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日澳印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进展、制约因素及前景

2021-01-06王大千李庆四

太平洋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四国印太东盟国家

王大千 李庆四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印太” 概念自提出以来,逐渐得到学术界关注,近年来更是日益受到有关国家政府的重视,纷纷出台各自的 “印太战略” 。加强在 “印太” 地区的战略布局,争夺 “21世纪地缘政治制高点” 成为美日澳印及其所谓 “四边安全对话” 机制(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Quad,以下简称 “四边机制” )竞逐 “印太” 地区角色的核心目标。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以下简称东盟)处于 “印太” 区域的地理中心,成为 “四边机制” 重点拉拢的对象,这将对本地区的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梳理 “四边机制” 演变历程,探讨美日澳印及东盟的 “印太” 构想,然后分析美日澳印与东盟关系的进展情况及 “四边机制” 与东盟互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展望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的未来。

一、美日澳印 “四边机制” 及东盟的 “印太” 构想

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上台后,重启了以美国为主导、日澳印三国共同参与的 “四边机制” 。该机制虽然宣称以维护所谓 “开放、自由与繁荣” 的 “印太” 秩序为目标,但其实质是遏制中国的崛起。东盟作为 “印太” 地区的地缘核心支点,在 “四边机制” 推动落实 “印太战略” 过程中逐步认同了 “印太” 概念,并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 “印太” 构想。

1.1 “印太” 视角下美日澳印 “四边机制” 的演变

2004年12月,为协调处理印度洋海啸灾区重建工作,美日澳印四国海军组成人道主义救援 “核心小组” ,这成为四国合作的最初尝试。此后,美国又通过推动美日澳、美日印三边合作整合了不同联盟的目标和功能,为四国进一步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基于对 “共同价值观” 的追求,提出建立 “美日澳印菱形同盟” 的倡议。①[日]安倍晋三著:《美しい国へ》,文艺春秋,2006年版,第160页。2007年5月,美日澳印四国借助东盟地区论坛(ARF)举行首次会议, “四边机制” 由此建立。但随后,日本安倍内阁的解散及印澳两国政府的退出使 “四边机制” 合作进程趋于停滞。

2012年,澳大利亚吉拉德(Julia Gillard)政府的官方文件提出了 “印度—太平洋战略弧” 概念。2013年,安倍首次提出 “印太” 概念,并于2016年8月将 “印太” 战略构想命名为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 。②“Address by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at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Sixth Toky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rican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August 27,2016,ht⁃tps://www.mofa.go.jp/afr/af2/page4e_000496.html,访 问 时 间:2021年11月7日。2017年11月,特朗普在越南宣布, “美国将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所有国家都将在这一愿景中并肩繁荣” 。③“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 U.S.Department of State,November 3,2019,https://www.state.gov/a-free-and-open-indo-pacific-advancing-a-sharedvision/,访问时间:2021年1月11日。自此, “印太” 概念成为美日澳等国在亚太地区加强合作的新理念。为进一步推动在 “印太” 地区的战略合作,美日澳印四国于当年11月重启 “四边机制” ,就 “‘印太’地区所拥有的共同利益及地区问题” 达成共识并形成合作框架。④“Australia⁃India⁃Japan⁃U.S.Consultations on the Indo⁃Pacif⁃ic,”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November 12,2017,ht⁃tps://www.mofa.go.jp/press/release/press4e_001789.html,访问时间:2021年11月7日。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再次强调 “要在‘印太’地区增强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四边合作” 。⑤“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White House,December,2017,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访问时间:2021年8月31日。在美国主导和推动下, “四边机制” 逐渐发展为 “印太” 地区同盟体系的核心框架。2018年6月和11月,美日澳印四国分别借助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和东亚峰会的平台就 “‘印太’地区共同利益相关问题” 举行磋商。2019年9月, “四边机制” 正式升级为 “部长级” 会晤机制。2020年10月,四国第二次部长级会议探讨了关于 “海洋安全、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 等领域的合作。⑥“Opening Remarks by EAM at 2nd Quad Ministerial Meeting in Tokyo,Japan,”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October 6,2020,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3097,访问时间:2021年8月31日。安全问题历来是美日澳印四国关注的焦点, “四边机制” 的重启使四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11月,美日澳三国共同参加了由印度主导的 “马拉巴尔—2020” 联合军演,这是 “四边机制” 在军事合作上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后, “四边机制” 合作的规格与内容在美国主导下有所升级。一方面, “四边机制” 试图借疫苗援助、经济合作及海洋安全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实现协调联动。2021年7月,在 “第13次日本—东盟工商联秘书长会议” (FJCCIA)上,日本与东盟共同探讨了 “经济复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等内容。①“The 13th Dialogue between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ASEAN and the Federation of Japa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 ASEAN(FJCCIA),” Mission of Japan to ASEAN,July 12,2021,ht⁃tps://www.asean.emb-japan.go.jp/itpr_en/pr21_0712en.html,访问时间:2021年8月31日。8月,美国政府高层密集访问亚洲,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到访东南亚国家时,再度就南海问题抨击中国。另一方面, “四边机制” 安全合作的规模显著增强。8月和10月,美日澳印四国在菲律宾海、孟加拉湾分阶段举行了 “马拉巴尔—2021” 联合军演,此次军演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升级趋势,美日两国甚至派出了航空母舰、直升机母舰等大型舰艇。②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The Quad Conducts Malabar Naval Exercise,” The Diplomat,August 27,2021.

