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大革命精神”探析

2021-01-06丁旭光

探求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国民党广东

□ 丁旭光

广州是国民革命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处于大革命的中心,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就是从这里兴起,扩展到全国的。20 世纪20 年代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也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期。近10 年的时间里,广州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心。广州在中国革命史上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孕育了以“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善于团结、勇于斗争的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广州大革命精神”。

一、广州在中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是一座英雄城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早在1921 年3 月,广州就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当时国内最早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其时,孙中山国民党政权执政的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开放、安全,共产党人在广州积极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使广州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阵地和华南的宣传中心。

(一)中共广东(广州)组织是华南地区革命运动的坚强领导核心

1921 年8 月,在广州共产党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根据中央局的要求和广东实际斗争的需要,中共广东支部成立后大力发展组织,将党组织的活动范围从原限于广州一隅扩展到全省范围,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在进步的青年学生和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党员,至 1922 年6 月,全国共有党员 195 人,其中中共广东支部已有32 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16.4%,在当时全国有党员的13 个地区当中,仅次于上海的50人,是全国第二大的党组织。

大革命时期,广东的中共党员数量全国第一,其组织力、战斗力全国最强,他们是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是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运动的直接组织发动指挥者。广东区委成立了中共历史上首个(纪律)监察委员会和最早的地方军事机构,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白色恐怖环境下,尤以省委之力发动广州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在中共革命的早期,也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广州以其光荣的革命传统、良好的群众基础,继往开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基地。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权,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为孙中山和革命政权实现重大的转变提供了动力。两股革命力量的结合,为广东和全国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

(二)在广州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先后在这里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

1923 年6 月,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40 人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他们代表了全国420 名党员。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在广州完成的。1924 年1 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国民革命纲领、确定革命政策,开创了革命新局面,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通过改组,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获得了新生,成为当时领导国民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国民革命的形式在广东蓬勃发展,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使广州成为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成为全国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在早期广州革命实践中,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革命军人、革命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广大群众,在革命运动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为全国楷模。

(三)广州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开展军事运动的中心

中共广东区委率先在地方党组织中成立军事运动委员会,组建广东工团军和农团军,建立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创建铁甲车队与叶挺独立团,开始有了党初步掌握的军事力量。

尤其是1924 年夏,国民党中央在广州黄埔创建陆军军官学校,着手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组建国民革命军队,标志着新的革命武装力量的出现。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并为革命军队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黄埔军校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参加黄埔军校的工作,开始了自己最早的军事活动,第一次成批地培养出自己的军队干部。

(四)广州是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重镇

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震动世界的省港大罢工在这里爆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1922 年 5 月 1 日至 6 日在广州召开的 第 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是以中共所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名义召开的,由邓中夏等主持。大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政治方向鲜明。在邓中夏、苏兆征等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广东工人运动迅猛发展。1925 年5 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标志着广州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25 年6 月至1926 年10 月,广州和香港工人联合举行的省港大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者,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显示中国工人运动已进入巅峰状态。这次罢工,以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组织之严密、影响之巨大,载入中国和世界工人运动的史册,光耀千秋。在广州起义时,省港罢委会纠察队和工友,手车工会、汽车工会、铁路工会等革命工人都显出巨大威力,工人赤卫队成为起义的工农兵的三大劲旅之一。

(五)广州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

在这里形成了全国农民运动的指挥中心、培训中心,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

在彭湃、阮啸仙、周其鉴等共产党人的多年努力下,广东农民运动发展异常迅速。国民党中央党部设立了农民部,共产党人林伯渠为首任部长,彭湃、罗绮园先后任秘书,周其鉴、黄学增等一大批共产党人担任该部农民运动特派员。国民党中央还颁布《全国农民协会章程》,肯定农民协会的合法地位。中共广东区委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阮啸仙、彭湃、罗绮园先后任书记,领导农运工作。中共广东区委派出一批干部,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深入各地农村,发动农民,建立乡、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这样,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广东,农民运动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广州为中心包括番禺、中山、顺德、南海、花县等县的广东中部地区,是开展农民运动的重点地区。

为适应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办,彭湃、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先后担任所长。农讲所为农民运动培养了近800 名骨干,对推动广东和全国农民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1925 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广东省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共产党人罗绮园、阮啸仙、彭湃任常务委员会委员,预示着广东农民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26 年,在省农会的领导下,农会组织及农民运动遍及全省,会员达62万多人,占全国会员总数三分之二,还拥有农民自卫军3 万多人。1926 年5 月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广西、福建等11 个省派代表参加,标志着广东农民运动到达顶峰,广东成为当时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团一大”)在广州召开。大革命时期的广州,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引领着全国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大革命时期中共在广州与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

