晓“四史”教育的学习也要充分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于当时的历史状况去研判,形成相对完整的大历史观。知晓政治运动的背后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应运而生,不用已有的、现有的观点去评判过去的历史。随着“四史”教育的开展,全党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历史的热潮。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历史矛盾,分析历史中的细枝末节,在宏观的思维脉络中把握历史。

二是,汲取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9]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通过对红色革命精神的解读和传承,有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基于“四史”教育连接了不同历史时空,在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上推动实践向前发展。吸收历史的有利经验,不仅体现于“四史”教育的各个侧重点,更体现在四者的契合点。通过总结“四史”所带来的共同经验和教训来推动“四史”教育不断发展,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用实践的观点去看待动态化的历史等。

三是,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其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要运用其中。学习和借鉴“四史”,就是要用辩证、全面的历史观去看待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对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 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0]历史进程的发展是多重因素的合力结果,因而要避免走进碎片化的历史取向,主动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着力寻求对历史最深刻的理解,对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大人物有客观的评价和认知。

三、以唯物史观推进“四史”教育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重视历史思维,并在公开讲话和文章中屡屡提及。“四史”教育不仅是对过去正确历史经验的遵循,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和定力。只有设身处地去理解事物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才能正确地从思想上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

(一)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纵观历史发展的进程,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断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断变革的过程。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以新的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势必会代替旧有的制度。因此,在研究“四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看清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要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合理性存在的潜因。

一是,以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主线,关注社会重心的发展。中共八大确立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即此时国家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国家提出要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巩固国家的物质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二次矛盾的变化由于物质的社会生产跟不上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增加经济动力成为当时重中之重。十九大指出我国矛盾已然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重视重工业到迅速发展生产力再到解决低质量发展的问题。可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不同的阶段关注的重心都有所差异。

二是,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规律,认清社会矛盾的合理性。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并将生产力水平不是很发达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此时期,基于不完善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矛盾繁多,而复杂性的矛盾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诸多挑战,也为矛盾整合的措施提出了合理性的解释。马克思将人的关系也做了阶段划分,分别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说明在未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人的矛盾和整个社会的整合机制不会得到完全地弥合,因而生产力的水平限制着生产关系的改革。这就说明,在理解历史时,要对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充分考量,认清社会矛盾的合理性。

(二)学习从现实的个人和物质生产出发考察历史

一是,要理解现实的人的个体的存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截然不同,并将其区别为现实的人和“经济人”。即现实的人是动态和发展的,能看清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黑暗的存在。而旧的市民社会的“经济人”,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固守成规的人。在研究历史的进程中,尤其在理解现实的个人的时候,不能将其定义为“经济人”,要以发展的、动向的眼光看待个人的成长,谨防掉入新自由主义的圈套。

二是,要从物质生产出发看历史。任何历史事件和个人都是基于现实的环境而存在的,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家庭条件、受教育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因而现实的人或事件在有限的物质生活中发挥着有限的功能。如不能要求个人超越历史时空的限制,去通晓现代生活。也不能为历史的生活带上镣铐,认为其落后愚昧。因而在研究历史的是非曲直时,脱离生产力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一些人和事件所得出的观点和想法,易产生孤立静止的现象。因而要实事求是,看待历史问题要一分为二,认清现实的限制。

(三)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点

一是,关注人民群众地位的变化。“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四史”教育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发展为重要支撑,以人民群众地位的变化为重点指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不尽相同的,它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生存的需求到享受发展的嬗变历程。在近代中国,由于长期饱受战争、赋税、自然灾害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处于艰困状态。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乡村建立红色根据地后,重视从细节上不断感染群众,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等,为人民群众锄地等。受到自然灾害、战争、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尽管人民群众难以完全摆脱生存的困境,但人民群众开始行动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去。党集中集体智慧,积极治国理政;人民群众衷心听党话、坚定跟党走,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由此可见,关注“四史”的发展实则要关注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变化的过程。

二是,关注宏观、微观叙事相统一的历史叙述。近年来,对史观范式的讨论如火如荼,由革命史观向多重史观的过渡,尤其对微观史学的关注,也说明愈来愈关注人民群众的底层生活。而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需注意的是,要将微观的历史放入宏观的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在主观与客观标准的对照下,正确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谨忌关注细枝末节小的历史细节,掉入碎片化的微观史观倾向,形成错误、绝对的历史观。●

猜你喜欢

四史生产力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