“四边机制” 的重启与发展巩固了美日澳印四国的战略联系,为四国落实 “制衡中国” 的战略目标构建合作框架,并最终演变为 “印太” 体系的基本战略架构。③宋伟: “从印太地区到印太体系:演进中的战略格局” ,《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11期,第34页。尽管有分析认为, “四边机制” 是 “一种松散的地缘战略联盟” ,④John Hemmings, “A Reborn Quadrilateral to Deter China,”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November 9,2017,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reborn-quadrilateral-deter-chi⁃na,访问时间:2021年1月18日。但在美国以围堵中国为目标的战略架构中, “四边机制” 仍有条件发挥关键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中国发展进程持续下去,美日澳印四国对华一致立场就更稳固。

1.2 东盟的 “印太” 构想

东盟在 “四边机制” 推动构建 “印太” 秩序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的印尼成为首先推介 “印太” 概念的国家。2018年1月,印尼外长蕾特诺(Retno Marsudi)在演讲中表示, “印尼外交不仅致力于亚太地区,还要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建立更为广泛的地区主义意识” 。⑤Retno Marsudi, “2018 Annual Press Statement,”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the Indonesia,January 9,2018,ht⁃tps://www.embassyofindonesia.org/annual-press-statement-of-theminister-for-foreign-affairs-of-the-republic-of-indonesia-2020,访问时间:2021年8月30日。此后,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相继对印尼所提 “印太” 概念做出回应。4月,印尼在东盟峰会上再度倡导 “印太” 合作理念,与会东盟国家反响强烈。11月,东盟各国在东亚峰会上肯定了印尼的倡议,并在东盟内部逐步形成了共识。为避免陷入 “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窘境’” ,⑥张洁: “东盟版‘印太’愿景:对地区秩序变化的认知与战略选择” ,《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6期,第9页。东盟出台了符合自身战略利益的 “印太展望” 。

2019年6月,第34届东盟峰会通过了由印尼推动的《东盟印太展望》(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以下简称《展望》)。从内容看,东盟的 “印太” 构想确立了两点原则,勾勒出两大发展目标。原则上,一是以包容与合作为导向,构建有利于各国繁荣与发展的地区架构。二是强调东盟在 “印太” 地区的 “中心主义” (ASEAN centrality)与重要作用。在发展目标上,既要维护区域共同体建设进程,强化现有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又要推动区域内经济合作,打造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环境。

伴随《展望》的发布,美日澳印四国加紧笼络东盟及其成员国。然而,面对美日澳印的外交攻势,东盟总体上反应谨慎。尽管在形式上接受了 “印太” 概念,但东盟实则是想利用 “印太战略” 和 “四边机制” 之类的战略架构助推自身发展,维护地区秩序平衡,获取经济与安全利益。

二、美日澳印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新进展

“四边机制” 正式组建前,美日澳印四国与东盟在经济、安全、政治等领域已有广泛合作,这为 “四边机制” 与东盟的互动奠定了基础。在四国有意通过构建固定机制强化与东盟合作的背景下,探讨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的进展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四国在 “四边机制” 集体会议上反复强调维护东盟 “中心主义” ,并试图通过打造 “Quad+” 的方式扩大与东盟成员国的交流。综合来看,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的新进展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加强政治联系,将东盟作为 “四边机制” 巩固政治联系的主要对象。二是扩大经济扶持,将东盟作为拓展经济合作、维护经济利益的关键一环。三是强化安全合作,将东盟作为 “印太” 地区重要的安全支点。简言之,在 “印太战略” 的指导下,以 “四边机制” 为依托,美日澳印四国加大了对东盟的关注和投入,东盟则依据自身战略需要做出有限回应。

2.1 加强政治联系

“四边机制” 重启之初,特朗普曾言, “我们希望地区内的伙伴强大、独立与繁荣,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成为任何人的附庸。这就是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背后的原则” 。①“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at 5th U.S.-ASEAN Summit,” U.S.Mission to ASEAN,November 14,2017,https://asean.usmission.gov/remarks-president-trump-5th-u-s-asean-sum⁃mit,访问时间:2021年5月29日。时任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威尔斯(Alice Wells)指出, “四边对话机制是印太地区民主国家相互关系的自然表达和利益融合” 。②David Brunnstrom, “U.S.seeks meeting soon to revive Asia-Pacific‘Quad’security forum,” Reuters,October 28,2017.东盟作为 “印太” 地区的地缘支点,显然是 “四边机制” 成员国 “利益融合” 的主要对象。首先, “四边机制” 会议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多与东南亚国家有关,这无疑凸显了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意义。其次, “四边机制” 反复强调对东盟 “中心主义” 的支持,以此表明对东盟国家的重视和青睐。2018年6月, “四边机制” 成员国在集体会议时共同表示, “支持东盟在印太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和东盟主导的机制,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合作促进印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 。③“India⁃Australia⁃Japan⁃US Consultations,”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June 7,2018,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0593/IndiaAustraliaJapanUS_Consultations,访问时间:2021年8月31日。2019年11月, “四边机制” 成员国在高级别官员会议期间重申了 “对东盟中心地位和东盟地区架构的坚定承诺,并支持东盟对《展望》的采纳” 。④“U.S.⁃Australia⁃India⁃Japan Consultations(‘The Quad’),” U.S.Embassy and Consulates in India,November 5,2019,https://in.usembassy.gov/u-s-australia-india-japan-consultations-the-quad-2,访问时间:2021年11月7日。2021年3月, “四边机制领导人联合声明:‘四边机制精神’” (Quad Leaders’Joint Statement: “The Spirit of the Quad” )再次重申 “对东盟的团结和中心地位以及《展望》的强烈支持” 。⑤“Quad Leaders’Joint Statement:‘The Spirit of the Quad’,” The White House,March 12,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3/12/quadleaders-joint-statement-the-spirit-of-the-quad,访问日期:2021年9月5日。