广州工农运动的高涨,有力推进了国民革命发展。广东革命政府于1924 年10 月处置了商团事件。1925 年初,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东征军,讨伐陈炯明,其后又回师广州,平息杨希闵、刘震寰等滇、桂军阀的叛乱。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广东的反动势力,为革命政府统一广东创造了条件。1925 年7 月,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随后第二次出师东征和南讨,彻底打垮了陈炯明和邓本殷等反动势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伐亦正是从广州这个基地出发的。在统一广东的基础上,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在广州誓师北伐,仅9个月便打到了武汉、南京、上海,占领长江以南地区,把北洋军阀打得落花流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国共两党在广州从合作、斗争到分裂决裂,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大戏。1925 年8 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遇刺罹难,严重影响到国民党权力格局,右派的胡汉民、许崇智失势,汪精卫得以整合国民党的派系,蒋介石从此跻身权力中心。1926 年1 月,国民党二大召开,中共力图团结争取国民党左派与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原本试图“打击右派,孤立中派,扩大左派”的愿望未能完全实现。而发生在1926 年3月20 日的“中山舰事件”相当诡异,其直接结果是蒋介石完全清除了国民党第一军的共产党员,完全掌握了第一军的军权,使其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此后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巩固提升了蒋介石的地位和权力。1926 年5 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蒋介石等人提出的“整理党务案”,限制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部长的共产党员全部辞职,换上了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兼军人部长。随后,蒋介石又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垄断了党政军财大权。蒋介石正是在广州成名,由此走向国民党政治舞台的中央(权力中心)。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的反革命势力也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广州。国民党反动派对广州共产党员的迫害,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上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广州,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1927年12月11日,坚强的共产党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由广东省委领导指挥,毅然发动广州起义,在广州建立起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并首次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帜,可谓惊天动地、震惊中外。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这个中国政治中心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壮怀激烈而又惊心动魄的活剧。一个时期内,一大批共产党的精英汇聚广州,又再奔向全国革命战场。中共早期领导人如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苏兆征等,以及日后成为中共中央领导人及创立工农红军成为人民军队将领,当中多数曾在广州工作生活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广州从事过革命活动,或者在广州登上革命的时代舞台、踏上革命征途,留下深深的足迹,在广州革命史上乃至他们的革命人生中留下了值得忆念的浓墨重彩。

20 世纪20 年代的广州政治舞台,留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深刻印记。他们除了要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反动军阀之外,还需处理好与共产国际和国民党的关系。1922年7 月,中国共产党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三国际成了中共的实际领导者,中共也从第三国际获得指导、获取援助。在广州的苏联顾问(专家)、共产国际代表对于中国政治、广州政局走向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甚大。苏联提供资金、武器、物质给国民党广东政权,派出顾问担任黄埔军校教官、国民革命军军事顾问,制定军事行动计划,协助东征、北伐;同时也指导中国共产党,发号施令,把握政治方向、影响人事安排,给予经费支持。尤其是纵横捭阖的苏联顾问鲍罗廷,先是孙中山在世时相当依重、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影响力暴增,为国共双方共同依赖,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国民党左派人士和苏联顾问等的支持,助力广州成为大革命的中心。

在中共早期革命活动中,一批批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在广州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著名的共产党员萧楚女、刘尔崧、熊雄、邓培、李森、何耀全、张太雷、游曦、周文雍、陈铁军、陆更夫、蔡和森、吴毅、季步高、李耀先、陈复等共产党人,就是在广州牺牲的。他们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大义凛然、宁死不屈。革命先烈那种铮铮铁骨、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攻坚克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中共在广州的早期革命实践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时期以及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一大批共产党人在“革命的发源地广州”筚路蓝缕、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实践,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这就是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善于团结、勇于斗争的工作作风——广州大革命精神,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一是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牺牲精神。理想信念是产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灼热的光芒,才能历经挫折失败而不断奋起。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素质,她要在无比艰险的现实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民族命运之梦,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就注定将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坚定的理想、执着的信念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广州革命实践中,落后反动势力将传播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视之为洪水猛兽,不停攻讦。但广州先进知识分子坚持理想信念,加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度,与无政府主义划清界限,并顺利完成了创建党组织的任务。革命理想高于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广州的共产党人处于非法的秘密状态,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的严密搜捕和血腥镇压。但他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忠诚于党、矢志不渝,坚持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广州起义。在艰难困苦和挫折失败面前,共产党人从不悲观失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志永不动摇。广州共产党人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大多正值青春年华,却义无反顾地抛洒鲜血,为远大理想矢志不渝奋斗。面对白色恐怖,他们作出了毅然决然的人生选择:将个人的一切无私奉献给党、奉献给民族、奉献给人民。他们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支持和颂扬。广州共产党人志存高远,为求胜利,前赴后继地投身于革命的浪潮中去,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主动作为,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前赴后继的牺牲中展现担当。广州起义失败后,面对艰难险境,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广州市委机关屡遭破坏,领导人义无反顾,先后有近10 位市委书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把生命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在志存高远的目标激励下展现广州革命党人的担当。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广州苏维埃人民劳动委员周文雍与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秘书长、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婚礼,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几乎成了广州人心中关于英雄红棉的具体象征,“刑场上的婚礼”是广州人对于那个时代最为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们在白色恐怖下的血色爱情也已成为人们关于那个时代的最浪漫的革命注脚。周文雍就义前写就壮丽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正是广州共产党员坚贞不屈、勇于牺牲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广州革命英烈以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慷慨捐躯、舍生取义。他们以感天动地的牺牲精神,塑造了光照千秋的英雄群像。