为夯实对东盟的政治承诺, “四边机制” 成员国通过高层访问加强与东盟国家政治联系,并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拉近同东盟国家的利益共识。2018年1月,印度邀请东盟十国首脑参加印度—东盟峰会,并出席印度第69届国庆典礼。会后,为加深彼此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联合发表了《东盟—印度纪念峰会德里宣言》(Delhi Declaration of the ASEAN-India Commem⁃orative Summit)。自2018年至2019年,澳大利亚先后与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20年9月,澳大利亚外长佩恩(Marise Payne)表示愿与东盟构建更强有力的伙伴关系。10月11日至1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泰国进行正式访问并过境访问新加坡。11月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造访印尼,之后又专程访问了并非其 “亚洲之行” 目的地的越南,访问期间蓬佩奥特别提出要印尼和越南与美国紧密合作。⑥Le Hong Hiep, “Secretary Pompeo’s Visit to Hanoi:What to Expect,” The Diplomat,October 29,2020.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也曾与多个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谈,就日本与 “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战略” 之间关系进行探讨。菅义伟(Yoshihide Suga)执政后,首访再次选择了越南和印尼,此举与美国的目的不谋而合,充分显示出日本继续强化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意图。

2.2 扩大经济扶持

自 “四边机制” 重启以来,美日澳印四国或单独或共同加紧构建 “自由与繁荣” 的贸易网络,并注重强化对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的经济援助。2019年,四国接连强调支持 “印太” 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增长。为加快推进 “印太” 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美国牵头与日澳两国实施了 “蓝点网络” (Blue Dot Network)计划。2020年3月至6月,美日澳三国通过 “蓝点网络” 计划先后向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投入资金,扩大能源、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建设规模。4月,针对 “关键领域供应链过度依赖中国” 的问题,美国借助 “经济繁荣网络” (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计划构建了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GSC)体系,越南是这一计划的核心成员。该计划凸显了美国欲重建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的战略意图,其目的是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2021年4月,获得美国参议院压倒性支持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of 2021), “重申美国对‘印太’地区盟友伙伴的承诺,通过在科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的投资,增强美国的竞争力” 。①“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of 2021,” 117th Congress,S.1169,April 21,2021.可见,扩大对 “印太” 地区国家的扶持是拜登政府力推 “四边机制” 的重要举措,而作为 “印太” 地区的地缘支点,东盟国家显然是拜登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

基于 “四边机制” 的战略共识,日澳印三国通过不同方式积极配合美国构建 “印太” 贸易网络。首先,自安倍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基于 “自由民主普遍价值观” “自由而开放的海洋” 等外交理念发展与东盟的对等伙伴关系,尤其注重在经济领域扩大与东盟的合作基础。为取得东盟国家对 “印太战略” 的支持,日本积极通过官方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以下简称ODA)推进双边关系。②2015年2月,日本新修订的《开发合作大纲》(Development Cooperation Charter)以 “开发合作” 取代了 “开发援助” 。参见《开发合作大纲》(開発協力大綱),日本外务省,2015年2月10日。日本 “印太战略” 发布后,除电力、铁路等传统援助项目外,安倍政府还将援助拓展到 “应对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人道主义援助” 等领域,援助金额始终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约占日本对外援助总额的55%。③《各国开发援助记录(亚洲)》(国別開発協力実績(アジア)),日本外务省,2019年6月25日。ODA既强化了日本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也为日本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由日本主导的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CPTPP)于2018年12月正式生效。长期以来,日本与东盟构筑了良好的经贸格局,CPTPP更为双方经济联系的加深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新加坡、越南、文莱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是这一协定的主要成员国。由于CPTPP能有效克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局限,其他东盟国家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向。

其次,作为地缘毗邻的政治实体,东盟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2007年,澳大利亚与东盟签署了《全面伙伴关系联合宣言》(Joint Declaration on ASEAN⁃Australia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2014年,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澳大利亚与东盟在经济层面的强互补性越发凸显,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已超越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为深化 “四边机制” 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澳大利亚加强了对东盟的经贸投资,双边贸易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联系已成为拓展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RCEP)的签订又为双方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更大保障。

最后,东盟是印度融入亚洲和全球经济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印度与东南亚地区保持着密切往来。伴随 “东向政策” “东向行动政策” 的出台,印度与东盟在经济与安全层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印度不仅深化了与东盟在贸易、投资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而且与东盟签订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诸如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等。 “四边机制” 重启后,印度与东盟经贸关系进一步强化。2018年,印度对东盟商品出口额增长到3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5%,2019—2020年度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868.6亿美元。①Yashoda Kapur, “India-ASEAN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s⁃pects,” India Briefing News,February 23,2021.

2.3 强化安全合作

自2017年11月以来, “保障印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与海上安全” 成为 “四边机制” 历次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而介入南海问题则是 “四边机制” 关注该议题的主要目的。在东盟成员国中,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是所谓的南海 “声索国” (Claimant)。为增强介入和干涉南海问题的力度, “四边机制” 成员国通过联合军演和防务合作的方式强化了与东盟国家的海洋安全联系。

其一, “四边机制” 联合东盟国家参与相关军事演习,挑动 “南海军事化” 。2019年3月,在 “印太奋进2019” 行动中,澳大利亚先后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开展联合军演。9月,美国与东盟十国举行联合军演。尽管东盟的参与有维持大国平衡的战略考量,但此次军演仍为巩固双方的安全关系提供了重要平台。2020年7月,蓬佩奥表示, “美国与东南亚的盟友及伙伴站在一起,共同保护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主权” 。②“U.S.Position on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U.S.Department of State,July 13,2020,https://2017-2021.state.gov/u-s-position-on-maritime-claims-in-the-south-china-sea/index.html,访问时间:2021年11月7日。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出访印尼、越南时特别强调,要高度关注南海局势,推动 “日本—东盟海洋安保合作” 。

其二,美日澳印四国十分重视对东盟国家海洋能力建设的支持,不断强调海洋安全合作的必要性。2019年6月,美国《印太战略报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指出, “美国将拓展与越南、印尼等国的安全伙伴关系,借助区域多边机制维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 。③“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Preparedness,Partnerships,and Promoting A Networked Region,” U.S.Department of Defense,June 1,2019,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l/01/200215 2311/-1/-1/1/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2019.PDF,访问时间:2021年1月11日。此后,在日本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与印尼总统佐科(Joko Widodo)就经济合作与海洋安全进行了深入交流。7月,美国《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NDAA)强调 “将继续支持东盟的海上能力建设” 。④“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20,” 116th Congress,H.R.2500,July 12,2019.12月,印度与越南两国领导人重申, “防务与安全合作是双边关系的支柱” 。⑤“PM Modi,says,Vietnam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India’s Act East Policy and Vital Partner of Indo-Pacific Vision,” All India Radio,December 21,2020,http://www.newsonair.com/News?title=PM-Modi-holds-Virtual-Summit-with-Vietnamese-counterpart-Nguyen-Xuan-Phuc&id=406429,访问时间:2021年5月13日。2021年8月,美日澳印四国与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20个伙伴国海军共同举行了 “东南亚合作与训练” (SEACAT)军事演习,⑥Diana Stancy Correll, “Navy,partner nations launch SEACAT exercise in Singapore,” Defense News,August 11,2021.此次演习以打击 “海上突发事件” 为目的,加大了四边机制对东南亚地区海洋安全的关注力度。

综上,推进与东盟国家安全合作的进程使 “四边机制” 的安全架构得以巩固,美日澳印四国在地区层面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此外,四国一方面在南海地区渲染 “中国威胁论” ,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干扰 “南海行为准则” (COC)的磋商进程。另一方面,四国还企图利用军事手段打造 “利益共同体” ,加剧南海地区的紧张态势。

2.4 东盟的回应

“四边机制” 的主要目标是对冲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东盟因其特殊地位成为四国落实该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同样有自己利益考虑的东盟并不想完全随着四国的外交节拍起舞。面对 “四边机制” 不断强化的战略需求,东盟面临着如何弱化大国竞争对东盟 “中心主义” 形成掣肘的难题。尽管 “四边机制” 强调 “联合一切盟国及伙伴捍卫地区秩序的稳定” ,但东盟深知 “制约中国在地区的影响” 是美日澳印四国联合的最大驱动力。对东盟而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准确判断大国战略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避免在地缘竞争中 “选边站队” 。从东盟内部看,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的印尼,在特朗普政府首提 “印太战略” 之初就极力敦促其他成员国接纳这一战略。然而,针对 “四边机制” 真实的对华意图,不仅东盟各国存在一定分歧,而且从《展望》内容看,东盟将总体目标定位在 “促进有利于本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地区架构,促进更密切的经济合作” ,①“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 ASEAN,June 23,2019,https://asean.org/asean-outlook-indo-pacific,访问时间:2021年3月15日。这与 “四边机制” 对华安全目标明显不同。因此,面对四国在安全层面的战略企图,东盟始终坚持有限的回应,而非亦步亦趋。