二是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五四运动之后,各种思想流派纷繁杂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真理而求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大胆接受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革命实践过程中,广州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地位突出、作用特殊:它经由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是经过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并经过改组才成立的,这是国内最早建立的6 个地方组织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革命实践过程中,广州党组织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其发展壮大体现了强大领导力和战斗力。建党之初,广州小组的党员人数只有4人,而到了 1922 年 6 月就达到 32 人(同期全国党员人数195 人),上升到全国第二位。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的召开,使广州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指导中心。团一大在广州的召开,不仅统一了全国的青年团组织,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为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党的主义和行动高度一致的后备组织,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建立起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吸纳到革命洪流中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革命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很多“第一”,成为引领革命活动新起点:第一批早期共产党组织、第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第一个省级农民协会、中国首次“三八”节纪念活动、党的第一个军事工作机构、党的第一个地方监察机构、第一个培养农民干部运动的学校、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第一次打出“红军”旗号等,创造性地在百折不挠中开拓出中国革命新局面,成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新境界的起点。广州起义是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最早尝试和探索,引领着中国共产党走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航向。在波澜壮阔的广州革命岁月中,毛泽东曾三次来到广州参与领导革命工作,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奠定重要基础。中共在广州的革命实践,创造性地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提供了客观条件,为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做出极其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后来总结的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实际上在广州革命实践中已经初步体现出来。

三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奋斗是最好的担当。从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史,就是一部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史。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革命实践过程中,充满志存高远、前赴后继的担当,矢力推动革命的发展,不管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在物质层面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精神层面保持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思想态度。早期的广东知识分子党员脱下长衫,一身短打扮,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去做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区委书记陈延年就一身手车夫打扮,拉起黄包车与工人打成一片。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如苦行僧般,但他们的工作热情始终高涨,令国民党人刮目相看。当时广东区委的党员人数从32 人增加到9000多人,其中就混进了一些思想不坚定分子和腐败分子。在那个风云际会年代,尚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维护党的纪律的严峻考验。曾为中共一大代表的陈公博和周佛海,公然违反党的纪律,中共中央、中共广东区委先后作出决定,将他们开除出党。1925年上半年,广东成立了全国首个地方监察委员会,帮助广东各地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不断壮大党的队伍;积极收集秘密情报,确保党组织正确决策;组织工人纠察队,维持省港大罢工秩序;监督省港大罢工490万元经费的使用等,在维护党组织的清正廉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苏兆征兼任省港罢工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委员长,掌管财政,但公私分明,不贪一分钱财。杨殷在广州起义前把自己在广州、香港的几处房产卖掉,又动员家人把50 亩良田变卖,所得全部作为起义经费。遵守党的纪律、保持对党忠诚、维护党组织的清正廉洁,成为中共广东(广州)党组织众多领导人的高度自觉。

四是善于团结、勇于斗争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国共合作的主场在广州,这里的共产党人既善于合作又富于斗争意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革命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依据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确定的政治路线,着眼于广州革命实际,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他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甘共苦,在工农群众中大力发展革命力量;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克服一切困难、团结斗争到底,团结国民党左派、争取中派、孤立右派。在统一战线中,与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在合作中斗争、在斗争中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可以说,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肇始于广州并得到较好的实践。广州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尽可能团结一切进步力量推进革命向前发展,清晰地展现出实事求是、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州革命实践中体现出的这些优秀品质,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形成的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指导思想在大革命时期的反映。它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统一于生动的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创造的红色文化和精神遗产,共同构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国民党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共产党人的感情
快过关了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广东舆情