美国在 “香格里拉” 对话会、东盟防长会议、东盟领导人会议等外交场合多次渲染 “中国威胁论” 。2019年11月,时任美国防长埃斯珀(Mark Esper)访问越南时指责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越南官方对此却避而不谈,只强调如何加强美越双边关系。②Ha Hoang Hop and Lye Liang Fook, “US⁃Vietnam Dynamics:US Defence Secretary Mark Esper's Vietnam Visit,” ISEAS Commentary,November 27,2019,https://www.iseas.edu.sg/media/commentaries/usvietnam-dynamics-us-defence-secretary-markespers-vietnam-visit-by-ha-hoang-hop-and-lye-liang-fook,访问时间:2021年3月15日。2020年7月,蓬佩奥发表针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声明,意图离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9月,蓬佩奥再度呼吁 “东盟应在南海问题上抵制中国” 。③Hau Dinh and Yves Dam Van, “US to ASEAN:Reconsider Deals with Blacklisted China Firms,” The Washington Post,September 10,2020.对此,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越南欢迎其他国家根据国际法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④Phuong Vu, “Vietnam Welcomes Rejection of China's East Sea Claims,” VN Express International,July 15,2020.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强调 “南海仲裁结果不可妥协” 。⑤Sebastian Strangio, “In UN Speech,Duterte Stiffens Philip⁃pines′Stanc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Diplomat,September 23,2020.除越南和菲律宾外,其他东盟国家的反应则相对谨慎。⑥James Pearson and Khanh Vu, “Asia Summits under Way A⁃mid U.S.-China Friction,” Reuters,September 16,2020.此外,针对日本提出的 “安全合作” 倡议,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老挝等国普遍持观望态度。面对澳大利亚海洋安全合作提议,尽管部分东盟国家有所回应,但合作进展缓慢。对与印度展开的军事合作,东盟国家将其限定于 “常规合作的延伸” ,并不具有针对性。正是考虑到地区权势平衡的需要,东盟各国对与 “四边机制” 开展针对中国的安全合作态度较为慎重。

在经济领域, “四边机制” 的相关举措使东盟加强了与美日澳印四国的经济互动需求。东盟倡导的是建立在多边主义基础上的区域合作构想,主要通过加强与区域内外国家的经济联系,充实地区合作机制,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 “印太” 区域架构。自 “四边机制” 组建以来,四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投资、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经济安全更是 “四边机制” 关注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东盟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7月,蓬佩奥在 “印太工商论坛” (Indo-Pacific Business Fo⁃rum)指出, “印太地区的经济安全是美国及其伙伴国家安全的重点” 。⑦“U.S.Mission Japan Secretary Pompeo Addresses the Indo-Pacific Business Forum,” U.S.Embassy and Consulates in Bangladesh,July 31,2018,https://bd.usembassy.gov/secretarypompeos-remarks-at-the-indo-pacific-business-forum,访问时间:2021年3月15日。2020年11月15日,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共同参与的RCEP正式签署。RCEP的顺利签订既印证了东盟对日澳等国积极协调的效果,也表明各国在区域机制发展、多边经济合作等领域具有共同利益。

东盟国家认为,在 “与中国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⑧毕世鸿、屈婕: “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应对探析——基于非对称相互依赖视角” ,《太平洋学报》,2021年第4期,第51页。这一认知塑造了东盟在经济层面的多元化诉求,因而强化了对 “四边机制” 加强经济联系的期待。除对美国主导的经济合作计划表现出欢迎意向外,东盟还与日澳印三国的有关倡议积极对接。2016年9月,日本公布《日本—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倡议》(Japan-Mekong Connectivity Initiative,简称JMCI),呼吁东南亚国家加强与日本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展望》发布后,东盟做出积极响应,希望通过此举将 “四边机制” 的经济举措与东南亚次区域合作联系起来。在《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Master Plan on ASEAN Connectivity 2025)中,日本与印度共同提出的 “亚非增长走廊计划” (Asia⁃Africa Growth Corri⁃dor)备受东盟关注。2020年7月,在日本与东盟签订的《经济韧性行动计划》(Economic Resil⁃ience Action Plan)中,双方就 “提高弹性供应链的必要性” 达成共识。①“Japan and ASEAN produced ASEAN-Japan Economic Re⁃silience Action Plan,” 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 of Ja⁃pan,July 29,2020,https://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20/0729_001.html,访问时间:2021年11月7日。9月,日本联合澳印两国建立 “供应链合作联盟” (SCRI),并呼吁东盟国家加入。 “四边机制” 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加强迎合了东盟对 “区域秩序繁荣” 的追求,巩固了双方的经贸联系。尽管加强与 “四边机制” 的经贸联系是东盟解决 “对华依赖关系弱势” 的 “可替代选择” ,但积极对接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也是东盟获取利益的重要渠道。目前,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已成为 “一带一路” 倡议伙伴国,相关投资将有助于扩大上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2021年6月,在 “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和澜湄合作第六次外长会” 期间,各方代表就疫苗合作、 “一带一路” 倡议、缅甸危机等议题交换意见。10月26日,美国拜登总统以视频方式参加东盟峰会时承诺为 “东盟提供1亿美元援助” ,但东盟却在闭幕式前宣布与中国建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东盟采取了 “两边下注” 的策略。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处于大变革的关键时期,稳定的经济秩序对东盟维持内部协调发展更具现实意义,陷入大国竞争极易导致自身经济与安全利益受损,甚至阻断区域一体化进程。因此,避免陷入大国竞争是东盟在复杂地缘格局中为成员国谋求利益的重要原则,以期在美日澳印 “四边机制” 压力及与中国的广泛合作之间保持足够的回旋余地。

三、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的制约因素

尽管美日澳印极力拉拢东盟,但东盟也并非全然被动,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美日澳印四国的战略目标给东盟 “中心主义” 造成不利影响。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 “四边机制” 被进一步打造成四国围堵中国的政治与战略平台,作为塑造 “印太” 地区秩序的主要引领机制,无疑会继续冲击东盟 “中心主义” 。二是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掣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四边机制” 对东盟施加影响的效力。

3.1 “四边机制” 对东盟 “中心主义” 的挑战

第一,美日澳印的战略目标给东盟 “中心主义” 带来不利影响。从实力层面看,美日澳印四国的政治与安全实力远远超过东盟十国,双方的差异反而会加深东盟的担忧。东盟对美日澳印四国至关重要,支持东盟 “中心主义” 本应成为 “四边机制” 联合东盟的前提。但美日澳印四国强调东盟 “中心主义” 的实质是,利用东盟打造以美国为主导的地区秩序与规则,构建以美日澳印为核心的 “菱形战略地带” 。东盟则注重建立 “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地区新秩序” ,强调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始终将 “中心主义” 作为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 “四边机制” 与东盟的战略目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不同的现实利益考量。只要四国对华遏制的势头不减, “四边机制” 就无法实现与东盟战略目标的统一,也就难以取得与东盟关系的实质进展。

第二,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作为塑造 “印太” 地区秩序主要引领机制的 “四边机制” ,无疑会继续冲击东盟 “中心主义” 。其一,东盟本身就有 “‘四边机制’会否取代其中心地位的疑虑” 。②张洁: “东盟中心主义重构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 ,《国际问题研究》,2021年第3期,第129-130页。2021年3月, “四边机制” 首次领导人峰会再度强化了制衡中国的战略意图,这无疑加剧了东盟的疑虑。其二,尽管 “四边机制” 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东盟 “中心主义” 的重要性,但遏制中国的真实意图破坏了东盟 “中心主义” 赖以存续的条件。其三,作为 “四边机制” 的重要成员,日澳两国虽然致力于强化与东盟成员国的联系,积极参与以东盟为核心的多边合作机制,但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日澳两国只能加紧追随美国,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与东盟关系的进展。对东盟而言,作为 “四边机制” 展开对华竞争 “被争取的对象而非关键的合作伙伴” ,①刘若楠: “中美战略竞争与东南亚地区秩序转型”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8期,第38页。“不选边站” 是东盟各国应对大国博弈、地区权势竞合的重要共识。第36届东盟峰会主席声明强调, “东盟应加强团结、合作和统一,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东盟在充分利用各机遇和应对各挑战中的主动适应能力” 。②“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36th ASEAN Summit:Cohesive and Responsive,” ASEAN,June 26,2020,https://asean.org/chair⁃mans-statement-36th-asean-summit-26-june-2020-cohesive-re⁃sponsive-asean/,访问时间:2021年1月11日。然而,随着 “四边机制” 的推进,处于地缘中心的东盟及其成员国将成为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 “选边站” 的艰难处境会加深东盟对 “四边机制” 的战略疑虑。

3.2 成员国的利益分歧对东盟统一性的影响

在《印太战略报告》中,中国被视为主要安全威胁,美国试图联合 “印太” 区域内国家打造排除中国的闭合区域秩序。基于不安与期待交织的矛盾态度,东盟各国在面对 “四边机制” 发起的外交攻势时采取了谨慎观望策略。2020年10月,蓬佩奥造访越南、印尼等国,意图进一步落实 “印太战略” 。然而,蓬佩奥此行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对 “四边机制” 以 “强化地区安全” 为主要内容的战略追求,东盟各国顾虑重重。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东盟国家受 “四边机制” 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其利益需求,而需求差异使东盟各国在应对 “四边机制” 的过程中相互掣肘。具体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以泰国、菲律宾、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受 “四边机制” 影响的程度较深。作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盟友,泰国与菲律宾的安全政策与经济举措深受美国影响,无法完全摆脱美国的限制与约束。特别是美国在安全领域的既有优势依然显著,这对强化 “四边机制” 与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安全合作具有一定助推作用。越南虽然未与美国建立传统意义上的盟友关系,但两国安全合作水平不断升级。随着南海局势升温,两国强化安全合作的趋势进一步加剧。简言之,泰菲越三国是 “四边机制” 深化与东盟安全合作的重要伙伴。

二是以柬埔寨、老挝、缅甸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受 “四边机制” 影响的程度较浅。作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传统邻邦,柬埔寨、老挝、缅甸三国是中国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要支点国家。对三国而言,中国在地缘政治、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受此影响, “四边机制” 在推动落实自身战略的过程中并未将三国作为优先争取的对象。

三是以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在中美地缘竞争中的战略考量更务实, “保持中立” 成为上述国家的重要共识。从战略需求层次看,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是具有较高安全与经济需求的东盟国家。然而,东南亚地区 “安全依附美国,经济依附中国” 的二元格局极易受到有关国家政策选择的影响。上述国家深刻认识到,在中美地缘竞争的大背景下, “不选边站” 有助于维系这一格局的持续稳定。

由于东盟各成员国可能通过担任 “轮值主席国” 的方式发挥作用,因而存在东盟各国相互掣肘的现实情形。但考虑到国家地位与实力因素,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的战略导向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东盟整体的战略选择。

四、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的前景及思考

鉴于东盟的地缘和战略价值, “四边机制” 在拜登政府时期将继续扩大对东盟的战略投入,谋求东盟对四国 “印太” 地区战略的支持,并明确对华意图。同时, “包容与合作” 仍是东盟 “印太” 构想的首要前提,东盟的自主性和 “中心主义” 意识也将影响双方的互动。

4.1 拜登政府执政后 “四边机制” 的新进展

在特朗普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SS)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NDS)中,中国都被定义为 “修正主义的竞争者”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两国战略竞争态势显著加剧。2017年11月, “印太战略” 提出后,美国逐步加强了与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安全联系,并注重在盟友和伙伴间打造小多边安全体系,如 “四边机制” 等。但在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理念的影响下,美国与 “印太” 地区盟友在贸易和防卫支出等问题上龃龉不断,美国同盟体系难以取得全面巩固。受此影响,尽管重启后的 “四边机制” 达成了对华遏制的战略共识,并从经济、安全等多角度加紧落实该战略,但四国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不同的 “利益驱动” 。①张力: “‘印太’视域中的美印日澳四边机制初探” ,《南亚研究季刊》,2018年第4期,第5页。

拜登政府上台后的对华政策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竞争的思维,同时又表现出 “以联合盟友的方式打压和削弱中国” 的特征。《过渡期国家安全战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也指出, “美国要重振强大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 。②“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 The White House,March 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03/NSC-1v2.pdf,访问时间:2021年8月31日。可见,借助同盟关系制衡中国是拜登政府的主要战略手段,而 “四边机制” 是其中的关键一环。2021年3月, “四边机制” 首次首脑峰会声明强调, “四国致力于促进一个自由、开放、基于规则的秩序,并应对在印度—太平洋和其他地区面临的威胁” 。③“Quad Leaders’Joint Statement: ‘The Spirit of the Quad’,” The White House,March 12,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3/12/quadleaders-joint-statement-the-spirit-of-the-quad/,访问时间:2021年8月31日。在该声明的指引下, “四边机制” 呈现出三大变化趋势:一是拜登政府将四国会晤机制提升为 “领导人级别” ,并做出了 “四国领导人每年至少会晤一次” 的规定,这标志着 “四边机制” 已迈向常态化和制度化。二是通过打造 “Quad+” 的方式扩大与域外国家的交流合作。2020年3月, “四边机制” 在集体讨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邀请了新西兰、越南和韩国,形成了 “4+3” 对话模式。在2021年 “四边机制” 首次领导人峰会上,四国再度探讨了与欧洲国家携手合作的可能性。三是除以往磋商的内容外, “四边机制” 又将合作延伸至疫苗、环保等新领域,并组成 “疫苗” “气候” “关键和新兴技术” 等三个工作组,定期召开专家和高级官员交流会议。④张洁: “美日印澳峰会加剧地区秩序博弈” ,《世界知识》,2021年第7期,第24页。2021年9月24日, “四边机制” 领导人线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除疫苗、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问题等常规内容外,会议还重点讨论了 “人文交流与教育、新兴科技与网络安全、宇宙空间” 等领域的合作。⑤“Fact Sheet:Quad Leaders’Summit,” The White House,September 24,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9/24/fact-sheet-quad-leaders-summit,访问时间:2021年10月14日。从这些迹象看, “四边机制” 会更多地以集体方式参与地区事务,中国在地区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被进一步削弱的可能。

4.2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的前景

尽管 “印太战略” 是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遗产,但拜登在与菅义伟通话时强调,要 “推动安全与繁荣的印太” ,表现出继续推进这一战略的意愿。鉴于东盟的重要地缘价值,拜登政府将扩大对东盟的战略投入。一是加快传统外交的回调,巩固同东盟的政治联系。2020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连续第四次缺席东亚峰会,既给东盟国家造成美国 “轻视亚洲” 的不良印象,也严重损害了美国在东盟国家中的政治信誉。为改善这一局面,拜登政府着手重拾传统外交路线,强化同盟友及区域组织的政治联系,巩固美国的战略信誉体系。特别是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关心的南海问题上,拜登政府开始强调 “集体方式介入南海问题” ,①罗圣荣、赵祺: “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挑战与应对” ,《和平与发展》,2021年第3期,第118页。这将严重动摇南海地区业已形成的稳定与团结。二是重建国际市场信用,将东盟纳入以美国为主导的供应链体系。2021年3月10日,美国前防长马蒂斯(James Norman Mattis)等人指出, “‘四边机制’可在供应链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②James Mattis,Michael Auslin,Joseph Felter, “Getting the Quad Right Is Biden’s Most Important Job,” The Foreign Policy,March 10,2021.东盟将被纳入这一供应链体系,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等具体议题上继续与美日等国展开磋商。对东盟而言,维持区域内的繁荣与稳定是其一贯坚持的战略追求,美国强化与东盟的经济互动有助于维持对地区经济秩序的主导优势。

对日澳两国而言,东南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结合部,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别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对两国具有极大吸引力,东盟在海洋经济与安全方面的需求也为日澳两国拓展海洋合作提供了充足动力。在发展与东盟关系上,日澳两国需适当遵从美国意愿,既要跟随美国,寻求扩大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巩固自身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增强对华制衡的力度,也要借力经济举措提升东南亚的市场份额,以此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平衡。特别是在对华经贸关系受阻后,澳大利亚更需要挖掘东南亚的市场潜力。

印度的东盟政策选择更具复杂性。一方面,缺席RCEP谈判将对印度—东盟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印度不再享有RCEP带来的市场红利,这会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海洋安全是莫迪政府一贯追求的战略目标,作为海洋安全合作的重要伙伴,东盟在印度海洋安全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协调作用。鉴于此,未来印度对东盟或将投入更多资源,借以提升双方海洋安全能力建设。

总之,作为举足轻重的区域经济组织,东盟在政治、安全与经济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种战略选择都会给东盟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东盟作为大国角力的 “支点” ,对地区安全秩序乃至全球政治格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4.3 应对 “四边机制” 拉拢东盟的思考

2021年1月12日,美国提前30年解密了《印太战略框架》(Framework for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的有关内容,文件不仅将中国视为 “修正主义” 国家,而且认为 “中国会破坏‘印太’地区国家主权,冲击美国主导地位。为改善这一局面,美国需要加强与盟友、伙伴的军事联系” 。③“U.S.Framework for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 The White House,January 14,2021,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2021/01/IPS-Final-Declass.pdf,访问时间:2021年5月29日。时任美国国安顾问奥布莱恩(Robert C.O’Brien)随后声明, “该文件旨在介绍美国保障‘印太’地区未来长期自由开放的持久承诺” 。④“Statement from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Robert C.O’Brien,” The White House,January 12,2021,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briefings-statements/statement-national-securityadvisor-robert-c-obrien-011121,访问时间:2021年5月29日。4月16日,《美日领导人联合声明》(U.S.-Japan Joint Leaders’Statement)强调, “美日将共同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⑤“U.S.-Japan Joint Leaders’Statement:‘U.S.-Japan Global Partnership for a New Era’,” The White House,April 16,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4/16/u-s-japan-joint-leaders-statement-u-s-japan-global-partnership-for-a-new-era,访问时间:2021年5月29日。自5月起,美国副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接连访问东南亚, “展现了美国向东南亚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的重大意愿” 。⑥“U.S.Defense Secretary to Visit Philippines,Singapore,Vi⁃etnam,” Reuters,July 20,2021.8月,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与东南亚国家外长视频会晤后,副总统哈里斯又亲自访问了新加坡与越南等国。可见,打造美国主导的 “印太” 地区秩序是一项 “长期的谋划” ,以美国为首的 “四边机制” 会继续强化在 “印太” 地区的作用与影响。对中国来说, “四边机制” 对东盟持续的战略拉拢会使东盟在大国竞争中削弱对华关系,但存在于 “四边机制” 与东盟关系中的制约因素也为中国提供必要的战略契机。

对与东盟有着深刻地缘联系的中国而言,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外交环境,重视并提升同东盟各国的经济与安全联系,又要积极构筑有利于自身的地区安全态势,打破 “四边机制” 针对中国的战略企图,疏解美日等国给中国带来的战略压力。中国既要继续增进同东盟各国的交流与联系,化解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疑虑,特别是妥善管控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利益分歧,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同时,中国也需要凭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等机制积极参与地区制度框架的设计,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地区秩序,与区域内各国达成规则共识,共同构建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合作机制。自中美安克雷奇高层外交对话之后,中国与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国的外交互动表明,东盟仍然立足于自身需求,避免在中美之间 “选边站队” 。

五、结 语

“四边机制” 是美国为落实对华全面竞争战略,联合日澳印三国共同构建的一个合作框架,目的就是要将更多 “印太” 地区国家纳入对华遏制的战略架构中去。自 “四边机制” 在特朗普政府推动下重启以来,针对中国的意图越发明确,具有地缘优势的东盟因而成为 “四边机制” 争取的重要对象。为更好地将东盟嵌入美国对华遏制的战略轨道, “四边机制” 及其成员分别在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领域加强了外交攻势。从 “四边机制” 对东盟加力运筹的过程看,美日澳印四国不仅要谋求东盟对其 “印太” 地区战略的全方位支持,更要利用东盟强化对华遏制的战略态势。然而,在 “四边机制” 对东盟 “中心主义” 的冲击及东盟从自身利益做出综合考量的共同作用下,四国拉拢东盟的战略成效大打折扣。未来,尽管美日澳印四国致力于谋求与东盟持续而强化的互动,但受已有制约因素影响,双方关系进展必将有限。

对东盟而言,若要在复杂的地缘竞争环境中维系大国关系的平衡,避免陷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挑战,一方面需要借助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自身谋求充足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坚实的战略定力避免在地缘竞争中进退失据。因此,东盟仍会坚持自身战略定位,借助多边平台护持外交平衡,在大国关系演进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东盟各国发展的同时,推动地区秩序向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方向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通过 “四边机制” 加大拉拢东盟各国之际,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使中国与东盟关系得到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美日澳印的分化瓦解图谋,更为地区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双方合作向安全领域延展的未来可期,合作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升级优化。东盟各国还是 “一带一路” 倡议重点关注的对象,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方面进行过深入对接与合作。尤其是中老高铁的顺利开通,为中国-东盟关系深入发展发挥着示范效应并准备扎实基础,必将给东盟带来更大发展动能。而且,随着RCEP的生效,今后中国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要与邻国联手打造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借此对冲域内外因素给地区带来的各种挑战。

猜你喜欢

四国印太东盟国家
四国战记 第一季 ⑤“死去”的城
四国战记 第一季 ③ 别惹魔法师
四国战记 第一季 ② 生命卡
四国战记 第一季 ① 带猫的男人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印太战略:深化与勾连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